阅读记录

第35章:管亥劫营[1/2页]

三国之开局对战高句丽 清酒谈史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随后几日,唐川等人开始安置流民,征集船只。
      公孙康让郑益随第一波迁徙的流民北上,自己随刘高抓捕暴百姓,只诛首恶,手中沾有鲜血的抓至大牢,其余人等皆随军北上。
      东莱郡兵除了守城所需,皆出动平乱以及护送流民上船。
      “哒哒哒。”
      散乱的马蹄声在官道上响起,一队汉军士兵走在路上。
      领头之人顶盔贯甲,手持一柄长矛,正是郡尉刘高。
      在他身后是两名少年,均手持亮银枪,一身劲装,并未着甲。,一人胯下黄马特勒骠,一身身骑白马。不同的是白马少年背负大弓,背插双戟。
      正是公孙康与太史慈二人。
      面前是一座山谷,“刘将军,如今天色渐晚,面前山谷狭长,密林遍布,空中并无飞鸟,恐有盗贼出没,不如今日暂且扎营,待明日再出发。”
      刘高出身大族,其叔父曾官至太尉,虽没正式上过战场,但是军事素养还是有的。
      “言之有理,全军扎营。”
      夜黑之后,公孙康感觉暗中有人正在注视着他,不禁对太史慈道:“师弟,今晚恐不太平。”
      太史慈身为绝世武将,也有这种感觉,“要不要跟刘将军汇报一下。”
      公孙康点头,走向刘高的营帐。
      “将军,这波贼人神出鬼没,流窜多日,追赶之下我等士兵俱已疲惫,今夜小子怕其来劫营。”
      刘高也不敢大意,能做到一郡校尉的人没有简单的。
      “多派斥候,今夜多放暗哨,让士兵们和衣而睡,再撑几天,实在不行赶跑他们即可。”
      汉军士兵虽有怨言,但也知道性命要紧,万一真有人劫营,那身穿盔甲活下来的几率肯定更大。
      公孙康回营也知会太史慈,让其做好警惕。太史慈深以为然。
      是夜四更,这正是人一天最困的时候,受到叮嘱的哨兵强忍睡意,不敢放松。
      当众人都以为贼寇劫营会在四更天时,无事发生。
      五更天也即将过去,忍不住睡意的哨兵却被抹掉脖子。
      夏季昼长夜短,五更天时太阳已经升起。
      太阳刚刚升上山头,被几片鲜红的朝霞掩映着,阳光从云缝里照射下来,像无数条巨龙喷洒着金色的瀑布。
      杂乱的脚步声响起,暗中隐藏的暗哨被惊醒,见到面前乌乌泱泱的贼寇,吓得边敲锣边爬起身向营地跑。
      哨兵并未活着回到袍泽身边,几支箭矢落下,惊恐的哨兵倒地。
      贼兵为首持刀大汉一刀劈开营门,“管承守住营门,其他人随我杀。”
      这人乃是管亥,没错就是三国演义中率领黄巾渠帅包围孔融所在的北海,从而引起了太史慈北海酬恩突围求援,刘备率军来救,后被关羽斩杀。
      本文因为是架空历史,所以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等书中的人物都会出现,比如正史中的海贼头子管承,在这方世界变成了管亥的弟弟。
      前几日刘高等人追杀的正是管承,管承不敌,向北海败退,只能向自己的兄长管亥求救。
      管亥此时还没加入黄巾,只是在北海占山为王,但平素做的多是劫富济贫之事。
      北海相孔融乃是孔圣人之后,带领北海官吏不遗余力的救助流民,但力不从心,仍有许多流民投奔管亥,至此管亥手下已从一千多人发展到三千多人。
      听闻管承被追杀,率一千人下山,只是山贼的他们对阵披甲的刘高军并无胜算,管亥于是心生一计,让管承诱敌深入,自己在林中埋伏。
      没想到汉军不中计,在他们埋伏的山谷前扎营,管亥只能劫营。

第35章:管亥劫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