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章:做我师弟吧[1/2页]

三国之开局对战高句丽 清酒谈史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话说两头,公孙康三人送回郑娴后,急忙追赶刘繇等人。
      “贤弟,不知对未来有何打算?”路上公孙康问。
      “家有老母需要侍奉,想要寻一门差事谋生。”太史慈沉声道。
      “确实,唐郡守可能会帮贤弟谋一小吏差事,但大丈夫在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岂能屈从于一小吏乎?”公孙康斩钉截铁道。
      太史慈内心:“?好熟悉的话。”回答道:“不知兄长有何建议。”
      公孙康:“不出意外,刘繇不日将要举孝廉,贤弟须知,名望家世,缺一不可。”
      太史慈点头赞同。
      公孙康接着道:“不知贤弟可愿意做我师弟?”
      郑益:“?我爹又要收徒弟?”
      太史慈:“?我能拜师康成公?”
      太史慈赶忙下拜,公孙康扶起。
      众位须知,太史慈此时的心情,换算到我们当代,可以理解为清华老教授的研究生,帮忙招生。
      公孙康叮嘱道:“我不敢保证师父是否会收下你,但是我与师兄会努力劝说,但是那唐郡守的小吏切记勿要做。”
      太史慈蒙圈,但他能感受到眼前少年眼中的真诚,也决定相信。
      三人终于在城门口赶上大部队。
      众人一起入城,拜见如今的东莱郡守唐川。
      唐川笑眯眯的看着众人,“真是大汉好男儿啊,东莱有你们,百姓无忧。”
      刘繇等人一起拜谢。
      “不知这几位小英雄姓甚名谁呀?”唐川笑眯眯到。
      三人报出各自身份,听到郑益和公孙康与郑玄的关系,脸上并未表露出太多神情。
      只是问太史慈,是否愿做郡吏,太史慈听闻脸色一喜,正待答应。
      公孙康拉了拉太史慈衣袖。
      太史慈猛地从惊喜中走出,想起公孙康来的路上对他说的话。
      “感谢大人看重,但家中仍有老母需要侍奉,大人恕罪,还望大人理解。”太史慈躬身道歉。
      唐川看到了二人的交流,也无太多表示,摆摆手道,尔等领赏之后,自行回家即可。
      “正礼,随我进衙,有事与你商议。”唐川带着刘繇进衙门。
      随后,三人领到了六十万赏钱,也就是六十金。本身一名贼寇是赏钱是五万钱,寇首十万。
      分到三人手下是一名寇首,十二名贼寇,多余的十斤层层下去却是被贪墨了。
      当然,刘繇等人的并未被贪墨。
      话说回来,公孙康不让太史慈做郡吏的原因,也是因为这个唐川。
      历史上东莱郡郡守与青州刺史之间有嫌隙纠纷,是非曲直不能分,而结案的判决多以先让有司知事者较有利。
      就是两方去京城打官司,谁先递上自己的奏章谁有利,能打赢官司。
      青州刺史的奏章已经往京城派送了。
      郡守恐怕落后不利,于是求取可为使者的人。
      太史慈时年二十一岁,被选为使,乃日夜兼程取道,抵达洛阳。
      先到公车门前等候,待见州吏到了之后,才开始请求上书。
      太史慈假意问州吏道:“君也是前来欲求通章的吗?”
      州吏答道:“是的。”
      太史慈又问:“奏章在哪里?”
      州吏道:“在车上。”
      太史慈便说:“奏章题署之处确然无误吗?可否取来一视。”
      州吏殊不知太史慈乃是东莱人,便取出奏章给他。
      谁知太史慈先已藏刀于怀,取过州章,便提刀砍断了奏

第19章:做我师弟吧[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