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六十九章 油库吏[2/2页]

重生北魏末年 我怎么可能是曹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两人相伴进门,畅谈天下大势,彼此更生好感。
      在萧映的邀请下,陈霸先决定明日就辞去油库吏,从此追随萧映左右。
      此时的建康,除了萧映与陈霸先的双向奔赴以外,台城中,也有一对好友叙旧。
      萧衍感慨道:
      “子通,不曾想你我此生,还有重逢之日。”
      这一句子通,喊的不是高季式,就好比高澄搂着元明月,亲昵呼唤的也不是斛律光,荀济与高季式同字。
      荀济自是一番谢罪,萧衍不以为意,专心问起了北地人物。
      “子通久在北地,以为高欢其人如何?”
      荀济照实说道:
      “高欢,当世之枭雄也。”
      萧衍又问:
      “其子高澄如何?”
      荀济没有犹豫:
      “远胜其父。”
      萧衍闻言只是拿出一张文稿,让人递给了荀济。
      荀济接过一看,第一列赫然写着《高氏创业实录》六个大字,荀济粗略翻看,虽只几百字,只写到高欢在高澄的逼迫下不得不反抗尔朱氏,却也让荀济觉得荒唐无比。
      原来荀济被逐的同时,《高氏创业实录》的部分内容就从晋阳流传出来,正好落到了萧衍的手上。
      而这一部分内容,正是当初高澄送往晋阳交由高欢审阅的文稿。
      众所周知,贺六浑这辈子,当不当皇帝都无所谓,只看重一个忠义人设,对这篇文稿可谓是爱不释手。
      正所谓‘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却听萧衍继续问道:
      “此文如今通行于北地,子通以为其真伪存有几分?”
      荀济没有急着回答,他好生回忆一番,才慎重答道:
      “信都建义,高澄多有参与,却绝非首功之人,高欢也并非为子所迫,才反叛尔朱,此文吹捧高澄,又大赞高欢忠义,以济所见,当是出自大将军府长史张师齐的手笔。”
      萧衍有感而发道:
      “张师齐,天下奇才也。”
      他又继续追问荀济对高澄的具体看法。
      荀济没有作答,只是将高澄那封书信交给萧衍。
      萧衍出身兰陵萧氏,未得志时,也与沈约、谢?I、王融、萧琛、范云、任?P、陆??等七人,共称竟陵八友,在文坛组团出道,他发誓自己活了75岁,就没见过这么丑的字。
      索性交给一旁的近宦朗读,免得污了自己的眼睛。
      近宦读罢,萧衍默然许久,而后面北叹息道:
      “生子当如高子惠,得子如此,贺六浑虽死无恨。”
      论一句话如何得罪两个人,萧衍就是榜样,得亏高家父子鞭长莫及,不然真要捉了萧菩萨好生论一论道理。
      凭什么影射他小高王是孙十万,凭什么咒他贺六浑早死。
      (本章完)

第二百六十九章 油库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