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37章 反攻,攻城[1/2页]

蜀汉之庄稼汉 甲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冯都护手执马鞭,站在厄口最高处,望向山下,但觉河东北面南面东面皆收眼底。
      但听得冯都护开口问道:“高平关那边怎么样了?”
      在中都护来之前,张苞就是河东的最高军事指挥。
      除了重点防备轵关方向,同时还要随时做好高平关丢失准备。
      乃至司马懿会从太原方向南下——虽然关将军驰援太原以后,这个可能性微乎其微。
      但不管是高平关还是太原的消息,都会在第一时间送一份到张苞这里。
      特别是高平关方向,每日早晚都要派出传骑联系一次。
      此时听到中都护问话,张苞忍不住地露出欣喜之色:
      “回中都护,高平关昨日才送来消息,石中郎将领突陈军已到达高平关,甚至与魏贼打了一仗。”
      “如今已经把贼人逼退,高平关无忧矣!”
      听到石苞守住了高平关,冯都护眉头不禁就是一挑。
      想起当年初见石苞时,就听闻他是与邓艾齐名。
      如今看来,这个评价的真实度不低。
      虽然邓艾在籍籍无名的时候就已经被干掉了,没有等到他的成长期。
      但这并不妨碍冯都护知道此人的厉害。
      实际上,这些年来,石苞的表现,确实不俗——除了在女色方面,意志有些薄弱以外。
      不过现在的大汉,因为连年战乱,男少女多,再加上汉胡有大融合的趋势。
      而胡女的加入,又导致了竞争越发激烈。
      只要养得起,你情我愿,好色一些也没什么不好,多生一个,就算是为大汉多贡献一份力量。
      “战况如何?”
      冯都护倒是有了几分好奇。
      说起来,这算石苞的第一次独立担当重任。
      张苞便把高平关的战事说了一遍。
      然后略有叹息地说道:
      “那司马师运气好,若突陈军皆如王将军所领的三千精兵,高平关这一仗,怕是没那么容易让他逃走。”
      冯都护不禁失笑:
      “张将军何其贪心?王敏达(即王含)所领三千精兵,乃是百战老兵。”
      “放眼整个大汉,能与他们相提并论者,不过三万来人。”
      当然,这三万人,不包括骑兵。
      他们大半是丞相生前亲自带出来的前虎步军。
      剩下的一小半,大多都是冯都护麾下的前陌刀营和前无当营。
      兵源是南乡子弟和南中夷人为主。
      至于最后剩下的一点人,就是先帝留下来的白?兵了。
      只是冯都护从出任护羌校尉始起,就开始重点培养骑兵。
      虽然麾下也有步卒,但一直没有扩增。
      反而出任凉州刺史以后,骑兵开始逐渐成为主力兵种。
      王含所领的三千人,有不少人可是冯都护第一次北伐时,就跟随他的老人。
      所以说他们是百战老兵,并不为过。
      张苞自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干笑一下,没有多说。
      冯都护回过头,看了他一眼,然后继续问道:
      “现在高平关,是谁作主?”
      “自然还是石仲容。”
      “魏文长呢?”
      听到冯都护主动提起魏延,张苞原本有喜色的面容,顿时就是有些尴尬。
      对啊,怎么忘了魏文长这档子事?
      大汉重将生死不明,应该是悲伤的事情,露出欣喜之色,万不应当。
      张苞连忙揉了揉自己的脸,努力把喜色揉下去,然后这才用略悲伤的语气说道:
      “说是受了重伤,昏迷不醒,军中已经派人护送回长安救治。”
      “昏迷不醒?”冯都护倒是真有些惊讶,“重伤?”
      “对,重伤。”张苞点点头,脸上带着沉重的神色。
      虽然魏延能出任河东都督府都督,自己的那位皇后妹妹功不可没。
      但出了这么大的一个纰漏,张苞作为武将,心里自然是对魏延颇有微词。
      “重伤昏迷不醒,送回长安救治……”
      冯都护重复了一遍,然后语气里略带着三分感慨,三分叹息:
      “也好,回长安也好……毕竟长安有医学院。”
      语气未尽,却又似不欲言尽。
      张苞欲言又止,等了好一会,都没有听到冯都护继续说下去,他终究还是忍不住地问道:
      “中都护以为,魏文长回到长安后,当如何处置?”
      冯都护有些诧异地看了一眼张苞,又看了一眼落在张苞身后张翼和张就等人。
      若是换成以前,魏延有宫里支持,中都护府自然是不好说什么。
      至于现在么,宫里那位,光是应付蒋琬费?董允等人的不满,恐怕就够头疼了。
      所以在眼下这种时候,都督内外军事的中都护府,在这个事情上,确实有极大的话语权。
      只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冯都护却是摇头道:
      “上党之事,还是要等有司调查完了才能下结论,到时候自是要按国家之法行事。”
      “现在战事吃紧,当务之急,还是要退敌为要,至少也要先稳定住局势再说。”
      说到这里,冯都护轻笑一声,不知是冷笑还是嗤笑,亦或是想到其他什么。
      “为将者,哪有不打败仗的?即便是吴子,亦未胜之战,若是仅以一战之败就定罪,何以服人?”
      无论是曹操、孙权,还是季汉的刘备,关羽,张飞,赵云……
      有哪一个没打过败仗?
      百战百胜,从无败迹的将军,那叫绝世名将,历史上屈指可数。
      至于冯都护与魏延之间,可参考丞相与李严之事。
      诸葛亮当年对李严,都有“想忍为国”的时候,甚至一退再退。
      直至李严罪不可赦,这才怒而一举罢黜之。
      当事人李严亦是心服认罪,不敢为自己辩论。
      饶是如此,后世都有人阴谋论,非要说是李严与丞相争权失败,丞相这才使了手段让李严被贬为庶人。
      要为李严叫屈。
      人心险恶,不外如是。
      就李严当上辅政大臣以后的那些烂事,还用得着丞相去害他?
      冯都护自然不在意后世对自己的评价,毕竟他对自己身后的名声已经不抱希望了。
      按他自己的估计,世家不整出十个八个野史来编排自己,都对不起自己这些年对世家的压榨。
      但就算如此,他也不可能私下里就给魏延这等老臣定罪。
      肯定是要堂堂正正行事,以理服人,免得落人口实。
      最重要的,是要一举就盖棺定论,至少在大汉时代,要做成铁案。
      听到冯都护的话,张苞还道是冯某人改性了。
      心狠手辣变成了心地善良。
      但是听到冯都护的笑声,再看此人面无表情,又想起妹夫说要是按国法行事。
      心里头顿时就觉得隐隐有些不太对。
   &nbs

第1237章 反攻,攻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