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67章 岁月无忧愁[1/2页]

蜀汉之庄稼汉 甲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前来祭拜丞相,并不是冯都护一时心血来潮,也不是为了避免与宫里发生直接冲突,更不是为了散心。
      当然,上面的原因,都有那么一丢丢。
      另外的一丢丢,则是顺便履行一下中都护的职责。
      他要过来视察一下武关的防备情况。
      武关在司马懿退出关中时,被魏军大肆破坏。
      虽然依靠蓝田以东的山势,也能勉强算是一道关卡。
      但终究是没有武关的险要地势让人觉得安心。
      所以在修复完潼关之后,冯都护又立刻让人修复武关。
      并派了句扶和孟琰两人同守此地。
      从山上下来后,冯都护一行人在丞相庙祠旁边的舍馆住下。
      天子迁都长安后,蜀地到关中的商旅越来越多。
      前来长安的商旅,大都习惯先到南乡的忠义祠祭拜一番,保个平安。
      然后再顺道走子午谷向北——虽然子午谷不适合走大军,但商旅却是无碍——如果时间充裕的话,也会到丞相祠祭拜一下。
      人流量增大,自然就会有市场需求。
      再加上蓝田又是正对着南阳盆地方向,随着汉魏这两年的平静期,也偶尔有人从荆州那边,走商洛道过来。
      所以在蓝田丞相祠这里,形成了一个小小的聚集地。
      既然是小小的聚集地,所以聚集地里的客舍肯定也是小小的。
      冯都护一行人,再加上护卫,人数不少,客舍是住不下的。
      他们是在不对外人开放的舍馆住下。
      “拜见中都护。”
      驻守蓝田的孟琰闻讯而来,在舍馆的某个厢房见到了冯都护。
      自武关重新修复后,孟琰和句扶,一人守蓝田,一人守武关,半年一换。
      如今正好轮到句扶守武关,所以只有孟琰一人前来。
      “起来吧,我与孟将军,也算是老熟人了,这里没有外人,就不要这么多礼了。”
      冯都护指了指旁边的位置,“孟将军请坐。”
      当年冯都护出任越?`郡长史,孟琰正是名义上的太守。
      两个算是共过事。
      冯都护平定越?`夷人之乱,让越?`与锦城之间的大道重新恢复畅通后,曾无意中说起新建的无当营还缺一些特有的毒箭。
      孟琰当时还好心好意地帮忙寻找毒草。
      哪知冯某人借口拉练,直接就把队伍拉到汉中去了。
      弄得一心想要与冯都护搞好关系的孟太守差点心态不稳,忍不住骂了一句经典话语:
      “冯鬼王的话果真都是鬼话,一个字都不能信”。
      当然,这些事都已经过去了。
      大伙要向前看。
      不过曾与冯都护共过事的经历,如今反而成了孟琰平日里吹牛皮的资本。
      只是吹牛皮归吹牛皮,但此时再次见到冯都护,特别是看到冯都护身边坐着左右夫人。
      孟琰却是不由地有些小心谨慎起来。
      因为当年在越?`的时候,孟琰可是见过关家四郎的。
      这关家三娘与关家四郎的关系,他自然不敢四处宣扬,但心里也是有所猜测。
      按理来说,关家四郎娶了自己的侄女,关系应该更近一层才是。
      但孟琰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他与孟获虽说是兄弟,以前确实很不错,但自从丞相南征之后嘛……反正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正是因为想到这一层,孟琰这才变得有些谨慎拘谨。
      所以听到中都护这么一说,孟琰也不敢托大,仍是道了一声谢:
      “谢过中都护。”
      然后这才坐下。
      此番孟琰过来,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只是把武关近年来的情况,跟冯都护详细说了一遍。
      虽然有公文往来,但既然冯都护到了蓝田,自然是亲自当面汇报,更为清楚一些。
      孟琰说完,冯都护没有过多评价,只是略一点头,转而问道:
      “宛城那边的贼人情况如何?”
      “回中都护,荆州现在的刺史乃是??鸺螅?巳怂坪跗挠行┚?裕?谖涔氐赖亩?耍?刈诺に?碇?鹆斯爻恰!
      武关道,起自长安,经积道、霸上、止阳、蓝田、?i关、上洛、武关、丹水、淅、丽等地至宛城。
      其中从?i关到丹水这一段,最为险要。
      失去了关中,武关离宛城又太远,且路途险远,所以也守不得武关,最后只能毁关而走。
      但面对关中的威胁,宛城又不得不在武关道东边出口处,严加防备。
      冯中都护听到??鸺笳飧雒?郑?挥傻匦α艘幌拢
      “??鸺螅空飧鋈巳肥涤行┚?浴!
      右夫人在旁边插了一句:
      “??鸺蟛皇呛佣?耸棵矗肯衷诤佣?簧偌易逡菜闶瞧?艄楹海?忻挥邪旆ㄍü?佣?募易澹?氪巳死?瞎叵担俊
      冯都护摇了摇头:
      “恐怕很难。此人乃是魏贼的死忠,与那些世家不一样。”
      听到冯都护这般肯定的话,就连左夫人都有些诧异地看了一眼冯都护。
      现在正是魏贼人心不稳的时候,连魏贼的尚书令都能弃官来投,怎么阿郎就知道这个??鸺笠欢ɑ嶂矣谠羧耍
      冯都护脸色如常,却也不多加解释。
      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办法解释。
      原历史上,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氏夺权专政,导致忠于曹氏的魏国将军不满。
      淮南发生了三场叛乱,分别是:
      王凌之叛、??鸺笪那罩?鸭爸罡鸬??选
      史称淮南三叛。
      这三场叛乱很有名,所以冯都护比较清楚:
      这几人都是魏国死忠。
      现在的魏国,淮南都督是王凌,荆州刺史是??鸺螅??哉饬礁鼍?轮氐亟允翘??谛聿?
      “不过就算是他忠于魏国也无妨。”
      冯都护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缠,而是转而一笑:
      “就算是他再有军略,也不可能改变天地之势。丹水再险,能险得过武关?”
      “武关他们都守不住,沿着丹水,他们就能守住了?”
      “再说了,他们的南边,还有吴人呢。”
      荆州乃四战之地,此言诚哉。
      特别是失去关中以后,原本是作为襄樊防线的支撑后方的宛城,一下子就成了前线。
      现在的宛城,有如昔日关老君侯镇守的南郡——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孟琰闻言,眼睛一亮,他低声问道:
      “中都护这是,有意从武关出南阳?”
      若是当真如此,那镇守武关的自己等人,岂不是有机会成为先锋?
      冯都护看了孟琰一眼,神色澹然:
      “今年春旱,虽说大汉不虞粮食之缺,但主要精力仍是要放在民生上,哪有时间考虑出兵的事?”
      “再说了,关中一战,打光了这些年留下来的积蓄,民间就算是连续三年风调雨顺,也才能积蓄出一年的粮食。”
      前汉实行征兵制的时候,男子在二十岁的时候就要在官府登记,但二十三岁才开始正式服兵役。
      为什么?
      就是因为二十岁算是成年,但要在家里耕种三年,这样才能给家里攒够一年的余粮,然后再去服兵役。
      这就是三年耕一年储的原则。
      季汉现在可能要好一些,但仍是没有完全脱离这个原则。
      除非加赋税。
      关中之战才过去三年有余,但遇到这一场旱灾,百姓今年恐怕攒不下什么余粮。
      至少要多攒一两年——卖粮给吴国那是大户人家的事,和普通百姓没有什么关系。
      “魏贼虽然袭击武关的可能性不大,但你们仍是需要时刻注意打探宛城的消息。”
      冯都护叮嘱道,“这两年天下应该不会有大战,但以后肯定是会有的。”
      “汉吴互为盟国,约定平分天下,而荆州现在正是处于三方交汇之地。”
      “说不定,哪一天吴国会请我们从武关出兵,帮他们打荆州呢?”
      万一哪天吴大帝不想当合肥战神了,转而把目光看向襄樊呢?
      独自攻不下合肥,那让大汉帮忙攻下荆州全部——以吴国不要脸的尿性,这不是不可能的。
      《剑来》
      孟琰闻言,不禁略有失望。
      不是出兵自己拿下宛城,而是帮吴国拿下整个荆州?
      那大汉出这个力,能得到什么?
      不过这种军国大事的决定,他也不敢轻易置喙,只得应了下来。
      祭拜完丞相,又确定了武关的守备已经完整,冯都护这才派人先把丞相夫人和孩子送回长安。
      而他自己,则是绕了一圈,又去了一趟潼关。
      然后这才转回长安。
      待他回到府

第1167章 岁月无忧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