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12章 筹码[2/2页]

蜀汉之庄稼汉 甲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中使坏我们而不自知。”
      “秦校事,你屡有往来于吴汉之间,正是熟悉汉国情况的最合适人选。”
      “此次前往汉国,你不但要替我们校事府把铁甲骑军办成了,而且还要办得令陛下满意。”
      校事府不同于其他朝臣。
      陛下的信任,是校事府的立足根基。
      不管事情有多困难,只要是陛下交代下来的事情,就一定要办好。
      “最好是,”吕壹的声音变得阴恻起来,“让校事府可以合情合理地插手铁甲骑军的事。”
      秦博一惊:“如此一来,只怕朱据……”
      吕壹语气幽幽:“领军的事情,我们不懂,但钱粮这种事情,朱据同样不懂。”
      “他领他的军,但铁甲骑军耗费之事,吾等可不能让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吕壹目光阴冷地看向秦博,“你要多多打听,最好,能亲自询问冯君侯,看看具体是??什么情况。”
      秦博这一回听出来,吕校书这是说,若是自已没有办法,可以去问冯君侯有没有办法——荆州屯田,就是筹码。
      双赢的事情,相信冯君侯也会很乐于见成——不,应该说是三赢,四赢。
      毕竟还有荆州世家,现在再加上荆州军中将士终于也可以掺上一脚。
      赢麻了!
      这件事情里的唯一代价,不过是区区一个朱据而已。
      反正朱据与冯君侯又素无交情,我们吴国都愿意,没道理冯君侯不愿意。
      “下走明白了。”
      秦观对着吕壹拱手行礼。
      吕壹这才满意一笑。
      万里之外的冯君侯并不知道吴国内部的龌龊事,就算他知道了,也不会在乎。
      在原丞相长史杨仪投敌之后,他就知道,虽然大汉已经把魏国打了个半残,甚至魏国内部也开始分裂。
      但孙大帝面对得到了大汉先进姿势的魏国,只怕会更加束手无策。
      大汉丞相在时,丞相府有两个长史。
      一个是随军长史杨仪,一个是留府长史蒋琬。
      顾名思义,随军长史杨仪,是跟随丞相领军在外。
      长史就是相府之中,丞相之下的第一人。
      按理来说,若是丞相不在的时候,大军确实应当由长史暂时统领。
      所以原历史上,有阴谋论说,丞相本来是让魏延接替自已领军。
      结果杨仪在丞相死后,置丞相遗嘱于不顾,勾结了军中各部大佬,排挤魏延,这个是有些站不住脚的。
      因为不管是从法理上,还是从程序上,丞相长史确实是最适合接替丞相暂统大军的人。
      除非魏延能像冯君侯那样,独领一支大军在外,不属于相府属官,地位超然。
      这也是丞相就算知道冯君侯年纪尚轻,资历还不太够,仍要坚持让他接替自已统领关中大军的原因。
      只要程序到位,至少在大义的名分让人挑不出毛病。
      而且丞相也相信冯君侯的能力和大局观。
      虽然在这个历史线上,冯君侯成了接替丞相掌管关中大军的人,而非原历史上的杨仪。
      但在此之前,杨仪这个随军长史,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接触到大军的大部分机密。
      冯君侯有理由相信,魏国有了杨仪带过去的那些机密。
      再加上被大汉骑兵暴打的教训,还有暴打吴国的经验。
      就算魏国不能还原出大汉铁骑,但魏国骑兵在战力肯定会有一个质的提升。
      就凭孙十万的名声,原版的魏国骑兵他都打不过,要是再来一个魏国精骑PLUS,怕不是要进化成孙百万?
      不过想想,想要进化成孙百万,那不得把整个吴国的男丁都加起来?
      冯君侯向来心善,不忍眼看着吴大帝变成孙百万,故而自然是把大汉的骑兵成军之法倾囊相授。
      只是这么一来,汉魏吴三国之间的军事代差,就会被极大地拉近——如果吴国当真能把骑兵组建起来的话。
      不过就算吴国没有成功组建骑兵,冯君侯也不在乎。
      只要他们知道怎么对付魏国可能出现的新式骑兵就行。
      反正冯君侯心里,压根就没有对吴大帝有过太大的指望。
      不管吴国人愿不愿意承不承认,三国鼎立到现在,局势已经明朗化:
      一统天下的主角,不是汉就是魏,吴不过是个配角。
      除非吴国能突破合肥,或者襄阳也行。
      这两个地方,是魏国压制吴国的支撑点。
      吴国拿不下这两个地方,那就只能永远被压制在南边。
      否则,就算吴大帝想再来一次背刺大汉,那就只能是攻打永安了。
      如果说合肥和襄阳是困难模式,那么永安就是地狱模式。
      本来魏国还有第三个支撑点,是用来压制季汉的,那就是祁山。
      可惜的是,有了某只土鳖的帮忙,大汉丞相的第一次北伐,终是永久地拿下这个关键点。
      魏国在失去了祁山堡之后,这些年来,在西边战场一直是恶梦连连。
      吴大帝自然是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所以想要攻下合肥的心情,就越发地迫切。
      吕壹是吴大帝的贴心人,又善揣摩上意,又怎么会看不出吴大帝的这点心思?
      作为一个幸臣,吕壹对国家大事本就没有什么见解。
      所以他更不知道如何领军帮陛下拿下合肥。
      但这么多年来,陛下年年领军北上攻打合肥,都未能拿下此地。
      在吕壹看来,光靠大吴的将士,陛下怕是难以如愿。
      但这世间,办法总是比困难多。
      比如说……可以让盟国帮忙?
      冯君侯乃是天下名将,这些年来,攻城掠地,攻无不克。
      关中一战,转战万里,更是震惊世人。
      更别说表里河山,有多少险关要城?
      凭什么人家就能攻下来?
      既然吴汉乃是同盟,冯君侯现在连铁甲骑军这等国之重器都愿意教于大吴。
      那么问一下他有没有办法攻下合肥,又有何妨?
      校事府帮陛下刺探朝臣与地方的情况,收集情报就是本能。
      现在吴国上下,现在都只顾盯着汉国的铁甲骑军。
      但根据校事府打探的消息来看,汉国,或者冯君侯手里,还有一种攻城利器。
      当年萧关一战,冯君侯用三千铁骑大破魏贼十万军营,为世人所瞩目。
      但却少有人注意到,在关中一战出尽风头的关家四郎,其实早在萧关之战露过面。
      那个时候,关四郎领着偏师,却能在短时间内连破贼人两个要城。
      据某位与兴汉会关系密切,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马先生曾无意中提起:
      关四郎所用的,正是一种名为石?的攻城利器。
      发动时声如降雷,砸地立陷,任你什么大城坚城,都经不起此等神器打击。
      吴国那些将军,拉不下脸来请教,但对于吕壹来说,根本无所谓脸皮。
      只要能让陛下高兴,脸皮算什么?
      但吕壹也知道,就算是吴汉同盟,冯君侯也不是什么大善人,没有理由会无故帮忙,更别说这等神器。
      所以,这就要看自已开出的筹码能不能打动对方。

第1112章 筹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