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90章 拉拢[1/2页]

蜀汉之庄稼汉 甲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不知是碾到了街道上的哪个小石头,马车突然震动了一下,然后又是“晃当”的一声响。
      把正在沉思的司马师惊醒了过来。
      想起自己在心里的盘算,司马师略有些心虚。
      他小心地看了一眼对面的司马懿,生怕自家大人看出自己的想法。
      没想到司马懿早已是盘坐在那里闭目养神,仿佛根本不关心司马师在想些什么。
      司马师这才暗松了一口气。
      他掀起车帘,看向车外,这才发现这不是太傅府的方向,继而有些意外:
      “大人,我们不回府?”
      司马懿没有睁开眼:
      “还有一事。”
      司马师顿时想起在夏侯府外所受到的屈辱,心头就是一紧:“不知大人还有什么事?”
      要是再来一次,司马师都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撑住。
      幸好这一回,司马懿所去的人家,与司马师没有什么矛盾。
      甚至可以说,连来往都是几近于无。
      这个人家,姓黄,名权,字公衡,现任镇南大将军,封育阳侯,加侍中,领益州刺史。
      黄权自投魏国以来,从未掺与过魏国的朝争。
      当然,他看似尊荣,但实则没有任何权力,也没有资格参与魏国的朝争。
      但偏偏他又是被魏国树立起来的一个榜样,所以身份极是超然。
      只要他不惹事,基本也不会有人来找他的麻烦——大抵这就是政治正确的厉害之处。
      赢了,胜之不武,还可能会被别人说是仗势欺人,甚至会被朝中某些大佬看不惯:
      你们这么欺凌人家,让那些想要弃暗投明的人怎么想?
      若是输了,那就更惨:连降人都争不过,简直就是废物!
      反正不管结果如何, 自己都是输, 输麻了。
      对方都是赢,赢麻了。
      所以听到自家大人要去拜访黄权, 司马师如何不惊讶?
      马车停了下来,司马懿下了车,看着黄府那高高的台阶,粗大的门柱, 还有锃亮的铜钉大门。
      他不由地有些感慨。
      这座府院, 乃是黄权来投时,文皇帝亲自下诏建造的。
      为的就是显示大魏恢宏气度,鼓励更多的贼人来投。
      文皇帝肯定不会想到,不过才十五年时间, 大魏与蜀虏就已经是攻守异势。
      若是文皇帝泉下有知, 也不知会不会后悔给黄权建造了这么一座辉煌的府院?
      正心思翻涌间,黄府大门被打开了,黄权亲自出门迎接太傅:
      “不知太傅前来,有失远迎, 失敬失敬!”
      黄权已经是两鬓斑白,即便是面对大魏最有权势的司马太傅,也是气度从容, 不卑不亢。
      但站在司马懿身后的黄权, 看着眼前这位老人,却是有些吃惊。
      不为其他,只为对方的变化。
      早年的时候, 司马懿作为文皇帝最为信重的大臣, 不止一次地在宴会上见过黄权。
      甚至司马懿还曾与黄权多次评论蜀地的人物。
      那个时候的司马师, 也跟着自家大人见过黄权几次。
      在他的印象中,黄权虽是降人,但从不失名士风度。
      最有名的一事, 就是刘备病逝的消息传至大魏, 群臣都相互庆贺, 唯独黄权无一丝笑意。
      文皇帝欲试惊之, 遣左右诏问黄权。
      黄权犹在路上,文皇帝已派出数批使者累催,纵马奔驰,交错于道, 官属侍从莫不碎魄寒胆,而权举止颜色自若。
      正是因为器量如此,所以才能折服大魏君臣,让人莫不对彼以礼相待。
      没想到司马师印象中器量快士,现在虽然努力挺起腰板,但仍是无法掩饰已经略有佝偻的身材。
      再仔细看的话,脸上就算不是沟壑纵横,那也已是满面沧桑。
      不过是十五年而已,非但世道有如换了人间,就是人, 也完全变了一个样。
      “黄将军言重啦,某突然冒昧来访, 失礼的应该是我啊!”
      司马懿看着眼前的黄权,想昔日与黄公衡论起蜀中人物,彼对诸葛孔明赞不绝口, 常常坐起而叹之。
      如今诸葛孔明已死,黄公衡也老成这样了。
      司马懿捋了捋自己的胡须,心里更是有所感触:自己, 也老了。
      黄权没有像夏侯玄那样,把司马师拒之门外,而是亲自把司马懿父子俩迎入府内。
      甚至还下令让自己的儿子前来拜见。
      黄权到了魏国后,又娶了一位妻室,生下儿子黄邕,如今才十二岁,体弱多病。
      看着听从自家大人的话,机械地对着司马懿父子行礼问好后,有些不知所措的儿子。
      黄权有些歉意,又有些无奈地对着司马懿说道:
      “犬子自出生以来,少有出府与他人交游,故而有些认生,不识礼数,还请太傅与中护军见谅。”
      曹爽有意让夏侯玄出任中护军,同时又让原本担任中护军的司马师迁中监军。
      只是这个任命,才刚刚从许昌传至洛阳,还没有正式传开,所以黄权对司马师的称呼,仍是旧职。
      司马师当年好歹也是与夏侯玄等人齐名的人物。
      只要不是面对夏侯氏,司马师自有名士气度,不会去计较黄权的这点小疏忽。
      他甚至还对躲在黄权身后的黄邕和煦一笑。
      “吾听闻令郎体弱,我府上的医工,还算是有些医术,不若让他们过来给令郎看看?”
      司马懿父子与黄权分主客坐下后,司马懿看着退出去的黄邕,有些关心地问了一句。
      黄权苦笑:“谢过太傅美意,只是犬子的身体,乃是由胎里带来的。”
      “当年文皇帝亦曾派了宫里的医工看过,说是只能后天慢慢调养,除此别无他法。”
      “文皇帝啊……”司马懿半是叹息地跟着念了一句。
      过了好一会,他忽然也跟着苦笑起来:
      “记得夷陵一战后,镇南大将军弃逆从正,文皇帝高兴之余,只道蜀国从此衰败,还曾派人去蜀地劝过降呢。”
      那时的大魏,正值鼎盛,居天下之正。
      周三分天下有其二,而大魏十有其七,其势更甚于周。
      “然则不过十数载啊,天下局势,竟成了这般模样!”
      若是换了别人,说不得就以为司马懿是在当面嘲讽自己。
      但黄权投魏以来,从未说过蜀国君臣不是,甚至对刘备与诸葛亮等人,还毫不掩饰地大加称赞。
      别人就算是嘲讽,也不可能用这种事情来嘲讽。
    &n

第1090章 拉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