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26章 收拢人心[2/2页]

蜀汉之庄稼汉 甲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冯鬼王来说,并州豪族有什么心思无所谓。
      但他们真要敢有个什么动作,不怕落个像河东世家的下场,冯鬼王就真敢放几只恶狗回去。
      比起河东来,这些并州土生土长的恶狗,对并州可是最熟悉不过。
      屯田客与河东世家有仇,匈奴人与并州豪族就没仇了?
      能把两汉驯了几百年的狗,生生养成恶狼,然后转身反噬主人,搞出个五胡乱华,这也算是世家豪族独有的一门本事。
      真要算起来,恐怕这仇,比屯田客也小不了多少。
      不信的话,咱们试试?
      所以冯君侯的这点动作,看似微小,实则意味深长,让一众人脸上有些讪讪。
      唯有李??,却是顿时觉得脸上有光:
      君侯这是特意在众人面前给自己面子啊!
      只是冯君侯敢这么对这些人,他李??可没有这资本。
      但李??连忙说道:
      “君侯果真是言必有中,这些正是有心向汉的并州志士,小人能筹集这么多粮草,正是得了这些志士的援手。”
      “特别是这一位郭公,他们一家就出了三千斛粮食,同时还有百匹毛料,以资王师。”
      但见被李??特意引见的一位年过五十的老者,连忙站出来拱手行礼:
      “老朽见过君侯。”
      冯刺史一听李??的介绍,登时就是满面笑容,连忙上前扶起郭太公:
      “太公不必多礼。郭家出粮资助大军,当是吾上门道谢才对啊!”
      这郭家倒是想得周到,眼看快要过冬了,居然还想法子筹了一些过冬的衣物。
      郭太公面有惶恐之色,连称不敢:
      “郭家此举,一是资助王师,二是表明心迹耳,只盼君侯莫要怪罪,就已是开恩,何敢当得起道谢二字?”
      “怪罪?”冯刺史一怔。
      李??连忙咳了一声,低声解释道:
      “君侯,这个郭家,与身居大,咳,是伪魏,嗯,居伪魏雍州刺史之位的郭淮,是同一个郭。”
      嗯?
      原来是郭淮的本家?
      那就怪不得了。
      但见李??继续压低声音,只让冯刺史说道:
      “郭家乃晋阳大族,世代多出人才,郭淮族曾祖父郭遵,乃是后汉兖州刺史,曾任守光禄大夫,奉皇命巡行天下。”
      “郭淮之祖父,是后汉大司农,其父郭?,曾任雁门太守,郭淮正是因为出身显赫,故这才在建安年间,被推举为孝廉。”
      冯刺史的脸色微微一沉。
      入你阿母的!
      这就是所谓的门阀士族。
      寄生在大汉身上,吸干了大汉,然后还推了大汉最后一把。
      只为了能在曹魏身上更好地吸血……
      曹!
      郭太公此时也在心里叫骂了一声。
      虽然听不清李??对冯鬼王说了什么。
      但冯鬼王脸上那么明显的变化,他又岂会看不到眼里?
      这匹夫李??,估计是没说什么好话。
      拿粮食的时候明明说得好好的,没成想到了这里,居然翻脸不认人,失算了!
      哪曾想到冯刺史看向他这边时,脸上居然又起了变化,竟是堆起笑容,温声问道:
      “敢问太公,这郭太守的亲族,可在晋阳?”
      郭太公忙不迭地回答:
      “没有没有,按魏国之法,将士家眷,要么收在洛阳,要么收于许昌,最不济,也是留在邺城,以为人质,又怎么会任由他们留在家乡?
      冯刺史点点头。
      这种做法,确实是魏国的规矩。
      而吴国,则是因为世袭制,将士家属,大多没有统一安置,而是按每部留守地方的不同,常常跟随军队流动。
      至于季汉,则是介于两者之间。
      重要将领的家属,以前是留守锦城,现在汉中也安置一部分。
      而普通将士的家属,则是基本遵循留守原籍不动的原则。
      当然,像那些被丞相从南中迁移出来的夷人是个例外,也是仿魏国制度,统一安置。
      至于像冯土鳖这种,则是特例中的特例。
      不说张小四是皇家派过来的监军。
      就是关将军,最开始也是丞相府派出来监视他的贴身保镖。
      从这方面来说,冯土鳖他自己就是个人质!
      所以还需要什么人质?
      冯人质看着郭太公有些紧张的神情,温声安慰道:
      “太公不必如此,既然郭淮亲族不在晋阳,郭家又愿意弃暗投明,吾自不会因此去寻晋阳郭家的麻烦。”
      眼下株连最多的罪名,也就是犯了谋逆大罪的夷三族。
      关将军与李??有约在先,晋阳郭家如今又以实际行动表明立场在后。
      冯刺史就算是再怎么看不惯晋阳郭家,肯定也不能以郭淮为借口找人家麻烦,而是得另寻让人心服口服的理由。
      否则就是暴虐太过,只会失世人之望。
      更别说季汉的政治斗争,不管是原历史上,还是现在,都是远比魏吴两国温和,少有见血。
      冯刺史再傻,也不可能从自己这里打开牵连报复扩大化的口子。
      口子一旦打开,肯定是弊大于利,遗祸后人。
      毕竟始作俑者,岂无后乎?
      至于河东世家……
      我一直清清白白在河边钓鱼呢,就是凉州军,也是安安分分地守在大河两边。
      再说了,河东那些世家豪族又没有向我投降,严格来说,他们可算是大汉的敌人。
      所以他们的遭遇,和我有什么关系?
      冯君侯当着众人的面,给了郭家太公这么一个承诺,顿时就让郭太公感激涕零:
      “谢过君侯,谢过君侯!”
      不说是郭家太公,就是其他人,看到这一幕,也不禁是齐齐松了一口气。
      这一路的担心,到了这里,总算是放松了下来。
      “君侯仁义啊!”
      “哎!可不敢这么说!”冯刺史摆了摆手,“吾不过是受天子之命,领军伐贼。”
      “要说仁义,那也是因为汉家天子仁义,要救天下子民于水火,所以仁义二字,吾受之有愧。”
      “是是是,天子仁义,是天子仁义!”
      众人大声称颂了起来。
      冯刺史压了压手:
      “诸位此次过来,吾也已明白心意。并州之事,吾在此向诸位保证,关将军向李郎君所承诺之事,仍然有效。”
      “同时,我也希望诸位回去后,能跟并州士吏多多说明,王师伐贼,那就定是要平灭贼人,而非是说说而已。”
      众人闻言,心头皆是一震。
      也就是说,这冯王师,是真打定主意不走了?
      “君侯但有吩咐,吾等岂敢不从?”
      “就是就是!”
      这一路走来,在河东的所见所闻,让不少人心里都存了一个心思:
      看来,这回去以后,是真的要好好商量一番了。

第1026章 收拢人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