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01章 军中分歧[1/2页]

蜀汉之庄稼汉 甲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每次魏贼有新的动作,丞相总是要归功到冯永身上,这让魏延大是不悦。
      但见他抗声道:
      “丞相,吾虽知冯明文确实有能力,但如今彼远在数千里之外,与眼前这战况有何相干?”
      “丞相若是当真把眼下魏贼所为,皆归于冯明文身上,那军中将士阵前生死相拼,又有何意义?”
      丞相眉头一皱,还没说话,与魏延一向不和的杨仪,居然也站了出来:
      “仪知丞相素来看重那冯明文,但此次伐贼,汉中大军有十万之众,而凉州军不过偏师耳。”
      “丞相之言,分明就是说大军无功,偏师有功,这些话,真要传了出去,军中将士怕是要心生怨言,道丞相不公啊!”
      看着水火不相容的两人居然极为罕见地站到一起,丞相有些沉默:
      你们两人,若是平日里也能像现在这般,戮力共兴汉室,那该有多好?
      除了诸葛亮外,魏延和杨仪这两人,算得上是军中地位最高,资格最老。
      两人一起站出来说话,下边的人大多都识趣闭嘴不语。
      关兴是冯明文的舅子兄,张苞也是冯明文的舅子兄,因为利益相关,两人肯定不能在这个时候出头。
      否则就有偏私的嫌疑。
      至于虎步监孟琰,那就更不用多说。
      一是与冯鬼王越?`有共事之谊。
      二嘛,不管是在越?`,还是在其他南中各郡,他的族人都要靠兴汉会吃饭,这也算是利益相关了。
      最重要的,是他的身份本就有些敏感,自然就更不敢出头。
      丞相没有接两人的话,只是用目光扫了一下帐内。
      一阵诡异的安静之后,有人终于按捺不住,站了出来,大声说道:
      “丞相素来公正,有功者虽仇必赏,有过者虽亲必罚,军中将士何来怨言之说?何时有人道过丞相不公?”
      此话一出,引得所有人皆是举目而视。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吴懿之族弟,吴班。
      这一次北伐,吴懿留守锦城大后方,唯有吴班领锦城诸军而来。
      当年陇右之战,冯永曾派出工程营助吴家兄弟拿下下?与临渭,双方也算是有交情。
      再加上吴班以豪爽称于蜀地,颇有侠义之心。
      这些年来,天下游侠皆言:为人不识冯郎君,便称大侠也枉然。
      故吴班早就对冯刺史有结交之心。
      更重要的是,他是汉家皇太后的族兄,乃是实打实的外戚,自然比别人更了解皇家对冯刺史的态度。
      说句不恭敬的话,只要冯刺史不犯什么大错,那么在丞相之后。
      天子最为倚重的,恐怕非是丞相名义上的接班人蒋琬,而是有外戚之实的冯明文。
      吴班身份特殊,在表面上与冯永没有太大的利害关系,平日里又与魏延与杨仪没有太大的交集。
      所以他自然没有那么多的顾虑。
      反正老子又不靠你们二人吃饭,还怕你们不成?
      日后的朝廷重臣,又年少有为,与天子年纪相当,现在不挺人家,还等什么时候挺?
      “丞相一向谋而后动,料事多有所见,如今这般说法,想必自有道理。”
      “至于魏贼的举动,究竟是不是受到了冯明文的影响,战后亦可以加以印证,何须现在就议论不休?”
      吴班这番话,明里支持丞相,暗里力挺冯明文,算得上是巧妙。
      虽然在他心里,对丞相的那些话,其实也是没有多大把握。
      但这并不是什么要紧的事。
      要是丞相说对了,那自是好不过,只是现在也没办法印证,多说无益。
      要是丞相说错了,等夺下关中,谁又敢翻丞相这点旧事?
      要是夺不下关中……战败如何善后才是最大的事,这点事算啥?
      丞相看了一眼吴班,目光中竟是带着不易察觉的赞赏。
      吴懿与吴班两人,同出皇太后一族,非但皆是国之忠臣,且才干过人,委实难得。
      关兴虽不能第一个出头,但此时有吴班站出来,他又岂会不瞅准机会?
      但见他连忙出声应和道:
      “没错,如今魏贼从东西两方而来,显然是欲夹击我等。大敌当前,自是以退敌为要。”
      “魏贼是否因冯,呃,冯明文调动,战后对照询问一番,那便知晓,何须在此时议论?”
      再怎么看不惯自己的妹夫,那也是自己的妹夫。
      毕竟谁又能想到,大汉境内,居然有人在娶了三娘之后,还敢霸占张家小妹。
      这入他阿母的就离谱!
      都怪冯文和!
      只是这几年来,名声如乘风之鹊而起的关家四郎关索,偏偏又是和自家妹夫是绑定一起的。
      关索给关家带来了多大的荣誉,那么关家和自家妹夫的绑定就有多深。
      关家再次兴盛,关兴自然是高兴的。
      只是如果这种兴盛,是因为关家有人忽男忽女,关二郎心里就未免有些五味杂陈。
      每每有关索的消息传来,总是让关兴越来越止不住地奢望:
      如果自己当真有这么一个阿弟,那该有多好?
      为了关家那个完美的阿弟,自家妹夫就算是一坨黄屎,关兴也要闭着眼,咬着牙说:
      那就是黄金!而且还是十足十的真金!
      为了三娘,为了四弟,为了关家,何况他还救过我的命……
      关兴在心里默默地催眠自己。
      “就是就是,安国所言,甚是有理。”
      张苞连忙也跟着附和。
      为了四娘,为了太子,为了皇家,何况他还救过我的命……
      张苞在心里默默地催眠自己。
      孟琰看到关兴和张苞都说话了,他自然就不怕了,咳了一声,然后吭哧着冒出一句:
      “吴将军与关将军所言,甚是,嗯,甚是有理。”
      为了越?`的族人,为了南中的同族……
      孟琰在心里默默地催眠自己。
      没办法,这些年来,兴汉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发出孙水河谷(即后世的安宁河谷,蜀地第二大平原)的不少肥沃土地。
      现在兴汉会已经完全控制了越?`的主要产出。
      而南中新兴起来的各类产业,兴汉会也占有不少——如果再加上兴汉会与皇家合作的,保守估计少说也有六七成。
      南中的各个渠帅豪强,还有蜀地的世家豪族,只能对剩下的三四成分而食之。
      不过南中夷人的日子比起以前来,确实是好过了许多。
      特别迁去越?`的孟家族人,现在说是衣食无忧,丝毫不为过,甚至一部分族中孩童是“幼有所学”。
      而这一切的改变,自然是南中新兴而起的各项产业密切相关。
      兴汉会的会首,惹不得,惹不得!
     

第1101章 军中分歧[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