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0991章 退兵[2/2页]

蜀汉之庄稼汉 甲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与胡人内讧,冯贼手上仍有近三万人马,不可大意。”
      “况吾来桥山前,大司马一再叮嘱,只能紧守,不可主动出击,吾岂能违背大司马之令?”
      “此事还是先向大司马禀报,看大司马如何安排再说。”
      这个话,合情合理,没人挑得出毛病。
      因为大司马确实有过这个吩咐。
      只是两军阵前,战况瞬息万变,为将者不思应机破贼,却以数百里之外的上官之命唯唯从之,此非领军之道。
      军中诸将未经萧关一战者,多有不满。
      其中有部将贾栩,甚至在私下里谓军中司马郭模曰:
      “此可谓畏蜀如虎耶?”
      在冯刺史领军退出桥山山脉的时候,姜维派人从后面送来了分兵后的第一份军情。
      看完军情,冯刺史“啧”了一声,喃喃道:
      “看来郭淮深得司马懿的忍功啊,这样都不愿意出击。”
      他深深地看了一眼身后的桥山,下令道:
      “传令下去,全军加速前行!”
      “君侯有命,加速前行!”
      两万精骑,踏起滚滚烟尘,向北方席卷而去。
      ……
      与此同时,在桥山西边四百多里泾水河谷,王平的消息终于传到了邓芝的手里。
      得知魏贼有大军沿回中道北上,邓芝不禁大惊失色:
      “吾还道萧关一战后,魏贼已不敢再从回中道北上,没想到魏贼竟仍有胆量如此行事。”
      当下不敢迟疑,连忙令柳隐仍守安定,防止魏贼沿泾水而上。
      然后他与马岱领万人,匆匆回师萧关。
      而此时,邓艾已经连渡陇山山下的几条水流,快速向萧关进发。
      邓艾迫使邓芝的回师,不但减轻了关中的压力,甚至在情况紧急的时候,鲜于辅还能抽调一部分兵力,前往桥山,支援郭淮。
      当鲜于辅和郭淮送出的军情,一前一后到达?城后,司马懿大感振奋。
      他把军报传给军中诸将,笑曰:
      “蜀虏兵分三路而来,两路已不足为惧,唯剩下诸葛亮这一路,又岂能久撑?想来不久之后,亦不得不退兵矣!”
      当下便写了奏章,送往洛阳。
      然后又派人给桥山送信,赞扬了郭淮的谨慎,再一次严令诸将必须完全听从郭淮的指挥。
      同时授权给郭淮,但凡有不从命者,皆可军法处置。
      就在关中完全进入僵局的时候,五原县的大河岸边,一片安定平静。
      这里是上天赐予的放牧之地。
      负责放牧的军士,或割草以作草料,或是驱赶着军马向水草丰美的地方而去。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
      关将军站在大河边上,看着这一切,情不自禁念了两句冯刺史曾经念过的句子。
      怪不得阿郎写的侠义里,最后总是喜欢到塞外隐居。
      这时,身后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
      “将军,末将有事禀报。”
      关将军看了一眼被亲卫拦在外围的刘浑,示意放他进来。
      刘浑急步过来,低声道:
      “将军,我们截到一个胡人的传骑。”
      “胡人的传骑?”关将军一愣,“是给高阙传递消息的?”
      “正是。”
      “没事截住他做什么?”
      刘浑犹豫了一下,这才继续说道:
      “将军,末将发现,这两日前往高阙的胡人传骑突然增多,而且那些传骑不像以前那样,靠近我们的营地讨些吃食。”
      “反而是有意避开我们的营地,有两次末将看到他们的时候,他们居然吓得转身就逃。故末将以为,这里头必有古怪。”
      “嗯?”关将军目光一凝,“所以你就特意截了一个胡人传骑?”
      刘浑连忙说道:
      “将军放心,末将只是打猎的时候,不小心射中他的马匹,然后这才把他前来营中。”
      关将军看了他一眼,怪不得阿郎一向看重此人。
      这等话说出来,就跟真的一样。
      “问出什么了?”
      刘浑皱起了眉头:“他只说自己是受了郁筑革建之命,前往高阙,告知联军已经攻下魏贼两个山头。”
      关将军“哦”了一声,“你觉得这里面有古怪?”
      “对!若当真是这等好事,为何胡人传骑对我们的营地如避蛇蝎?且我看那胡人传骑,言辞闪烁,似有事瞒着我们……”
      看到刘浑这般疑神疑鬼,关将军失笑道:
      “真要有事,君侯还能不给我们消息?算了,给他一匹马,让他走吧。”
      看到关将军浑不在意的模样,刘浑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有再多说什么,应下之后,他转身下去安排。
      自从君侯领军离开后,刘浑就发现自己越发地看不透这一次关中之战了。
      他还以为君侯让关将军守在五原县,是为了随时突袭轲比能。
      哪知现在看来,关将军似乎一点也不关心轲比能的样子。
      可若不是为了轲比能,那大军呆在这里,根本毫无意义。
      刘浑长叹了一口气,心头有些郁郁。
      他正打算到营地周围走走,却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有些偷偷摸摸地晃进某个营帐。
      刘浑心头一动,跟了上去。
      “军中不可擅自饮酒,汝等犯了军法,看吾不去告诉关将军!”
      帐里的两人被吓了一大跳,看到来人,里头一人这才笑道:
      “破虏兄,若是你也想饮酒,直说就是,何须吓人?”
      另一人则是催促道:
      “速把帐门放下,莫要被他人看到。”
      原来帐里不是他人,正是刘汉子刘良。
      而另一位,则是轲比能的弟弟,若洛阿六。
      军中确实不可饮酒,不过有一个角落是例外。
      那便是鲜卑胡人所在的营地,并没有这个规矩。
      很明显,刘良正是钻了这个漏洞。
      看到若洛阿六,刘浑心头一动,于是也坐了下去,问道:
      “我早发现你们不对劲,这酒你们是怎么得来的?”
      刘良得意地笑道:“吾非军中之人,自有一些拿酒的门道。”
      这话可以在别人面前装逼,但却唬不了刘浑。
      没有关将军的默许,你怕是连马尿都不敢拿。
      哪知若洛阿六却是连连点头,称赞道:
      “刘郎君素来交游广泛,就是在冯郎君那里,亦有交情,所以可以拿到别人拿不到的好东西。”
      “自从到了阴山以后,非但是轲比能大人的贵宾,许多部族渠帅也喜欢跟郎君打交道呢!”
      刘汉子谦虚道:
      “过奖了过奖了,不过是大伙给面子而已。”
      几杯酒下肚,若洛阿六就脸泛红光,开始有些口无遮拦起来,口沫横飞地说一些部族传闻。
      这些日子以来,喝的有酒,饮的有茶,又无须呆在轲比能身边看脸色行事。
      在微微的醉意中,若洛阿六只觉这种日子当真是快活得不能再快活了。
      饮到最后,若洛阿六喝得大醉,最终也没有说出什么异常的事情。
      刘浑便借故离开了。
      第二日的时候,南边的秦直道上,突然出现了一个背负红色令旗的汉军传骑,直冲营地,大声呼喊:
      “紧急军情!”
      “将军,紧急军情!”
      在传骑被扶下去休息后,亲卫以最快的速度,带着传骑的信件和符节送入主帅帐营。
      关将军急步上前,在确定符节是真的之后,迅速打开信件。
      信件上的内容很简单,它甚至用的是明码,而不是军中常用的暗语。
      上头写着两个大字:速发。
      然后下头又用略小一点的字体写着:一切小心。
      大字与小字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形状。
      大字是毛笔写的,歪歪扭扭,形如鬼状,惨不忍睹。
      小字是炭笔写的,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为楷模。
      六个字,全是简体。
      这世间,除了冯刺史能写出这种融合了多种特色的字体,再无他人。
      关将军的嘴角,勾出一抹浅浅的笑意。
      不过很快,她把这抹笑意收敛起来,喝道:
      “传令,擂鼓!”
      就是这么六个字,突然打破了营地一个多月以来的平静。
      无数的骑兵开始冲出营地,铁蹄踏出如雷般的轰鸣,黑压压地向着目的地席卷而去。

第0991章 退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