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0984章 渡水[2/2页]

蜀汉之庄稼汉 甲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那就说明事情有了变化,司马懿这才有所行动。”诸葛亮眯起了眼,缓缓道,“恐怕那不是真正的粮草队,而是司马懿派往?F县的援军。”
      魏延终于露出吃惊的神情:“援军?陇右那边,丞相难道还另有安排?”
      不应该啊,全大汉就这么些兵力,陇右哪来的多余兵力?
      诸葛亮摇了摇头:“若是?F县有急,司马懿如何会这般遮掩?说不得他这是想要从?F县主动出击……”
      说到这里,诸葛亮的目光转动了一下,看向东北方,“看来司马懿已经知道了冯明文在哪里了。”
      算算时间,也差不多到了。
      “丞相,那我们怎么办?”
      魏延着急道:
      “陇右那边看来是瞒不住了,要不要我领兵向西攻打陈仓?让?F县的魏贼不敢轻动。”
      “分兵攻城,你少说也要带两三万人前往,吾何来这么多兵分你?”诸葛亮再次摇头,“还不如直接渡水试探。”
      “渡水?”
      “对,渡过武功水。”诸葛亮说完,喝令道,“孟琰何在?”
      守护在丞相身边的孟琰连忙站出来:
      “末将在!”
      “吾分你五千虎步军,今日整备器械,明日但得军令,立刻渡水!”
      “诺!”
      虎步军乃是这些年丞相精心编练的精兵,除了姜维有资格单独领五千来人在外,剩下的全部都由丞相亲领。
      如今让孟琰领虎步军先行渡水,看得出来丞相此次是动了真格了。
      魏延再也顾不得了,直接插话道:
      “丞相,为何不让我为先锋?”
      诸葛亮淡然道:
      “若想成功渡水,非虎步精兵不可,孟琰乃是虎步监,领虎步军渡水,情理使然。”
      “你又非虎步军中人,如何知晓虎步军行阵之要?”
      魏延哑然。
      诸葛亮看了一眼魏延,见他面有愤然之色,便开口多说了一句:
      “若是孟琰能成功渡水,你便是第二批领军渡水的人。”
      魏延得了承诺,这才稍有平息。
      诸葛亮心里却是叹息:
      吾不让魏延先行渡水,便是知其心性太躁,立功心切,渡水之后,面对魏贼,未必愿意掘营固守。
      反倒是孟琰,勇武虽不如魏延,却胜在能完全按吾之吩咐行事。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喧闹的西岸很快吸引了魏军探子的注意。
      “大司马,蜀虏有动静!”
      司马懿得到禀报,连忙带人出来一看,果见对岸的蜀虏正扛着竹筏木筏放入水中。
      “不好,蜀虏这是要强渡武功水!”司马懿心头一惊,连忙吩咐,“传令,立刻整军!”
      从上了五丈原之后,大汉丞相就一直让军中伐竹砍木,正是为了渡水所用。
      但见长三四丈,宽近两丈的筏子被不断地推入水中,然后再被粗大的麻绳把首尾绑死。
      同时还有“咣咣咣”的声音,这是为了加大牢固,有军士用特制的铁棒钉在两个筏子之间。
      因为魏东汉西,对汉军来说,日头刚刚升起的时候,日头正好刺眼,对阵不利。
      只待日头升得更高一些,更大的筏子这才被推到水里,每个筏子上站了两百名挎弓执矛的虎步军将士。
      前面竖起了大?J,以防魏贼的箭矢——汉军开始渡水了。
      果然,筏子刚过河中心,魏贼的弩矢带着破空声而来。
      筏子上的虎步军将士皆是缩在大?J后面,尽量不让自己的身子暴露出来。
      这种情况下,除了被动挨打,没有其他任何办法。
      靠得越发近了,魏军的弓箭手开始抛射。
      “准备!”
      “哗啦!”
      筏子上的士卒开始搭弓引箭。
      “射!”
      “蓬蓬!”
      进入了弓箭手的范围,终于可以反击。
      若说三国当中,魏是以精骑见长,则大汉是以弓弩为上,至于吴国,自然就是舟船了。
      当然,有了凉州之后,再加上开了人形挂,大汉已经补齐了骑军这块短板。
      但魏军可没这么幸运,在弓弩上没有办法追上大汉。
      魏军的弓箭手开始射箭,那就意味着魏军同样已经进入了竹筏上虎步军的弓箭攻击范围。
      虽然筏上汉军射出的箭有些稀拉,但总算不是像刚才那样不能还手。
      面对从空中落下的箭羽,竖在前面的大?J并没有大太的用处。
      很快,惨叫声接二连三地响起。
      竹筏再大,也没办法跟船只相比,为了减轻重量,除了队率披了铁甲,剩下的士卒基本都是皮甲。
      竹筏上的虎步军士卒,不断有人中箭,脖子、肩上、背上,甚至脑袋上。
      翻倒在筏上的士卒,鲜血渗下了筏子的缝隙,染红了水面。
      而更多的,是站立不住,直接掉到水里的士卒。
      受了伤的士卒,根本连挣扎都没能挣扎几下,咕嘟嘟地冒起几个水泡后,就再没有浮上来。
      只有缕缕红色,缓缓扩散开来……
      这才是刚刚开始。
      第一个筏子终于冲到岸边,早就有准备的魏军齐齐呐喊,长矛死死地顶在竖在前面的大?J上。
      “哗啦!”
      汉军一个不防,大?J向后翻倒,压到了筏上的将士。
      筏上仅剩下二十来个士卒还能站立着,队率怒吼一声:
      “杀!”
      一马当先,冲了上去。
      与此同时,在离竹筏渡水不远的地方,已经联接好的筏桥,上游的一头被推入水里,借助水流,开始自动缓缓地向对岸靠去。
      下游的一头,则是被死死地固定在桩子上。
      “咔咔咔……”
      筏桥发出令人牙酸的声音,最终“哗啦”地一声,卡在了东岸。
      早已迫不及待的孟琰一跃而上,领着虎步军将士,踏着筏桥,直奔对岸。
      有一支魏军想要冲过来围堵,然后只听得又是一阵“蓬蓬蓬”的弩箭声,西岸的强弩手射出暴雨般的矢雨。
      岸边五十步之内,无人敢靠近。
      等通过筏桥的虎步军奔跑到达对岸,第一批乘筏船到岸边的将士已经几乎全部阵亡。
      “大司马!”
      “不着急!”
      远远地看到这一幕的司马懿面容沉稳。
      少量汉军冲过岸边,这个没什么。
      只有等诸葛亮派出大批人马开始渡水的时候,才是真正半渡而击的时候。
      现在这种情况,只能是步卒短兵相接,远未到精骑出动的时候。
      如果精骑现在就出动,除了把自己冲进水里,不会有别的作用。
      这种小规模战斗,就看谁的韧性更加,谁的组织性更好。
      很明显,眼下渡水的汉军,是诸葛亮手里的精锐。
      再加上武功水的水面不够宽,对岸的强弩可以掩护渡水,魏军空有兵力优势,却没有办法从两侧包抄过去。
      第一支筏桥成功后,接着就是第二支……
      第三支,被水冲散了……
      同时从一开始就搭建的浮桥也不断地向东岸延伸……
      长达数里的岸边,汉魏两军的将士,如同被血腥挑起了凶性的野兽,在不断地呐喊厮杀。
      与此同时,桥山的秦直道上,有一支数万骑军正在缓缓而行。
      之所以缓缓而行,是因为郭淮已经提前把桥山上的秦直道加以破坏。
      每隔一段路,就掘出短则两三丈,宽则四五丈的深沟。
      方法很简单,但却很有效。
      冯永这一路上,不得不把这些壕沟填平了,才能继续前行。

第0984章 渡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