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0982章 安排[1/2页]

蜀汉之庄稼汉 甲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不管石苞等人怎么猜测冯刺史究竟想要做什么,盟誓后的第二天,大军就开始分批次穿越阴山,再没有任何停留。
      唯一让冯刺史驻足的,就是在他准备走出阴山山口时,突然看到自己右手边高台断崖上,有一座古怪的残破关城。
      说是一座关城,其实由一大一小两个相连的关城组成。
      关城是用河卵石修筑,扼守进入阴山内部两条最大的沟涧交叉要道处。
      它的背后,有一个缓坡,缓坡之上,有一段石墙。
      石墙向西南延伸至关城后面的小山包山顶。
      石墙尽头,是一座已经坍塌的烽火台,与对面山上的关塞遥遥相望。
      这便是史书上赫赫有名的高阙塞了。
      只是这个记载着汉家辉煌历史的高阙塞关城,不知岁月的摧残,还是人为的破坏,如今上半部已经倒塌。
      一群牛羊正从残破的关城里出来,然后被胡人赶向大河边。
      昔日汉家将士拼死守卫的地方,如今已经成了胡人的牛羊圈。
      冯刺史突然呆立在山口,不言不语,让若洛阿六有些不解,他小心地喊了一声:
      “君侯?”
      冯刺史回过神来,歉然一笑:
      “没什么,只是看到眼前牛羊遍野,惊于此地之肥美。”
      听到冯刺史这么一说,若洛阿六顿时了然,哈哈一笑,颇有些自得之色:
      “君侯所言甚是,不瞒君侯,当年我们举族迁到此处,小人亦曾有此惊叹。”
      冯永听了,目光一闪:
      “我记得,轲比能首领早年不是控制过阴山一带,怎么若洛首领不知道此处的肥美?”
      若洛阿六没想到冯刺史会问出这个问题,咳了一下,这才解释道:
      “君侯说笑了,当年轲比能大人势大时,确实曾到过阴山一带。”
      然后又叹了一口气:
      “但因为并州步度根的阻挠,所以也仅仅是限于阴山外围,并没有真正进入阴山脚下的大河边上。”
      “故而我们对这一带的情况,确实不够了解。”
      “哦?”冯刺史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若洛阿六。
      草原汉子的淳朴呢?
      你确定你给我说的,是实话?
      轲比能原来的活动重心确实是在幽州一带,想要从幽州边塞来到九原故地,中间也确实是要注意并州边塞的步度根。
      这些都没错。
      但别以为我不知道,后期步度根可是被轲比能打压得只能缩在雁门郡。
      若不是后面有魏国撑腰,步度根早就被轲比能吞并了。
      所以就算轲比能顾忌步度根,没有办法重点经营西边,但有志于称霸草原的雄主,又有哪一个会放弃河套?
      你都到阴山外围了,就没想过要了解一下阴山南边有什么?
      不过看起来苏洛阿六并不想过多地谈及这个问题,只见他伸手指引道:
      “君侯,这边请。”
      冯刺史点了点头,轻磕马肚,继续向前,把高阙塞抛在了身后。
      再往前,就是轲比能的帐庭所在。
      但凡进入河套地区的势力,大多都会重点经营两个地方。
      一个是高阙塞,一个就是九原郡。
      胡人多是看重高阙,因为这里是河套最肥美的地方,同时也是最适合牧马放羊的地方。
      狭义上的河套平原,就是指这里。
      就是历史上极少建城的匈奴,也会在高阙塞附近修筑一座城池。
      因为高阙正好位于黄河几字左上的角角,是控制进出阴山最便捷通道的要害。
      谁控制了这里,谁就可以随意进出河套。
      就算是在中原政权强大的时候,不管中原军队是从安定郡顺着大河北上。
      还是从关中走秦直道到达九原,然后再顺着大河西进。
      盘踞在这里胡人是能打得过就打,打不过也有时间从容地逃回草原上。
      相比于胡人的重视高阙,汉人则是更加注重九原郡(即包头一带)一些。
      因为这里位于黄河几字顶端的中间位置,南面大河,北背阴山。
      控制了这里,就可以辐射控制整个几字弯,从而屏护关中。
      轲比能就算是再怎么雄才大略,但他终究还是胡人。
      所以他的帐庭,自然是设在了高阙。
      而且轲比能在此设置帐庭,还有额外的两个考虑。
      第一是为了更好地接近凉州,方便与凉州联系。
      第二就是为了远离并州边塞,尽可能地避免魏军的讨伐。
      毕竟他前几年在并州被秦朗所破,到现在都没有恢复元气。
      而第二个考虑,目前也是轲比能的顾虑。
      高阙的王帐里,轲比能正与冯刺史相对而坐。
      在大军进入阴山南边以后,就是商量下一步应该怎么出兵。
      凉州军自不必说,关键就在于,鲜卑人打算要出动多少兵力。
      很明显,轲比能没想着要让自己的部众全部跟着南下。
      只见他很是诚恳地说道:
      “冯郎君,你是知道的,我们部族前几年差点被魏贼打得灭了族。”
      说着,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黝黑的脸上,有着被风沙打磨的皱纹:
      “若不是凉州及时出手相助,今日冯郎君到此,怕是没有轲比能这个人了。”
      轲比能指了指自己,“冯郎君,我已经老了,草原上能我活到我这个岁数的,没几个。”
      “人老了,胆子就小了,我是真有些怕啊,所以我打算留一些族人在这里,以防万一。”
      你怕个叼呢你怕?
      开口要掳掠长安的时候怎么不见你怕?
      冯刺史脸上笑吟吟,“轲比能首领,此时不同往日,魏贼在我眼里,不过土鸡瓦狗尔。”
      “不信你去打听打听,自我领军以来,可曾在魏贼面前吃过亏?只要你我合兵一处,有何惧哉?”
      就是因为你从来不吃亏,我才怕啊!
      轲比能看着笑意盈盈的冯刺史,心思有些复杂。
      这两三年,他可是收留了不少从西部逃过来的同族。
      凉州那边是个什么情况,他还能不清楚?
      如果说,轲比能以前还觉得凉州支持自己,仅仅是为了牵制魏人。
      那么自从知道凉州军越过大漠,准备利用阴山这个跳板,南下关中的时候,他就彻底明白过来:
      这些年凉州支援自己,十有八九就是为了现在这个关键时刻。
      不但打算是把自己这几年辛辛苦苦经营的牧地当成了后方,而且自己的部众还要出力,帮对方打下关中。
      所以他盘算了一番,觉得出力也不是

第0982章 安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