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0948章 腊日[1/2页]

蜀汉之庄稼汉 甲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建兴十二年十二月,凉州迎来了不知是第三场还是第五场大雪。
      街道、围墙、院子,极目所至,大地上的一切,似乎都被一床无垠而又松厚的白色鹅毛被子盖得严严实实。
      不过这几场大雪对于今年的凉州来说,已经不会再造成什么太大的危害了。
      雪刚一停,坊官们就冒了出来,挨家挨户地敲门,问清楚各家情况,然后扯着大嗓门吩咐各家扫好门前雪。
      这些坊官,多是肢体不全。
      轻则少了几根手指头,重则少了半只胳膊啥的,有不少人凶相外露,一看就不像什么好人。
      其实他们都是从军中退下来的老卒。
      见血见得太多了,所以退下来以后,气质一时还没跟上去。
      不过凶也有凶的好处,至少平日里没人敢挑衅他们安排下去的工作,就连青皮都不敢在他们面前惹是生非。
      因为只要他们一声哨响,就会有黑帽黑衣的巡逻队赶过来。
      南乡经验嘛,已经非常成熟了,推广起来不要太简单。
      过了冬至,数到第三个戌日,就是腊日。
      所谓腊日,也就是冬日里祭拜的日子。
      刺史府后院,冯家大妇关大将军,正指挥着两个小妾把牛头、羊头、猪头、鹿头等等各类祭品,小心地摆放在神案上。
      这么多年来,冯君侯一直在外为国征战,没有机会回锦城祭拜。
      所以只能请了祖宗神位随身带着。
      每到一处安家,就建一个临时祠堂。
      祠堂里不允许外人进来,下人都只能把东西送到门口,然后再让阿梅和李慕一样一样搬进来摆放。
      唯一的例外,就是张小四。
      她正抱着阿顺,站在祠堂角落里看热闹。
      随着冯君侯的地位越来越高,府上人丁越发兴旺,每年的祭祀也越发地隆重起来。
      祠堂里不但祭品丰富,而且周围还安放了数个大小不一的博山炉,袅袅地冒出青烟。
      即使是在白天,九枝灯也已经点上了灯烛。
      甚至平日里家里都舍不得点的蜡烛,也在神案上不要钱似地烧着。
      摆放完毕后,冯关氏又在祠堂里绕了一圈。
      看看博山炉里的香料有没有烧完,再动手把神案上的酒、碗、箸摆对方向,不允许有一丝差错。
      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从张小四手里接过阿顺,挥了挥手,把张小四赶出祠堂。
      张小四噘着嘴,不满地向外走去。
      经过站在那里不动,板着个脸,摆出一家之主模样,实则是在当木偶人的冯大当家身边时。
      她瞪了对方一眼,看到冯大当家没反应,张小四牙齿咬得格格响,狠狠地踢了对方一脚。
      冯大当家咧了咧嘴,不敢叫疼。
      前方的关大将军咳了一声,冯大当家连忙挪动脚步上前,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祷文。
      冯大当家的动了,剩下的几人连忙跟着动。
      冯大当家的站在最前面,关大将军抱着阿顺,阿虫和双双各站一边,跟在后面。
      阿梅和李慕则是站在关大将军的后面。
      祷文按理说是当家的写,可惜冯大当家的是个文盲。
      关大将军虽然有一颗文青的心,字写得不错,可惜文采不行。
      所以这祷文,是由张小四和李小三一起完成。
      毕竟张家文,关家武。
      而李小三又是世家女。
      所以两人合写一篇祷文,还是有模有样。
      祭文的大部分内容,其实就是向列祖列宗汇报一年来的工作。
      大至冯君侯为大汉帝国收复了哪些疆土啊,朝廷给了什么奖赏啊。
      又写了几篇世人传诵的文章之类。
      小至嫡长子阿虫认了多少个字啊,已经开始学自家大人的学问啦。
      至于嫡长女双双学了多少武艺,经常暴力打哭阿虫什么的,就先不要提了,免得祖宗生气。
      不过冯关氏已经让她努力地学女红了,就是暂时没学会,等学会了再向祖宗们汇报。
      扒着门框往里面望的张小四,看到里头的人都是垂首肃手,没人往后瞧她。
      她咬了咬下唇,悄悄地伸出脚尖,跨过祠堂门槛,往祠堂的地面探去。
      前头的冯君侯已经念完了祷文,开始点燃烧掉。
      然后领着全家匍匐祭拜,求祖宗们保佑冯家继续兴旺下去,最后再给祖宗们敬酒……
      祭拜完了祖宗,还得祭拜五家神。
      所谓五家神,指的是门、户、天窗、灶、行(门内土地)。
      关姬转过身,正好与张小四无辜的双眼对上:
      “还愣着做什么?过来抱孩子。”
      “哦。”
      张小四屁颠屁颠地跑过去,再次从关姬怀里接过阿顺。
      拜五神张小四就不用偷偷跟在后面拜了,可以光明正大地站在关大将军身边。
      连阿梅和李小三都得站她的后面。
      倒是双双,拉着冯刺史的手,指着鹿头一直在叫唤:“鹿,鹿,鹿……”
      看到关大将军凤眼一挑,冯刺史连忙咳了一声,急忙间寻了一个话题,转移关大将军的注意力:
      “细君,这个鹿头好生奇怪,是谁送过来的?”
      祭祀的大节日,关姬自然也不好呵斥自己的大女儿,听到冯刺史这么问,她随口答了一句:
      “哦,是秃发阗立昨天亲自送来的。妾看着那鹿的模样,确实与往日里不大一样。”
      张小四凑过去,赞同道:
      “确实不大一样,这鹿角,可不得让姊夫吃好久?”
      卧槽!
      你什么意思?
      老夫已经到了需要用鹿茸补身子的时候了吗?
      再说了,眼前这鹿角和补身子用的鹿茸,能是一回事?
      汉代的华夏大地,遍地都是野生动物。
      尤其以鹿为多。
      南方那边,最多的就是麋鹿,也就是后世有名的“四不像”。
      不说遍地都是吧,至少也能说人烟稀少的地方,随处可见。
      想想看,最多不过三千万的人口,散布在整个华夏大地上,有多少地方是人烟稀少?
      反正冯永在蜀地的时候没少见。
      至于到了河西之后,则多见马鹿。
      鹿茸就是马鹿和梅花鹿的茸角。
      后世大西北那地方,仍有人时不时的偷猎,弄了野生马鹿的鹿茸去内地贩卖。
      冯永自然认得。
      河西还有一种鹿,体型极大,是冯永见过的鹿中最大的。
      角是扁平铲状,中间就像是宽阔的仙人掌,周边长出尖杈。
      与其他鹿种大不相同,不知道后世叫什么。
      反正在这个时代,不分个头大小,基本都叫鹿,最多加个换个称呼,叫麋,或者统称麋鹿。
      来到三国时代也有十余年了,鹿肉不知吃了多少,冯刺史对常见的几种鹿也算是熟悉。
      所以他敢保证,眼前这个鹿头,确实不是自己以前见过的。
   &n

第0948章 腊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