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0875章 相遇[2/2页]

蜀汉之庄稼汉 甲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乃是不少大汉儿郎心中的偶像。
      如今听到有人质疑自己的偶像,自然就忍不住。
      民间智囊听到这番话,似乎有些羞恼,当下就是冷笑一声:
      “说来说去,凉州白灾,需要的可是实打实的粮食。若是汉中有粮,那你可见有东风快递运粮北上?”
      说着,他又指了指交易所方向:
      “这些日子我都数过了,这交易所里头,要这个月就交粮的牌子,比起以往,可是多了数倍。”
      “你猜,这里头有多少是着急要运往凉州的?”
      从交易所的交易类型和交割时间,推断出凉州的缺粮情况,让在场不少人皆是眼睛一亮,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年青人脸上亦是怔了一怔,但却很快反击:
      “凉州白灾,官府自是要想办法多筹粮食,宁可多不可少,但未必就是一定要指望交易所筹上来的粮食。”
      “这些年我大汉与吴国往来甚密,久无战事,故江州那边,定有存粮。”
      说到这里,他又环视了一下众人,面有得意之色:
      “更兼越?`郡,如今乃是阡陌交通,良田成片,牛马成群,诸君以为,若是凉州缺粮,越?`会不会有粮食运过去?”
      年青人越说,越是激昂,“听闻冯刺史府中,特设有耕种曹,乃是专门研究耕种之道。”
      “冯刺史在陇右经营三年有余,诸位又可知那里开了多少良田?”
      没粮是不可能没粮的,以冯刺史那等深谋远虑,兼之又是以耕种之道出山,又岂会落到无粮之地?
      众人想想,顿时也觉得有理。
      虽说凉州确实太远,但这些年来,兴汉会的马队,早就已经深入蜀地人心。
      反正嘴炮嘛!
      兴汉会的马队,这些年往陇上运的东西还少了?
      你凭什么说粮食就运不过去?怎么证明?
      民间政治家,口嗨就完事了,反正亲自去做的又不是我。
      但见民间智囊颇有几分惊异地看向那年青人。
      不要以为这些话说得很轻松。
      在这个信息传播极度缓慢的时代,在没有专门收集信息渠道的情况下。
      有人能把这些信息整理出来,并以此推断出可能的结果,那就已经算是一个具有初步大局观的精英级人才。
      至于粮食究竟够不够,能不能及时运输过去,在不知道冯刺史手里的掌握多少资源的情况下,谁又敢轻易下结论?
      毕竟冯鬼王的名声,不是吹出来的,是实打实的战绩和政绩做基础。
      “这位郎君,”民间智囊拱了拱手,“某……”
      他正想要结识这位年青人一番,突然外头传来叫喊声:
      “来了来了!学堂的试卷出来了!”
      “轰!”
      原本还想着要听两人高论的众人,一下子就猛然站了起来。
      只见稀里哗啦的凳椅翻倒的声音,众人齐齐身门口挤去。
      “莫慌莫慌!踩着我鞋了!”
      “你不慌就后面去!”
      “那里那里,在那里!”
      ……
      “排队排队!”
      汹涌的人群挤到前方,但见有数个郎君护着几个大筐,筐里叠着不少试卷。
      “再不排好不卖了!”
      “三尺之外,不得入三尺之内!”
      原本挤得满面通红,乃至破口大骂,看起来战斗力暴表的众人,一下子就被这两句话震慑住了,皆是乖乖地听话。
      “老规矩,一张十钱。”
      “我要二十张!”
      “最多五张。”小郎君站在桌子后面,指了指排成一列的筐子,“一共五个筐,筐拿一张,拿重复的没啥用。”
      “先交钱再拿试卷,自己准备好铜钱……”
      “概不找零嘛,大伙都知道,小郎君快开始吧!”
      有人迫不及待地说道。
      “好,既然都知道规矩,那来吧。”
      第一个幸运儿往第一个空筐里丢了一把铜钱,看也不看,直接就迫不及待地上前挑选试卷。
      这些试卷,都是学堂这个月印出来考试的。
      要么是印得太多,学生用不完,要么是印得太次,有些地方有黑墨的,要么是试题印得不清楚……
      反正种种原因,在学堂里被当成了废纸,除了拿去茅房擦屁股,就是冬日里拿来当点煤炉的引火,再没其他用处。
      后来吧,凉州刺史府考课选才的消息一出来,再一听这考课的内容,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南乡学堂。
      想要进入学堂那是不可能的。
      那个冯颠子,宁愿选胡人的狼崽子进入,也不愿意开后门。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因为在南乡想要学算学,其实也不是太难。
      只要肯花钱,总能从一些地方买到学堂专用的算学书。
      天分好一些的,只要能沉下心来,从基础学起,也总能学会。
      但考课是要做考卷的。
      那考卷怎么个考法,谁也没经历过啊!
      这世上总是有聪明人的。
      进不了学堂,但有人能出学堂啊!
      咬咬牙,花点钱,给家里有孩子上学堂的人家送点好处,总能拿到一些试卷。
      于是问题又来了,这考卷不成套不说,还变化不定。
      有市场需求嘛,那就会有市场供应。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学堂的后门,会有人不定时地兜售一些考卷,说是学堂出得太多,学生用不完。
      所以就拿出来给大伙看看。
      学问当然是无价的,但看在大伙渴望做学问的拳拳之心上,就收点纸的成本钱,十钱一张,童叟无欺。
      这考卷可是与学堂的考课同步,最是良心不过呢!
      “前门的补习班开讲啦!快前去报名!”
      几个小郎君卖完了考卷,抬着沉甸甸的箩筐进入后门,又有人在大声呼喊。
      于是众人皆是惊呼,攥紧考卷就往另一个方向跑去。
      “包教包会!包教包会,学堂高级西席,连讲二十日,精讲学堂第一年算学之法,包教包会!”
      ……
      仍安坐着的民间智囊,看向年青人,笑问:
      “郎君何故不去?”
      年青人看了民间智囊一眼,反问道:
      “君又何故不去?”
      说完,两人皆是呵呵一笑,笑而不语,然后下意识地摸了摸怀里,脸上皆有自得之色,。
      感受着怀里书本特有的触感,两人心里同时暗道:“吾有凉州刺史府的考卷集,用得着去抢那些东西?”
      “敢问这位郎君如何称呼?”
      “在下上李下明,字叔慎,家中行六,唤我李六郎便是。”
      “哦,原来是李郎君。某姓马名田,字幼常,敢问李郎君从何而来?”
      “汉嘉郡。”
      “某从云南郡。”
      ……

第0875章 相遇[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