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0788章 试探[2/2页]

蜀汉之庄稼汉 甲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陛下方才所言武皇帝与文皇帝之事,便足矣!”
      刘晔回答道。
      曹睿脸上有些尴尬之色,他方才拿武皇帝与文皇帝给自己做比较,真要传了出去,只怕别人会说他狂妄自大,不尊先人。
      没想到刘晔却是正色道:
      “我大魏三朝人主,皆是雄才。陛下有秦始皇、汉孝武之俦,又拥天下之正,驱十数万精兵,以伐蜀人,何险之有?”
      曹睿听到这话,脸上笑开了花:“举朝唯有公与吾心意相合。”
      刘晔连忙做出惶恐的样子:“臣安敢与陛下之智相比?”
      看到曹睿脸上有喜色,刘晔连忙趁机劝谏道:
      “不过若是陛下西巡长安,吴寇闻之,只怕会有所动,还请陛下注意。”
      曹睿点头:“此事我早已有准备,刘公不必担心。”
      “原来陛下已经有了安排,看来是老臣多心了。”
      刘晔面带佩服地说道,“陛下,虽说现在孙权迁至建业,故合肥乃是重点防守之地,但陆逊仍在武昌,荆州亦不可不防啊!”
      “如今陛下让骠骑大将军领军逆汉水而上,吴寇极有可能借机攻取襄阳,若襄阳落入吴寇之手,则荆州再不复大魏所有。”
      曹睿听了,赞同点头:
      “东置合肥,南守襄阳,则孙权不得向北寸步,只能困守江东,而我大魏则可随时向南进发。此二处,实乃重地。”
      说到这里,他的脸上又露出惋惜之色。
      “本来若是能西固守祁山,则大魏无忧。可恨诸葛奸狡,冯永凶悍,先是据我祁山,后又断我陇关。”
      “累我大魏不得不屯十数万精兵于关中,钱粮耗费巨大,虽然目前国库尚可支撑。”
      “但若是长年累月下去,只怕最后又要像先帝那样,废除钱币以求屯粮食……”
      虽然曹睿说得有些含糊,但刘晔听懂了。
      先帝为什么要废除五铢钱?
      还不是因为粮价太高。
      当年吴蜀之战后,两国成了仇敌,难道先帝不知道正是大魏统一天下的好时机?
      只是黄初元年时(即夷陵之战前一年),中原先是大旱,又逢蝗灾,百姓饥馑,何来粮草南征?
      到了黄初二年(夷陵之战当年),先帝欲复五铢钱,以固皇权,不过数月,又因为粮价太贵,不得不再次废五铢钱。
      黄初三年时,冀州再次遇到蝗灾。
      当时大魏连续三年遇到饥荒,库中无粮,如何南征?
      直到黄初四年,这才凑够了军粮以征吴。
      只是那时吴蜀早已重新和盟,南征的最好时机已经错过,天意如何,奈何?
      说来说去,还是因为朝廷手里没有足够的粮食。
      没有粮食怎么办?
      只能向世家大族妥协,让他们出钱出粮,让他们帮忙安抚地方……
      虽然明知这是一剂只能暂时解渴的毒药,但在立刻渴死和以后被毒死之间选择,谁都会选后一个。
      能活一时是一时,说不定后面能找到解药呢?
      刘晔没有接曹睿这个话题,他也不敢接。
      虽然他算是历经三朝,甚至算是最早投靠武皇帝的那一批人。
      但到现在官职不过侍中,爵不过关内侯,连个能世袭的列侯都没能封上。
      从文皇帝登基到现在,他的官职一直都没有变过。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虽然新朝的皇帝对他的谋略颇为看重,但因为他是身为光武皇帝的嫡脉之后,所以又对他有所提防。
      只要大魏没有统一天下,或者说只要蜀汉只要存在一天,那么他的身份就只能一直这么尴尬下去。
      “民无粮则乱,军无粮则散,这粮谷之事,确实是个大问题。”
      刘晔避重就轻地说道,“陛下,关中肥沃,若此番伐蜀受阻,不若在关中加大屯田力度,以备将来。”
      曹睿点头:“我亦有此意,却不知刘公可知有善屯田者?”
      “自武皇帝以来,各地屯田多有败坏,若是一时间不得人手,陛下可下诏让各州郡举荐。”
      “善。”
      商议完事情,曹睿又让人把刘晔送出宫去。
      看着刘晔的身影消失在宫墙的拐角处,曹睿的脸色阴沉了下来。
      廉昭从隐蔽处走出来,轻声地唤了一声:“陛下。”
      曹睿看向廉昭,眼中闪着冷光,咬牙道:“刘匹夫果真如汝所言,竟敢一直揣摩吾心,以逢迎吾意!”
      廉昭轻手轻脚地重新帮曹睿倒了一杯热茶,温声道:
      “刘晔此人,乃是表忠内奸之徒,非是尽忠之臣也,这等小人如何值得陛下生气?气多伤肝,陛下还是保重身体为要。”
      “且陛下如今测得此人心性,乃是幸事,日后就不必再受他所蔽,当是高兴才是。”
      曹睿拿起茶杯喝了一口,闭上眼,长长地吐出一口气,缓缓道:
      “满朝重臣,平日里多是劝谏吾者,虽是逆耳,但其本心总是为朝廷所想,吾从未怪过他们。”
      “唯有刘晔,总是每每能顺吾心意,吾还道此人知吾心,没想到竟是如此奸滑!”
      语速虽缓,但廉昭知道,自己这位陛下最是性急,只怕对刘晔已经生了恨意。
      “去,给尚书台的陈矫和徐宣宣旨,明日入宫觐见。”
      陈矫是尚书令,徐宣是左仆射,尚书令之副。
      在这个准备伐蜀的敏感时刻,一天里连续让朝中重臣入宫,只会让人产生不好的联想。
      “诺。”
      陈矫得知皇帝明日要接见自己,心里头就是有些不安,也不知道究竟是福是祸。
      这一整日,他连上值都是心不在焉,只待到了下值的时候,连忙就径自回府,唤来两个儿子商量。
      陈骞得知陛下明日欲见自家大人,当场就附掌大笑:
      “这些日子,大臣欲私下里见陛下而不可得,如今大人能入宫觐见,只怕是陛下已经对大人释怀了!”
      陈矫犹有些疑惑:“明日入宫的,还有左仆射,只怕陛下是为了公事……”
      “是与不是,大人明日入宫里不就知晓了?”
      到了第二日,陈矫与徐宣入宫,曹睿便对他们宣布:
      迁大将军曹真为大司马,统长安诸军事,再迁骠骑大将军司马懿为大将军,与大司马合军击蜀。
      同时为了防止东吴借机北上,他决定巡幸许昌,尚书令陈矫同行,左仆射留守洛阳,总统诸事。
      “陛下竟不是要西幸长安,而是反要东幸许昌?”
      陈矫与徐宣大吃一惊。

第0788章 试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