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五十二章 端倪[1/2页]

盛唐崛起 庚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太平公主心里一沉,在电光火石间,心思百转。
      穆明玉的身份和来历,她非常清楚。
      也正是因为这样,太平公主对穆明玉的使用非常谨慎,从来不给他出风头的机会。这是对穆明玉的保护,也是她自保的手段。自家老娘的可怕之处她非常清楚,一旦被她知道了穆明玉的身份,势必会引来武则天最为凶残和毒辣的清洗。
      身在帝王家,何曾有亲情?
      或许母亲对她很爱护,可如果触犯了她的底线,相信也不会心慈手软。
      可是,武则天突然提到了穆明玉。
      这说明武则天已经觉察到了什么,亦或者说,穆明玉做了什么事情,引起了武则天的关注。
      刹那间,太平公主心砰砰直跳。
      虽然没有抬头观察,但她却知道,此刻武则天一定在看着她。
      只要她有一丝半点的露怯,武则天就能觉察。
      这可不是一个糊涂的母亲,她的精明,她的手段,在过去几十年中,已经展露无遗。
      太平公主甚至不敢深呼吸,脸上依旧带着淡淡的笑容。
      她立刻回答道:“明玉是女儿今年招揽的一个人才,如今在女儿身边做一个典直。
      这个人还算机灵,而且能说会道,还会使一手好剑器……母亲竟然知道他?”
      武则天凤目微合,隐去了眸光。
      看上去,她似乎是随口一问,但实际上,却一直在观察太平公主。
      如同太平公主了解她一样,她也了解自家的这个女儿。
      有能力,有心计,有手段……武则天知道,女儿是坚定的李唐拥护者,毕竟她身体内,流淌着李唐的血脉。别看她平日里放荡不羁。甚至骄横跋扈,可实际上,却心思细腻。这些年来,太平公主在明里暗里。维护了不少李唐宗室的利益。
      包括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她或多或少都有帮助。
      听到了太平公主的回答,武则天的心思一动。
      她平静道:“朕也是听婉儿无意中说起他,言他在神都交际广阔,颇为活跃。故而有些好奇。”
      “啊?”
      太平公主心里再次一沉,有种不好的预感。
      上官婉儿是做什么的?
      她是武则天的鹰犬,更执掌着武则天手中最大的密探组织,小鸾台。
      那可是一个精明的女子,她既然注意到了穆明玉,难道说那穆明玉做了什么事情?
      太平公主强忍着扭头的冲动,一副茫然之色。
      “这个,女儿就不清楚了。
      穆明玉虽在女儿身边做事,但毕竟是个新人。女儿平日里也就是给他安排一些小事,至于他在外面的活动。女儿不曾留意。母亲,是不是他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呵呵,他是什么来历?
      “呃,穆明玉是幽州人氏,是长安太清观观主史真人的亲戚。
      他到了长安之后,便投到了史真人门下。后来史真人有把他举荐给女儿……母亲知道,史真人是当年领女儿入道之人,他既然开口,女儿自然无法拒绝,便把他留在身边。”
      武则天知道。太平公主口中的史真人,名叫史崇玄,是长安太清观的观主。
      此人属茅山宗传人,据说和司马承祯是同门师兄弟。不过。司马承祯师承潘师正,属于正宗的上清派传人;而史崇玄则是茅山宗另一派的传人,两者并无交集。
      但是,太清观在长安地位崇高。
      史崇玄因而也有大德之名,和宗室皇族,乃至于关中大阀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原来是史真人的亲戚啊。”
      武则天微笑着点了点头。没有再继续追问下去。
      太平公主躬身退下,当站稳之后,只觉有些头晕目眩。
      和武则天这片刻的对话,她贴身的小衣已经湿透,贴在身上,湿涔涔。凉飕飕好不难受。
      “太平,母亲唤你作甚?”
      李显见太平公主脸色不太好看,忍不住关切问道。
      对自己的妹妹,他还是非常关心的。李治膝下的子嗣,这些年死的死,亡的亡,剩下的已经不多。也正是因为这样,李显对太平公主才会格外的关心和爱护。
      太平公主看了李显一眼,轻声道:“没事,母亲只是问我些事情,太子不必担心。”
      说着,她有意无意的瞄了李旦一眼。
      只见李旦脸色平静,丝毫看不出他内心的想法。
      这两个兄长的高下也随之显现出来。李显是一个好哥哥,但是论心计,却远不似李旦深沉。
      太平公主的眼中,旋即闪过了一抹怒色。
      ++++++++++++++++++++++++++++++++++++++++
      考场中,骚乱已经平息。
      有小校从都摩顿的身上搜出了一副弩箭,也证明了之前杨守文的判断没有错误。
      一场武科,竟然有两个人身怀利器。
      薛楚玉也感受到了巨大压力!武则天命他监考,却发生了这种事情,让他感到颇为难堪。
      三十八名参加决战的举子,经过刚才的混战之后,能完好无损站立在考场中的,除杨守文武崇训之外,只剩下十五人。王修福早已丢弃的兵器,混在人群中。
      他心脏犹自砰砰直跳,

第四百五十二章 端倪[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