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二十二章 绞车弩(上)2/5[1/2页]

盛唐崛起 庚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靺鞨之名,最早见于《北齐书》。
      靺鞨,与貘貉同音,由貘族和貉族融合而成。
      古代东北少数民族多出现这样的情况,比如真番族、满番族、满离族、黄头室韦族,等等。
      貘族和貉族融合后,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从总体来看,靺鞨族应该是脱胎于世居白山的肃慎氏人。这一点,在《隋书》里有记载:靺鞨即古之肃慎氏。到隋唐之际,靺鞨共分七大部,分别是粟末、白山、伯咄、安车骨、号室、拂涅以及黑水。其中粟末人最为强大,当时有战士数千。
      只是在隋炀帝时期,粟末败于高句丽,于是自扶余城迁徙。
      而留在故地的粟末人则沦为高句丽附庸,知道公元668年,唐灭高句丽,粟末人随同数万高句丽遗民被迁居营州,也就形成了现如今的粟末靺鞨人。祚荣成为首领之后,保留了当年靺鞨人的七大部,以壮大声势,同时又与突厥人结盟联合。
      杨守文只觉后槽牙有点疼,倒吸一口凉气。
      “万余人?”
      杨承烈点点头,苦笑道:“不过,我们没敢和大家说,只说是数千叛军而已。”
      整个昌平,兵不过千,人口不过万余。这特么的叛军人数几乎抵得上整个昌平人口。
      杨承烈不敢实报叛军人数,也在情理之中。
      这就好像三国演义中,曹操诈称八十万大军兵进江东,人还没到,江东就人心惶惶。
      威慑力啊!若是昌平人知道叛军这么多,估计不必打,就乖乖的投降了。
      “那卢永成……”
      “服毒自尽!”
      杨承烈眼中流露出一抹复杂之色,轻声道:“不过我将来会呈报州府,说他是战死城头。这家伙也是个可怜人,我曾为世家子,所以心里面很清楚那种身不由己的无奈。”
      杨守文闻听。诧异看了杨承烈一眼。
      “杨县尉,杨县尉!”
      城下突然传来一阵欢呼声,紧跟着就听见卢昂的叫喊。
      他如同一阵风,从驰道上呼啸而来。转眼之间就来到了城头上,神色显得格外激动。
      “杨县尉,你猜我找到了什么?”
      “什么?”
      卢昂冲着驰道上的人高声喊道:“快点抬上来。”
      就见十几个彪形大汉,光着膀子,抬着体积巨大的器具从城下走来。那器具上蒙着一块黑布。看不清楚里面是什么。不一会儿的功夫,那些大汉就把东西抬到了城门楼上。卢昂不等杨承烈发问,健步上前,一把抓住黑布,然后用力一扯。
      “绞车弩?”
      杨承烈眼睛一亮,失声喊道。
      卢昂嘿嘿笑道:“没错,就是绞车弩,一共有两架。”
      杨承烈顿时兴奋了,挥着手道:“那还想什么,立刻把绞车弩给我装上……城门楼上放置一台。在那边放置一台。赶快赶快,我估计大雾一散,叛军就会出动。”
      “父亲,这是什么?”
      杨守文诧异看着那架式样古怪的器具,忍不住轻声问道。
      “这可是守城利器!”
      不等杨承烈回答,卢昂

第一百二十二章 绞车弩(上)2/5[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