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看得懂米的质量如何,到底能不能吃?”
“……”
大臣们等不到稻谷真正采摘的时候,已经想先试试味道口感如何,同时面对跟他们一起来良田里看稻谷的封昱,显露出敌意。
好的东西不该被东华国看见,他们不会打种子的主意吧?他们不想把东西分享给东华国!
凤昭不在乎他们的想法,与东华国合作互惠,是她早就决定好的,士族之人能看见的都是自己的利益,她不求他们能看的长远,和他们解释也无用。
凤昭看见地里的稻谷心里高兴,连续三天都抱着小黑下山,去地里等待收获的那天。
到时候不仅是收成,还代表后面的千万百姓以及小九。
谢琛与凤昭一起等,诚然粮草问题不会影响东华国作战的士兵,只会让底层的百姓勒紧裤腰带,可要是能解决这个问题,他愿意多给凤昭几张自己未公布的武器图纸。
两人都在等,意外的是他们没等到收获的日期,先等到民间关于妖后祸国的传闻。
起初凤昭并未理会,垂帘听政的太后被攻伐很正常,因为这个时代女子除了生孩子嫁人,做什么都是错的。
结果关于西北干旱的消息呈上御案,凤昭才觉察出不正常。
“娘娘,我们试验的新种子刚成功,就有地方干旱?”
聂怀收到消息,立马过来找凤昭,“幕后的人是害怕娘娘推行的新种子在各地试验成功,迫不及待想毁掉成果吗?!”
当初研究新苗的时候,凤昭耗尽心血,心心念念都是成熟后惠及千家万户,以及萧泓懿在民间的威望,稳固他的地位,现在旨意还没传遍天下,就先干旱了??
是想利用天灾,先毁掉凤昭的名声,和她现在即将面世的成果吗??
和预料一样,不明真相的人果然把西北干旱的问题,按在了凤昭头上,说是妖后引来天罚。
谣言传播迅速,大家茶余饭后,面对皇家丑闻都津津乐道。
各地如雪花般的奏折天天挤压在凤昭桌案,凤昭一边看一边窝火,窝火的同时,还得先派人去看看西北干旱到底是怎么回事。
“哀家要知道,干旱是天灾,还是人为!!!”
凤昭需要先确定西北的干旱,到底怎么回事,波及层面到底有多广,有没有影响到那边百姓的日常需求。
如果真的影响到日常饮水,那么背后的人就赢了。
聂怀明白事关重大,主动提出前往西北查阅,凤昭手上能用的人不多,可以代替她去西北解决干旱的人,也只有聂怀。
凤昭没耽误,立马让萧泓懿下旨,先封聂怀为钦差大臣,再传召凤英的凤字营去保护他的安全。
“不管是天灾还是人为,文家人都知道哀家只有派出聂怀去解决。哀家担心,他们在路上对聂怀动手脚。”
出现这种事,凤英怀疑只有文家,除了他们,谁还会如此针对她?
聂怀不仅要当她的眼睛去看西北情况,稳定人心,还得活着回来。
否则太傅之位空置,再想找个可靠的又有学识的人教导萧泓懿,可就难了!!
第114章 怎么老把主意打到朕身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