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意。
“朕今日无诗,选梅花为今年的年花!”
萧彦旭和文家一派的大臣不懂萧泓懿的意思,也不妨碍他们抓住萧泓懿不做诗为重点大做文章。
“皇上,百花节作诗是旧制,是习俗!”
“皇上,您好歹作一首吧,大家都等着呢。”
“皇上您是无诗还是没有准备,或者是……不会??”
萧泓懿站在揽花阁上,风卷起护城河上的百花花瓣,吹起他明黄色的龙袍,萧泓懿的目光从群臣的脸上,放入他们后面的百姓,再从百姓身上放去更远更广阔的天地。
“是,朕不会,写的诗不如在场的诸位,更不如今日的魁首,这点朕没什么不好承认。”
萧泓懿此言一出,不仅是群臣百官和百姓,就连在他身后站着的凤昭以及她怀里的谢琛都惊讶他的回答。
萧泓懿学诗写诗的半个月发生的一切,他们都很清楚,小奶包因为写不出、比不过、怕丢人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偷偷哭过。
今天他却当着天下人的面,说自己不会,还说这没什么不好承认??
凤昭惊讶之余,嘴角荡起笑意,“‘不会与‘承认这四个字,多少人说不出来?”
世界上聪明的人很多,勇敢的人很少,地位越高,越恐惧遭受质疑。
文家人才不管背后的含义,或者说他们想听到的,就是萧泓懿现在给的把柄。
“皇上还需好好学习。”
“大皇子今日的诗让微臣自愧不如。”
他们夸赞只在自己的圈子里响起,远一点的平民杵在原地不知道在干什么。
跟在群臣后面最近的是读书人,读书人念过书,会写诗,所以他们站的靠前,也因为,他们读过几本书,所以才知道皇上在与他们说话。
心里的东西迫切想得到回应,所以他们大声问,用尽自己所有的力气向高处的萧泓懿问。
“皇上,您为何要选梅花,可以详细告诉我们原因吗?!”
站在他们身边的一位大臣说,“什么原因?没听皇上说他不会吗?!”
萧泓懿凉凉地扫了眼说话的大臣,他就被小李子捂嘴拖下去。
等嘴臭的苍蝇走了,萧泓懿才出声回答,“梅花香自苦寒来,朕奉母后之命出宫选花时,看见京城外有人饿死。”
“皇田的新政刚刚颁布,米还没长出来。边境大捷两月,仗却打了十五年!”
萧泓懿去了军营外,那里的士兵没有他想象中的威风,很多人和外公一样,已经有了孙子。
“回宫的路上,朕遇到当差结束的将士,他没认出朕,当朕是贪玩不归家的小孩。护送朕回京,告诉朕先帝之初,苍云境内的雄兵有五十万!抵御东华国的士兵,有二十万之数。”
那是萧泓懿震惊神往的数字,也是东华国当时忌惮的数字。
正是因为之前的苍云国太强,所以东华国在发现灵孝帝是个废物时,才举兵滋扰边境十五年也不肯放手。
多好的机会啊,他们都希望灵孝帝能活得更久一点。
第66章 水乘舟,舟载百花,问花、舟、水孰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