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了几十年的辫子,给一刀剪了,呜呜……
朕有什么面目去见列祖列宗历代先帝啊?又有什么面目教化天下万民啊?”
坐在边上的皇帝奕纬,就像是条件反射一般的扑通一声,跪在了道光面前,泣不成声说道:
“皇阿玛仁爱天下,儿臣本来提议杀死这个女王的,是您教导了儿臣,两国之间不该妄起战端,更何况我如今大清,正处在开疆拓土的关键时期,更应该稳重为上,保护好现有的大好局面,才是真正的对得起列祖列宗,儿臣也深受教诲。”
说完也摘掉自己的皇帝礼帽,一脸沉痛的说道:“皇阿玛一生殚精竭虑,为了中兴,我大清耗费了无数心血。
最先丢掉辫子的责任,不应该在皇阿玛的身上。儿臣愿痛剪长辫,先请其罪!”
道光赶忙,装作一副很心疼的样子,把自己儿子扶起来,感慨莫名的说道:
“真是朕的孝顺儿子啊,为了不能让皇阿玛担负这个大清最先丢掉辫子的罪过,竟然也剪去了辫子,如此孝心,皇阿玛这些年来真是没白疼你啊,有此佳儿,朕此生足矣!”
说完父子俩,便在一起抱头痛哭。
看得文武群臣,纷纷错愕不已,一个个面面相觑,压根就搞不懂这父子俩,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忽然。
佯装抱头痛哭的皇帝奕纬,眼神恶狠狠的瞪着这些文武百官。
立即有一大群的太监端着木盘,木盘上放着一把锋利剪刀,走在了文武百官的队列之中。
站在百官之首的军机大臣曹振镛,机灵了一辈子,哪还能不明白皇帝奕纬的意思。
一脸无奈的拿起剪刀,毫不犹豫的便把自己脑后辫子给剪断,然后装模作样的跪在地上大声痛哭说道:“万岁爷呀,大清最先丢掉辫子的罪人,不应该是您啊。
而是老臣啊,千错万错都是老臣的错,最先丢掉辫子的罪人,说什么也轮不到您啊。”
皇帝奕纬连忙走下台阶,一脸诚恳的把这个年老的曹振庸亲切扶起,感慨的痛快表彰说道:“真是疾风知劲草,板荡见忠臣啊,唯有像曹老大人这样的忠君之臣,才肯体恤皇帝啊,我大清江山,就需要你这样忠心耿耿的老臣,”
说完转过身来,似笑非笑的看着文武百官:“各位爱卿,你们说是不是啊?”
剩下的文武百官,哪还不明白皇帝奕纬的心思。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
这个大清最先丢掉辫子的人,说什么也不能是皇帝。
这样的罪名,自然也不能由皇帝来背。
这样的坏头,肯定也不能由皇帝来开,而开这样一个坏头,这种差事自然要大臣们来做。
剩下的文武百官,一个个知趣的拿起面前的剪刀,毫不犹豫的把脑后门的辫子给咔嚓剪掉。
然后装作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纷纷跪下请罪。
痛哭流涕说道:“太上皇,万岁爷,臣等才是丢掉大清辫子的第1人,惩恶当惩首恶之人,就请处罚微臣吧。”
甚至有不少大臣心中还暗自嘀咕。
反正这个又长又臭的辫子,也不是什么正经的中华衣冠。
剪掉了倒也好。
毕竟辫子编的这么紧,稍稍隔个三五天不洗的话,辫子就很容易发臭,先不说剃个阴阳头不好看,有些穷苦人家,一年到头都没机会洗个辫子,辫子挥舞之处,往往到处是苍蝇蚊子跟着乱飞,要多不卫生就有多不卫生。那特殊的恶臭味,闻着都容易让人觉得想呕吐。
见百官都剪掉了辫子,皇帝奕纬呵呵一笑:“诸位爱卿果然都是忠君爱国之辈,朕心甚喜,我大清的武器和国力已经与国际接轨,这发饰吗,也可以考虑一下与国际接轨嘛。这个事情,就有军机大臣曹老爱卿前来主持吧!
先让龚自珍在大清报社上,宣扬一下与国际接轨的好处,让天下臣民,尽量以自愿的方式,对发饰进行革新,
同时,让大清报社担负起宣扬科学思想的艰巨任务,对破除迷信,宣扬科学,通晓法律等等工作,一律大力扶持,争取让全国上下的百姓们,都尽量摆脱愚昧状态,同时鼓励各地新建学堂,并加入适当比例的科学学科,努力提高国民的文化水平。
将来啊,随着我们大清开疆拓土越发有了成果之后,大清的疆土会越来越广阔,大清的实力会越来越庞大,所需要管理的疆土也会越来越多,对科学以及专业的人才也会急剧的暴增。
所以呀,教育和宣传工作,必须狠狠的抓起来。希望各位军机大臣一定要通力合作。
前方将士正在浴血奋战,打下来的疆土,一定要好好的管理和经营,我们要尽一切代价,做出更多的努力,来维护这得来不易的成果。”
有些依依不舍的,观摩着自己的剪断辫子,太上皇道光忽然抬起头来:
“儿子啊,我大清的国策,向来是以满制汉,愚民工作更是重中之重,为何你这么坚定要广开民智,甚至大办学堂?”
皇帝奕纬连忙弯腰朝着他点头说道:“回禀皇阿玛的话,此一时彼一时也,早前我们八旗的子弟也够用,而且素质和文化水平偏高,倒也不用考虑这些。
适当的以满制汉,推行愚民之策,倒也在情理之中,可如今不一样了。
阿拉斯加已经被我们给打了下来,整个阿拉斯加的国土面积相当于8个朝鲜,美洲等地,更是夺下了美国西边的大片领土,总面积相当于1.5个新疆,而且这些地方都是非常适合耕种或者居住的,将来移民过去,就相当于一块新的粮仓。
更何况已经打下来的朝鲜,目前急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官员前去管理,日本方面,也在逐步完成扫荡工作,将来要是全部拿下,少不了需要大量的管理官员。
更不要说印度的东北几个省邦,以及南越的几个军事据点,咱们大清的疆土已经是越来越大,目前已经超过了2,500万平方公里。
这已经相当于之前的两个全盛时期的大清了。
如此一来,治理的官员就会有大量的缺口。”
听着儿子如此介绍,太上皇道光几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啥?
2,5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相当于全盛时期的两个大清……?
如今我大清帝国,已经强大如斯了吗?
真是让人有些不敢相信啊。
第116章 大清新发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