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赞成的人很多,可强烈反对的也不少。
“那我们前前后后,接近20万大军覆灭,这笔血债,我们就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了吗?”
“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牺牲的士兵,我们不能忘记这些屈辱,如果选择议和的话,那是对前线士兵的最大侮辱。”
“为什么要低声下气的议和?我们可是日不落的大英帝国,为什么要委曲求全?”
“我坚决表示反对,谁敢说议和,谁就是我日不落大英帝国的共同敌人!”
(巴拉巴拉巴拉一大堆)
……
嗯,眼见双方争执不下,维多利亚女王倒也是一个杀伐果断的狠绝之辈,直接二话不说,便让国会众多议员开始投票。
不错,赞成票以11票的胜出优势,堪堪通过决议。
议和的提议,得到了胜利通过。
紧接下来就是,以最快的方式,通知驻联合国大使威豪尔先生。
但问题也来了,既然要议和,肯定不能只是光嘴巴说说。
毕竟大清来势汹汹,5万大军的强劲之旅,已经兵发印渡。
并且已经控制了相当大的一块地盘,几乎占据了整个地区的1\/5。
如此大的势力,由不得英国方面不重视。
更何况,为了让清军更痛快的,答应对南越进行出兵援助。
如今的南越,更是在沿海划出了好几个城镇,以租借的方式,划给了大清帝国。
大清也毫不含糊,直接便在那几个城镇,布置成了一个个的军事据点,来作为他们的海外基地。
虽然说海外基地目前还不是很多,但拥有海外基地,也就意味着这个国家,已经初步的具备了强烈的扩张特性。
并且大清还可以借着南越的这几个军事基地,随时对东印渡公司发出猛烈的攻击和侵略。
面对如此诡异而又陌生的局势,以及清军展现出来的那一系列强大武器。
维多利亚女王,不得不考虑一下,是否与对方进行接触和议和?
但以什么样的代价,才能让清军尽可能的尽快答应议和呢?
国会众多大臣纷纷开始争议起来。
有的说,把一些并不重要的殖民地,割让几座城市给他。
也有的说,不如每年给一小笔钱,就当是给大清交学费了,这样他们准能答应。当然了,这个钱一定要让各个殖民地来出,日不落大英帝国,是说什么也不能给这样的钱的,毕竟太过屈辱。
还有的说,中土的王朝,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有一个恶习,那就是,他们的皇帝都会娶上三妻六妾,七十二嫔妃,整个后宫佳丽多达上万人。
这说明大清的皇帝,一定是非常好色的。
不如我们献上几个有西方风格的美女,到时候还不是让他们屁颠屁颠的求着让我们答应议和?
还有的说的更离谱,直接提议,每年上贡给大清,一定数量的鸦片,以作为议和礼物。
听着这些乱七八糟的建议,维多利亚女王,瞬间感觉到自己的诺大帝国,还真没几个靠谱的人才,尤其是国际外交型的。
……
远在联合国天津总部的英国大使威豪尔先生,在日益煎熬之中。
总算是等来了东印渡战场上,惨烈的战况和结果。
以及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寄过来的一封紧急国书。
里面没有过多的废话和客套话。
简单介绍了一下,印渡战场上,14万大军全军覆没的惨况,以及英国国会通过了议和的提议。
要求驻联合国天津总部,英国大使威豪尔。
不惜一切代价的促进此次议和。
毕竟如今的大英帝国,已经经不起这么多的兵力损耗了,海外的扩张形式让他们受到了极大的阻碍,甚至是下滑。
这是国会所不能容忍的,也是维多利亚女王所不能接受的。
而如此一来,作为英国外交大使威豪尔先生,肩上的担子就显得更加重了。
威豪尔也压根不敢耽误,立即赶往圆明园求见皇帝奕纬,希望能够得到大清皇帝的接见。
只是不知为何,这大清皇帝还是和往常一般,对英国大使的接见请求一概不理,仿佛就像是装起了聋哑人一般。
前前后后10多次的请求,都被无形的忽视了。
英国大使威豪尔,毫不犹豫地往地上一跪,学着大清国大臣的礼节,恭恭敬敬的便跪在了圆明园外。
一跪就是好几天。
仿佛当年英国大使,请求面见乾隆皇帝的时候,那种打死也不肯下跪的高傲态度,现在也变得分文不值一般。
……
静静的听着满清第一巴图鲁,瓜尔佳·代善的汇报。
太上皇道光一脸惬意的,看着自己脚底下放着的一个塑料脚盆。
脚盆里有好几根侍卫门抓来的鱼。
悠闲的拿着一根鱼竿,道光对自己的钓鱼心得非常满意。
一旁的皇帝奕纬连忙夸赞:“多日不见,阿玛的钓鱼技术大有增益啊。”
望着儿子奕纬,道光悠哉悠哉的开了口:
“皇帝呀,你究竟这心里头打的什么算盘?一直晾了,英国英国大使威豪尔这么多天了。”
皇帝奕纬将道光钓出来的鱼,轻手轻脚放入盆子里,一脸满不在乎的说道:
“当年英国的大使,面见乾隆爷的时候,说什么也不肯跪,即便是拒绝见乾隆爷,他们也不肯弯下那高贵的膝盖,可如今他们竟然毫不犹豫的跪下了。
这就说明,他们已经急了,而且是非常急,
既然如此他们的议和,我们就可以好好的敲一笔竹杠。”
太上皇道光满意的点了点头,轻轻的拍了拍儿子肩膀,忽然心血来潮的惊喜说道:
“之前,阿玛不是说过吗?
让英国女王嫁给朕为妃,英国变属?耄?芍贡?瘢
看来如今,是时候……堂堂正正的提出这个要求了。”
听着道光没头没脑的,这种天真话语。
皇帝奕纬双手下意识的便轻轻一滑,吓得他,刚捉到的一条鱼便掉在了地上……
满脸不可置信的,望着眼前的道光!
第112章 大清的条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