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9章 造谣?那就成全你[2/2页]

家父道光帝 卖抱小浪君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情况下,许多人的生计都成了问题。虽然他们和当朝皇帝的关系都已经非常疏远了,但考虑到这些人身上毕竟流淌着皇家的血脉,如果完全对其不管不顾,让他们系着黄带子、红带子沦落街头,那丢的还是皇家的脸面。
      于是,皇帝对这些闲散的穷亲戚还是有一项特殊福利,官方称为“养赡银”。
      俗称例银。
      清代规定,凡是闲散宗室(黄带子)男性,十岁开始,每月由宗人府发二两银子,从二十岁开始,每月由宗人府发三两银子,同时每年给米给米四十二斛二斗。
      凡闲散觉罗(红带子)男性,从二十岁开始,每月由宗人府发二两银子,同时每年给米二十一斛二斗。清朝中前期,北京一个五口之家一年的开支大约为三十两银子。所以,这笔钱算是皇帝给这些远房皇亲国戚提供的一项低保,至少能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
      “养赡银”是黄带子、红带子可以享受到的主要实质性特权。至于网上有些文章说黄带子杀人可以逍遥法外,那就完全是胡说八道了。即便是亲王、贝勒明目张胆地杀人,也会受到严厉惩罚,普通的黄带子就更不用说了。
      到了清朝后期,随着国家财政的吃紧,加上宗室成员成倍增长,皇帝已无力继续向这些穷亲戚提供这项特殊福利。因此,每月的“养赡银”就大打折扣了,许多闲散宗室和闲散觉罗的生活很快就陷入了困境。甚至出现了宗室成员“夜出挈篮卖萝卜”的窘况。)
      而眼下的皇帝奕纬,刚刚穿越到大清的时候。
      大清的财政状况已经无法支付,这么数量庞大的八旗子弟旁支。
      所谓的例银,经常会拖欠和无法发放。
      而按照皇帝奕纬的预想。
      即便是眼下的大清财政,国库已经相当丰盈。
      但是皇帝奕纬依旧不打算改变现状。
      依旧装作不知道,还是不会对八旗子弟进行拨款,仍然让八旗子弟的例银处于拖欠状态。
      但是对于那些肯进入八旗学校培训学习的八旗子弟,却采用双俸禄制。
      就相当于一个人拿两份钱。
      并且经过八旗学校培训之后,往往可以分得一个好差事。
      巨大诱惑之下,倒也有不少肯学上进的八旗子弟,投身于八旗学校。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
      但终归有一些懒惯了的黄带子红带子。
      仗着自己祖上大有渊源。
      说什么也不肯配合。
      依旧在街头上喝茶听戏,碰瓷闹事。
      所谓的八旗子弟学校,自然也就看不上眼。
      对于这种人,自然要大力惩罚。
      接下来的几天里,到处是刑部和内务府的差役,到处捉人。
      虽说大牢里人满为患,到处都是喊冤和骂骂咧咧的红带子黄带子。
      但是相应的,整个京城的风气顿时为之一清。
      皇城脚下的大臣和百姓们,也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整个京城的治安风气瞬间好转了许多。
      再也没有那么多烦人和头痛的八旗子弟,四处横行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皇帝奕纬更是亲自降旨,让刑部主持全国性的缉盗严打行动。
      并且为期三年。
      发誓要在这三年里,清除全国上下所有的山贼和匪盗。
      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朗朗乾坤。
      有鉴于秀才举人,上京赶考经常被劫。
      各地的镖师,赴任官员,车夫脚店,都苦于这些各地的山贼匪盗。
      治安大整治严打活动,自然也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此次严打。
      严格地效仿后世方法举行。
      并对各地的地方官定下了硬性要求。
      但凡知而不报的,出工不出力的,拒不配合刑部整治行动的,甚至帮着山贼匪盗隐瞒转移的。
      轻则罢官流放,重则凌迟处死,并且夷灭三族。
      并且此次重任,由林则徐亲自主持举行,并且统管刑部大小官员。
      林则徐是什么人?
      那可是在虎门硝烟行动之中立下了赫赫功勋之人。
      此时的林则徐,已经是名满天下。
      简直堪称百官之楷模,民族之脊梁。
      有了他的亲自出马,事情进展的非常顺利。
      各地的山贼,顿时一股一股的被剿灭的干干净净。。
      那些负隅顽抗的,躲入大山的,直接一把火,放火烧山活活烧死。
      而各地的村霸和路霸(拦路抢劫)。
      如此高压态势之下,是闹得一阵鸡飞狗跳。
      百姓们纷纷开始踊跃举报这些山贼和坏蛋。
      尤其是平日里欺压百姓,十分过分的。
      偷鸡摸狗,敲寡妇门的。
      几乎各地的官兵都齐齐出动。
      将这些盗贼和恶霸清理一空。
      一时间,,人人拍手称快。
      整个大清的治安,瞬间快速的好转起来。
      但这个过程之中。
      各地的兵马民壮大量调动,却也引发了一些不可预料的未知变数。
      那些潜伏在大清国内的日本和朝鲜密探和细作。
      还以为这个庞大的宗主国,准备纠结兵马,攻打自己的母国了。
      慌慌忙忙的便火速发出飞鸽传书。
      以最快的方式通知自己的母国。
      而收到消息的朝鲜国王李?@,也在这个震撼的消息中,陷入了终日惶恐不已。
      整天整个人茶不思饭不想的。
      就连自己宫殿里的一堆一堆女人,也觉得没什么味道了。
      按照情报中显示。
      整个大清各地的兵马都开始频繁的调动起来。
      大清帝国呀,那可是疆域极其辽阔的大清帝国呀。
      一旦全国调动起兵马。
      那兵马怎么说也是好几百万。
      几百万大军,一旦蜂拥杀到了朝鲜汉城城下。
      那将会是怎样的恐怖场景?
      朝鲜国王李?@,想都不敢想。
      几乎是连夜的召集了自己身边的文武大臣。
      近乎哀求一般的询问大臣们的意见。
      毕竟之前,向大清皇帝发出的告状信,非但没有告倒骆秉章这个大魔头。
      反而这封告状信,犹如是泥牛入海一般毫无音信。
      而紧接着。
      整个大清便疯狂的调动全国各地兵马。
      其意图已经是昭然若揭。
      他们,一定是愤怒了。
      一定是要设法吞并自己的国家了。
      可怜自己这个小?耄?锨?昀闯匣坛峡值姆?陶飧鲎谥鞴?
      到头来,依旧得不到宽容和原谅。
      到底……
      自己究竟哪里错了?

第89章 造谣?那就成全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