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想到有这个可能,福建水师提督陈阶平吓得浑身冷汗直冒。
赶忙下令骑兵进行800里加急,火速的通知京城方向。
约摸过了小半天。
关天培的海军大队也开始赶到,看着刚刚经历过战火纷飞的海面,海水一片浑浊。
沿岸的设施和村庄都破坏的乱七八糟。
这才明白自己已经来晚了。
正骂娘之际,只见老搭档陈阶平,快速的乘船迎出。
两人先是一阵客套寒暄。
便开始交换了英军的情况。
福建水师提督陈阶平,一脸痛心的抱拳朝着关天培敬了一礼:
“关大人,末将如果所料不错的话,这些个天杀的英军。
想来已经往北面骚扰沿海而去了。
还望老将军速速作出应对,对他们进行衔尾追杀。
因为接下来倒霉的,极有可能是浙江和直隶方面。
尤其是直隶,一旦要被他们攻破。
那么我大清的皇城,便极有可能暴露在英军的兵锋之下。
还请老将军速速发兵,万万不要给他们喘息之机。”
脸色凝重的望着北面方向,早已没了踪影的英军。
也不知现在已经行驶到了何处。
关天培二话不说,立即调动大部队展开追击。
而此时此刻的天津港。
各种沿海贸易非常的兴隆。
海港到处都是忙着交易的客商和海船。
港口一片祥和和繁荣的样子。
几乎所有人都在为金钱而忙碌着。
一个又一个的港口搬运工,脸上大颗大颗的汗珠滴落在木板地面之上。
但即便如此也没有人抱怨着生活的艰难和不堪。
毕竟要有一口饭吃,谁也不会瞎折腾。
就在他们忙碌之中。
下一刻,忽然一颗炮弹砸在了港口的码头上。
剧烈的爆炸声。
直接将好几个搬运工直接炸上了天空。
码头上的木板,也炸的碎屑到处飞溅。
刚刚还井然有序的港口,转眼间就变得纷乱无比。
爆炸声,尖叫声,哀嚎声,逃命人群的相互呼喊声。
几乎是此起彼伏,相互交杂着。
一下子让人根本就分不清楚彼此。
而港口的不远处。
上百艘战舰,蜂拥的朝着港口,黑压压的以泰山压顶之势快速攻来。
眼尖的一些搬运工,立即开始大声的慌乱尖叫起来。
“快……快……快去禀报码头驻军,有敌人来袭!有敌人来袭……”
凄惨的呼叫声,立即传遍了整个码头。
躲在驻所旁边,正在赌银子的驻军士兵。
也慌乱的扔下手中的色子,各自随意的抓起了一把银子。
慌乱的便开始冲向了驻所。
慌乱中还夹杂着一些争夺银子的吵骂声。
天津港的驻军统领,慌乱的代替了自己的官帽。
花了很久时间才召集了众多士兵。
让麾下士兵摆出了防守阵势,更是花了将近大半个小时。
而此时的英军,早已杀到了跟前。
如狼似虎的,便直接将天津港港口的驻军直接冲散。
整个港口上到处都是尸体。
无数港口驻军,死的死,逃的逃。
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站在船上,用单筒望远镜观看对面状况的义律。
顿时高兴的哈哈大笑。
高兴的对身边伍元华说到道:“哈哈哈,看来越是繁华的地方。
这些清军守军,就越是不成气候。
纪律散乱,战斗力极其低下。
一遇到我们大英帝国的士兵,便立即溃不成军。
若大清国的士兵都这样,我这2万不到的大军海军,想来就足以踏平这个大清了。”
身边的伍元华也不敢多嘴,暗自在心里头摇头直笑。
打了这么久的战。
英军难道还不明白吗?
大清或许有很多这样的草包将军,但不代表各个地方都是这样的。
妄图想通过一两万人就占领大清全国。
那简直是痴心妄想。
看来眼前的英军首领义律,怕是吃亏,吃的还不够多。
在兴奋劲上的义律,也不适合现在就劝。
伍元华很识趣的选择了闭嘴。
眼见情形如此,义律还以为伍元华对自己的意见。并没有任何的异议。
当下便毫不犹豫的拔出腰间的英式长剑。
愤怒的朝着天津港方向一指。
对身边的英国士兵大声喊道:
“我大英国的英勇勇士们,对面的军队如此不堪一击。
我们就不应该停留在现有的功劳上。
让我们大胆的进攻吧,让我们大胆的往前冲吧。
这片土地是如此的富饶和美丽。
也只有咱们的英国的勇士,才配得上享用如此土地。
这里的黄金白银,这里的漂亮女人,这里的丰富资源……
怎么能便宜了这些愚蠢的黄人呢?
让我们勇敢的抬起胸膛,端起手中的长枪。
大胆的往前直冲吧,夺取我们应有的所有一切。”
在这一句句富有感染力的煽动之下。
众多英军纷纷嗷嗷直叫。
待战船抵靠海岸之后。
一窝蜂的冲上了岸。
尤其是那些被征募而来的印渡籍英军。
更是杀得嗷嗷直叫。
一副比谁都兴奋,比谁都勇猛的架势。
常年没有经过战事的港口守军。
本就溃逃了将近一半。
眼下才遭遇到2万英军士兵的攻击,仅仅一个冲锋。
更是出现了彻底的溃败。
一路上尽是清军的尸体。
横七竖八的惨烈躺着。
而剩下的少量逃亡的清军士兵,一窝蜂不约而同地逃向了天津城。
那里有着大量士兵的驻守,相信可以给自己带来庇佑。
天津城怎么说都是城高墙深。
英军大炮再怎么厉害,也斗不过城墙上的新式大炮吧。
英军士兵再怎么威猛,没有大量的攻城器械帮助之下。
远道而来的英军士兵数量再多,怕也只能望城兴叹。
虽说作为进攻的一方,义律倒还算是个有修养的贵族。
一路上严格约束将士,倒也没怎么伤害当地的百姓。
在他看来,打仗是士兵的事情。
无缘无故伤害他国百姓,终究是有些不够绅士的事情。
这样的心态和行为,一路来也没有,百姓们组织起乡勇民壮,对他们企图抵抗。
至于守城的清军吗?
义律是不怎么放在眼里的。
港口的那些驻守清军就是最好的榜样。
只是当他们来到了天津城下。
立即就便否定了之前原有想法。
眼前的这个天津城,城墙之高大,简直出乎他的意料。
该怎么爬上去呢?该怎么攻进去呢?
义律毫无经验。
并且由于顾忌城上的新式大炮。
只能远远的下令大军驻扎下来,并且安排筹粮一事。
第85章 东亚局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