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80章 砥砺锋芒磨日夜,谁堪一试掌中刀?[2/2页]

家父道光帝 卖抱小浪君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仿佛随便一个波浪都能够将这艘大船给吞没进去。
      小儿子看的欢呼雀跃不已。
      骆秉章却赶忙将这个调皮的儿子抱回船舱之中。
      生怕他再到甲板栏杆旁边去溜达。
      一群人好不容易悠悠晃晃的来到了朝鲜。
      登岸过后的骆秉章,见着这朝鲜街上行人也是满脸诧异。
      只见朝鲜的男人们,都穿着右衽白衣,稍微条件好一点的富人们。
      还会戴个高顶圆边的乌纱帽。
      而这个东北小?耄??嗣堑姆?熬腿萌司醯糜行┎豢叭肽苛恕
      粗陋的麻布衫下,上衣齐胸而露。
      明晃晃的裸露着,妇人们的双?o。
      看得骆秉章身边的女眷们都害羞的低下头去。
      不敢去看这难堪的一幕。
      这……
      简直是斯文扫地。
      骆秉章不由微微恼怒起来,这种露胸装,怎么可以堂而皇之的穿在大街之上呢?
      虽说方便哺乳。
      可终究有些伤风败俗和不堪入目。
      也不知道这个国家的统治者们,是怎么想的。
      服装与中原的差异之处,让骆秉章,大开眼界。
      却又不得不忧心忡忡的随便拉住街边一个男子,疑惑问道:
      “你们朝鲜街上的妇人,如此穿着,裸露上身。
      衙门都不管吗?”
      那个朝鲜男子有些好奇的看着眼前骆秉章,梳着鼠尾辫。
      一脸反唇相讥说道:“看你这打扮,应该是西面大清来的吧?
      果然是蛮夷之国,哪比得上我们朝鲜这种正统之国。”
      骆秉章眼神微微黯淡,清人的发饰服装。
      的确相比明代,要更为不雅观一些。
      尤其是那鼠尾辫,长期编织在一起。
      稍稍久一点时间没有清洗,就容易发出恶臭。
      眼见骆秉章有些无言以对,那个朝鲜男子却更加得意了,趾高气扬的得瑟说道:
      “你们清人一直自号宗主之国,依我看呐。
      纯粹是你们自我幻想,自我满足而已。
      就比如说这文字嘛,这所谓的汉字,明明是我们朝鲜民族所创造的。
      你看这明明带个汉字,凡是带汉的,都与我们朝鲜有关。”
      听到这里骆秉章再也忍不住了,冷笑着反唇相讥:
      “真是荒谬,汉者,指我们中原汉族而已。
      与你们朝鲜这种藩邦小国又有何干涉?”
      朝鲜男子不疾不徐,耐心的辩解说道:
      “我可是有铁证的,你看看我们汉江不就带个汉字吗?我们的汉城不也带个汉字吗?
      这样的充足铁证,难道还不足以证明,汉文化都是起源于我们朝鲜吗?”
      骆秉章仰头哈哈大笑,想不到这个朝鲜男子,中原官话说的如此流利。
      口舌之辩也如此的犀利和不要脸。
      便想好好的教训他一番:“要知道你们现在的朝鲜服饰,以及朝鲜国号。
      那都是前朝大明,洪武皇帝朱元璋所赐,历史上都有明文记载。
      你们的汉江和汉城,也是沿袭中原称呼罢了。
      如何算得上是起源于你们?
      真是马不知脸长,徒惹世人耻笑耳……
      你是不是还想说其他东西也是你们的?”
      那朝鲜男子支支吾吾的说道:“当……当然是我们的,孔子是我们的,端午节也是我们的,就比如说泡菜吧,那更是我们朝鲜的国菜,当之无愧的发源地。”
      这番话说的,让骆秉章气急不已:
      “荒唐,孔子故乡来山东曲阜,如何成了你们朝鲜人?
      端午节更是用来祭祀楚国屈原所用,吃粽子和赛龙舟,皆我中原旧俗,与你们朝鲜又有何干涉?
      至于区区泡菜嘛,那不过是穷苦人家为了储存蔬菜过冬,而采用的腌制法。
      这要稍微像样的酒席,我们中原之人都不会把泡菜端出来丢人现眼。
      唯有像你们这种物资匮乏的蕞尔小国,才会把这种上不了台面的东西当做宝。
      一天到晚,说这是你们的那是你们的,也真不知羞,徒惹世人耻笑!”
      那朝鲜男子见辨无可辨,只好灰溜溜的走了。
      只是领着一家老小的骆秉章,却余怒未消。
      心下对这个小国就更有深刻的认知了。
      这纯粹就是一个偷学他国文化技艺。
      而又不知感恩和尊重的小国。
      一天到晚,舍本逐末的去计较一些毫无价值的东西和虚幻。
      对于本国的民生和风气却毫不在乎。
      甚至任由大街小巷的妇人。
      毫不知羞的穿着露胸装。
      简直是斯文扫地,伤风败俗。
      让人不知所谓。
      骆秉章一行人的特殊打扮,顿时也得到了街上人的格外注目。
      很快就有官员和衙役,将这事情禀报给了朝鲜国王李?@。
      而身为一国之君的李?@,立即高度重视。
      赶忙让人把骆秉章一行,请到了青瓦台。
      并且亲自接见。
      ……
      迎恩门外。
      高大的迎恩门牌坊,矗立在官道中央。
      而这座迎恩门,是古代朝鲜王朝的一座牌楼,位于今韩国首尔特别市西大门区岘底洞,寓意为“恭迎皇恩”。
      是朝鲜王朝时期国王亲自迎接中国明朝和清朝使臣的场所。始建于1407年(朝鲜太宗七年),(1895年2月被朝鲜亲日政府拆毁。现址为独立门。)
      而这座门的原先名称,叫做迎诏门,最初的形式相当简略,只是一座规模很小的红门,连匾额都没有,所以到了朝鲜中宗年间,决定进行扩建。
      本来是准备修建成一座三间四柱的中式牌楼,但被否决了;后来在权臣金安老的建议下,将其改修为一间两柱的牌楼,覆盖上青瓦,并于1537年(中宗三十二年)悬挂上“迎诏门”的匾额。
      两年后,即1539年(中宗三十四年),明朝使臣薛廷宠来到朝鲜,他对“迎诏门”的名称发表意见说:“所迎有诏、有敕、有赏赐,而名以‘迎诏,似偏矣!”于是题写“迎恩门”三字,作为该门的新名称。(后来,迎恩门在壬辰倭乱时被毁。)
      重修后明朝使臣朱之蕃于1606年(朝鲜宣祖三十九年)重题“迎恩门”匾额,并落款“钦差正使金陵朱之蕃书”,挂于其上,此后该门沿用了近三百年。
      清代也一直沿用这个称呼和功能。
      眼下的迎恩门下。
      朝鲜国王李台?@,一脸毕恭毕敬的跪在迎恩门下。
      恭恭敬敬的迎接着骆秉章的到来。
      看着这个貌恭而心不服的朝鲜国王。
      骆秉章心中嘿嘿一丝冷笑,喃喃自语的念着:
      砥砺锋芒磨日夜,谁堪一试掌中刀?
      (找不到合适的诗句,就自己写了一句)
      而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朝鲜国王李?@,顿时吓得心惊胆战。
      这个刚刚把日本收拾了一顿的骆秉章,逼的日本割地赔款。
      眼下在自己面前念了这么一句杀气腾腾的诗。
      会不会?
      又打算对朝鲜开始动刀子?
      朝鲜国王李?@有些不敢往下继续想,诚惶诚恐的跪在地上,大气也不敢出一口……

第 80章 砥砺锋芒磨日夜,谁堪一试掌中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