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3章 自闭禅位[1/2页]

家父道光帝 卖抱小浪君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眼见儿子没说话。
      道光皇帝心中苦涩不已,扔掉香烟,一脸苦涩的拉着儿子奕纬的手,诚恳的叹了口气:
      “你知道吗?从你玛法(爷爷)嘉庆皇帝开始,这个国家就不知怎么了?
      宫里头的大内侍卫,就一个个稀松拉垮,常年不习武艺,早已与寻常人无异。
      简直辜负了民间对他们的大内高手称呼。
      这些年来国库有些艰难,官员侍卫们的俸禄的确偶有拖欠。
      可这也不是他们出工不出力的理由。
      当初嘉庆皇帝宫门遇刺,这些个侍卫们。
      竟然一个个呆若木鸡,茫茫然不知该如何反应。
      直到驸马倒下,定亲王出手降服这个厨子。
      众侍卫这才反应过来。
      当初的嘉庆皇帝非常愤怒,更是亲手写了一首诗来讽骂这些个侍卫。
      内外朝臣尽紫袍,何人肯与朕分劳?
      玉杯饮尽千家血,银烛烧残百姓膏。
      天泪落时人泪落,歌声高处哭声高。
      平时慢说君恩重,辜负君恩是尔曹!
      得到了朕这一朝,更是连连出现了文庆联合朝臣欺骗政,穆彰阿更是胆大包天,煽动旗人来闹事,甚至还有户部盗银案,山贼买官案,更出现了洋人叩边一事,诸如此类等等等等……
      此乃大清立国两百余年来,所前所未有的怪象。
      朕临朝多年,早已累了,乏了,倦了……
      而朝中官员,又有几人可信乎?
      朕这个阿玛,这个皇帝,是不是很失败呀?”
      说完自嘲的呵呵一笑。
      太子奕纬站在身边,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嘴巴微微张了张开,可却不知道该怎么安慰这个年老的帝王。
      只得悄然无声的给他,慢慢倒了一杯茶,慢慢递到他面前:
      “阿玛也不需太过伤心,眼下的大清,不也正在朝着好的一方面发展吗?
      只要你我父子齐心,竟然能够让大清实现再次伟大……
      到时候青史必定会重重的书上一笔,说不定呀……咱再来个道光中兴也未必可知。
      眼下的大清版图,已经达到了1,400万平方公里。
      是大清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
      皇阿玛您要有信心嘛!”
      道光皇帝摇了摇头,呵呵一声苦笑:
      “都不重要了,朕早就倦了……
      中兴大清,这种伟大任务,怕是就要交给太子你了。
      上代人不管下代人的事。
      朕现在唯一的任务,就是让你又快又稳的坐上皇位。
      只要能顺利完成权力交接,想来这里也有脸面去见列祖列宗了。
      朕虽然没有给大清留下一个好的家底,一个好的风气,一个强盛的国家。
      但是朕,给大清留下了一个好太子。
      朕也算不虚此生了……”
      这种直白的明言相告。
      顿时便让太子奕纬傻了眼。
      古往今来,多少帝王到死都不可能放下手中权力。
      甚至基本上的帝王,都无法见到自己的太子登基那一刻。
      基本上的帝王,都是在自己彻底咽气凉凉以后。
      才准许储君登基称帝的。
      虽说千古以来,这权力交接出现了无数的变数。
      发生了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宫变夺权事故。
      但这些个品尝了权力诱惑的帝王,无一不是照样紧紧握着手中权力。
      丝毫不肯松懈。
      更不会有任何的明示和暗示,非等到自己死了,才会留下一封遗诏。
      告诉百官由何人登基称帝。
      嘉庆皇帝更是荒唐,在热河行宫暴毙之时。
      不论是正大光明牌匾后,还是嘉庆皇帝的随身衣物中。
      都没有明确发现有任何遗诏。
      险些造成了道光皇帝无法顺利登基。
      而道光皇帝的两个弟弟,也顿时人心浮动,开始在宫里宫外上蹿下跳的。
      这要是一个运作不好,就极有可能发生新一轮的玄武门之变。
      所幸嘉庆皇帝的皇后倒也深明大义,在权衡再三之后,(尤其是听到道光皇帝那边有可能找到了遗诏之时)还是指定了道光皇帝来登基称帝。
      但这位皇后虽说承认道光皇帝称帝,同时也耍了个小心眼。
      在皇后懿旨之中,公然声称,大行皇帝未及明谕,所以才由?F宁称帝登基。
      也就是这么一句话。
      彻底让道光皇帝记恨上了,道光登基以后。
      执政一生之中,也没再给这位皇太后操劳过陵墓一事,他的儿子绵恺,也先被夺去王爵,所有职务一撸到底。
      更是在随后的日子里头,三天两头对他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挑毛病。
      导致这位弟弟绵恺,一生恢复王爵无望,最后郁郁而终。
      ……
      但眼前的这个道光皇帝究竟是哪门子抽风了。
      竟然好端端的明确表示要扶自己上位。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太子奕纬不由瞬间就想起了,侍读杜受田的平日教诲。
      连忙跪在地上,假装哭着说道:
      “皇阿玛春秋鼎盛,儿子还想跟在您身边多学两年,请皇阿玛再也不要提及此言。
      皇阿玛的勤俭谦恭,执政经验,那是孩儿一辈子也学不会的。
      也请皇阿玛给儿子一个孝顺的机会,让儿子做一回孝子。
      方才所言,切勿再提……”
      眼见儿子态度如此坚决。
      道光皇帝欣慰的,抚摸着他的脑袋,笑着说道:
      “你这痴儿!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务,朕能管得了一时,又哪管得了一世?
      这大清江山,早晚要交到你手里。
      朕现在也算是看清了。
      这么些年来,朕饱读的圣贤书,于治国一道,竟然无所助益。
      细细想来真是愧对先祖。
      唯有将这大清江山交到你的手里。
      朕才是最放心的,对大清也是最好的。
      你明早要召开朝会吧?
      不如就借着朝会,问一问群臣的反应!”
      皇帝说归说。
      但自己如何能当真?
      太子奕纬依旧跪在他脚边。
      说什么也不肯接受。
      一边跪着,一边装模作样的抹着眼泪。
      摆出一副很舍不得皇阿玛的样子。
      也不知道扭扭捏捏啼哭了多久。
      竟然也等不到道光皇帝的回话。
      猛的抬起头来。
      太子奕纬却发现,道光皇帝不知何时已经离去。
      而自己却竟然没有发现。
      ……
      抱着极其复杂(激动)沉重的心情,太子奕纬就像是丢了魂儿一样的,漫无目的的在圆明园行走着。
      冷不丁的,便和一个端茶送水的宫女撞了个满怀。
      木盘和茶水洒的满地都是。
      那宫女吓了一跳,连忙跪在地上,称罪不已。
      奕纬定睛一看,却竟然是那个自己的启蒙女官。
      不由得有些乐了,调侃的说道:
      “这不是秀婷吗?,不是让你给本太子端茶送水吗,你这又是给谁送茶水去?
      莫非是换了主子了吗?
      打算改换门庭了?”
      那启蒙女官秀婷吓得连忙摇头跪在地上,赶忙辩解到:
      “太子爷恕罪,皇后和几位娘娘们,以及两位小公主,都在您书房外边徘徊。
      奴婢不敢怠慢,给她们端茶送水去呢!”
      太子奕纬郁闷的,翻了翻眼皮,一时间有些不知其所以然,满脸的诧异:
      “好端端的,他们跑到我书房旁边做什么?”
      启蒙女官秀婷顿了顿,小心翼翼说道:
      “之前书房不是被焚毁了吗?
      如今新建起来的这座书房,全玻璃结构,倒也美轮美奂,而且耗费甚小。(明朝就有玻璃了,称为琉璃)
      这玻璃书房外头,又按照您的要求。
      打造了一座熊猫园子,栽满了小竹子,并且特地从四川蜀地,送了几只大熊猫入京。
   &nbs

第73章 自闭禅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