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0章 吃绝户[2/2页]

家父道光帝 卖抱小浪君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们递来了,在夜市上买的鸡蛋饼。
      看到这个鸡蛋饼。
      道光皇帝顿时便来了气,买顶的时候还被这个小摊贩子,平白无故的挖苦了一顿。
      鸡蛋饼虽然好吃,却也难以压制住道光皇帝的怒火,狼吞虎咽的吃完鸡蛋饼。
      道光皇帝直呼痛快,一脸阴郁的看着那个侍卫:
      “那个鸡蛋饼小贩子呢?将他拘来,给朕锁入大牢,否则难消朕心头之恨。”
      那侍卫一脸茫然的抬起头,看着道光皇帝,又看了看一旁轻轻摇了摇头的太子。
      收到了太子传来的眼神。
      侍卫有些讪讪的苦笑道:
      “回万岁爷的话,那个小摊贩子,大概是意识到了您身份尊贵,深知自己得罪了贵人,已经连夜逃出京城了。”
      说完有些后怕的看了看太子。
      幸好太子提前让人把这个小摊贩赶出京城,否则天晓得,还会遭什么罪过?
      倒是有些佩服太子的先见之明。
      一听的这个小摊贩子已经连夜的逃出京城。
      道光皇帝懊恼的叹了一口气,这世界上的事情还真是巧。
      自己想发难于牢里的文庆,并把他们全家流放到宁古塔。
      可谁知……文庆就已经死在了牢里。
      中原自古有人死债消的传统。
      道光皇帝一时间,再大的气也消了。
      逛夜市的时候,被鸡蛋饼小摊贩子这么一数落。
      本想当场就发难的。
      可夜市里毕竟人多,贸然的暴露自己身份。
      很容易给自己这个皇帝,带来恃强凌弱报复他人的小气形象。
      向来重视名誉的道光,只好选择回酒楼再发作。
      可谁知这个小摊贩子竟然如此机敏。
      提前察觉到自己,得罪的可能是某个达官贵人。
      竟然连夜给逃走了。
      ……
      可恶可恼啊。
      就在道光皇帝垂头丧气之际。
      忽然听到隔壁一个妇人的哭咽声,骤然的响起。
      郁闷的道光皇帝愤然的拍了拍桌子,还让不让人好受了?
      愤怒的朝着身边的侍卫一努嘴:
      “去……看看隔壁何人在这里哭哭啼啼?简直不成体统!”
      不一会儿啊。
      离开的侍卫,便将隔壁的一个妇人给拘了过来。
      这妇人倒也年轻,身边还领着个约摸六七岁大的女娃娃。
      姿色倒是有些让人觉得楚楚可怜。
      刚刚还有些愤怒之中的道光皇帝,顿时一阵心软,温言的问道:
      “好端端的,你在隔壁哭啼做什么?
      吵的他人无法安歇……”
      道光皇帝如此一说。
      那妇人更是伤心,抹了抹眼角边的泪水,幽怨说道:
      “还请这位大人莫怪……
      我母女二人,因家中受难,夫君意外离世……
      我膝下无子。
      便被家族中的父老,没收了田产和房屋。
      赶出了家门。
      可我这女孩子还小,我一妇道人家,无田又无力耕种。
      一时间,落到个无依无靠的地步,只得出来,想法子赚钱谋生!
      所幸出嫁之前,倒也学过一些琴棋书画之类的,勉强能弹唱一二。
      被迫来此酒楼,弹唱为生……
      刚刚隔壁的那位客人,非要我陪他侍寝……
      我虽然沦落至此,但也是卖艺不卖身的。
      客人勉强之下,我这才啼哭……”
      道光皇帝愣了一愣,愤怒的说道:
      “你家中有房屋有田产,只不过是死了丈夫。
      他们(家族父老)怎么能将你赶出家族呢?”
      身边的太子小心的咳嗽了一下,悄悄的提醒道光皇帝说道:
      “阿玛,很多地方上都有这种习俗,俗称吃绝户。
      但凡家里死了男人,妻妾膝下又无男丁的话,
      家族里面的人……
      就会强行收回她们的房屋和田产,将她们赶回娘家或者是强行要求她们改嫁。
      毕竟,要是妇人带着房屋和田地改下了,岂不是让外人得了便宜?
      (古人对房屋和田产的执念,非常之深)
      以免家族中的房产和田地沦落到外人手中。”
      道光皇帝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
      才想起,自古以来还真有这么个传统。
      清朝的时候,(其他朝代也有,但以清朝最盛)就有“吃绝户”的情况发生,死者没有儿子,仍存在于世间的妻女,便会受尽压迫。
      原本来往的亲朋好友,更是会直接将其赶出家门,将那些财产尽可能地划为自己的,但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这大笔的财产也不可能直接留给妻子和女儿,便会摆流水宴,直到将其家底吃空为止,完全不给遗孀留活路。
      (摆酒席吃垮这户人家只是一种相对比较温和的方式。
      有些比较粗暴直接的直接会将这些遗酸和女儿直接赶出家族,并由族人吞没她们的房屋和田产)
      当时封建年代之中,吃不饱穿不暖的人大有人在,他们首先想的不是怎么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想的是怎么能够不费力气的抢夺别人的财产。
      哪怕为官又如何,只要家中没有男丁,那么这家人的财产就是没有人继承,他们想方设法地侵占下来,自己起码能吃几顿饱饭,哪里还会去管什么是非曲直。
      亲戚会亲自驱赶嫁进门的妻子,设计陷害,将她们赶出家门之后,再不管她们的死活。
      古人一直奉承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再次也给了亲戚一个理所应当的由头。
      你都没有做到传宗接代,没有生出儿子来,怎么有脸面继续在家里靠着自己丈夫留下的财产生活。
      封建年代之中,这种陋习太过常见,也正是因为这种阴暗面的存在,生个儿子的事情变得更加的重要。
      娶妻之后,必要生子,只要有了儿子,能够杜绝很多的后患。
      儿子的重要性越发地提高,那么相反未来总是要嫁人的女孩,就显得廉价,重男轻女的错误思想不断加深,由此传承。
      这种事情将清朝时封建思想压迫之下,重男轻女的思想展现得淋漓尽致,只要有一个儿子,那么这种情况就不再发生。
      常听到的母凭子归其实并不只是发生在大户人家,对于普通人家而言,何尝不是如此。
      女儿连继承遗产的资格都没有,还会跟自己的母亲一样,受尽来自亲戚的打压。
      母女二人势单力薄,纵使是有心反抗又能如何呢,毕竟家里的其他亲戚都想方设法地将他们赶出去,处于弱势的人,哪里有什么发言权,更别提反抗。
      这种明目张胆地侵占他人财产的行径,在清朝屡见不鲜,更有无数命运凄惨的女子,因为吃绝户,而孤苦无依,生存艰难。
      而这些失去丈夫的妻子和女儿,往往对这种现象压根无力反抗。
      典型的例子就是:
      清初时,才女柳如是与丈夫钱谦益(著名的降清派)二人琴瑟和鸣,婚后生活十分融洽。
      丈夫作为官员,一家人的吃穿用度起码有保障,即便是丈夫不幸入狱之后,柳如是不离不弃,想方设法为丈夫找寻出路。
      后来丈夫出狱之后,二人的感情更是精进,但是命运对待如此红颜总是苛责。
      钱谦益去世之后,原本对于他们一家人和和气气的村民们,恍然间都像是转性了一般,乡里的族人想方设法的侵占钱谦益的财产。
      柳如是不过是一介弱女子,面对着如此明目张胆的行为十分无奈,最终自己被逼上吊。一代才女的人生,就此画上了句号。
      而这种现象。
      直接就导致了重男轻女现象的直接发生。
      毕竟哪家要是没个男丁,极有可能会面临着乡亲父老,吃绝户的恶念产生。
      甚至可以说是,家里但凡有一个男丁,家里的田产和房屋以及财产才能够得到,妥善的传承和保护。
      既然是整个社会默认的习俗。
      道光皇帝便有些犯了难。
      看到这对楚楚可怜的妇人和女儿,道光皇帝虽说有心相助。
      可一时间却找不到合适的办法。
      不由得把目光投向了自己最为倚重的儿子。
      太子奕纬也顿时感受到了,道光皇帝求助般的眼神。

第70章 吃绝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