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5 章 扶桑大乱[2/2页]

家父道光帝 卖抱小浪君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也的确有这个责任,替他们站出头来主持公道。
      原本自己也不想当面与太子,公然的对峙和逼迫。
      想来这种煽动百姓闹一闹,这样的小打小闹手段。
      他堂堂一国太子,应该不会与自己一般计较吧?
      可谁曾想?
      太子终究还是记恨上了。
      而所谓的拖欠八旗子弟例银。
      如今想来,也是刻意为之。
      怕是想通过这种手段,逼迫这些个好吃懒做的八旗子弟,让他们自觉的去八旗子弟接受培训,好为国出力!
      可他难道不知道吗?
      从简入奢易,从奢入简难。
      这些个野惯了,懒惯了的八旗子弟,就算是刀架在他们脖子上。
      他们也未必愿意去重新学文练武。
      用那句荒唐话怎么说来着?
      现在八旗子弟的苦,早就让入关打天下的那批祖宗们吃完了。
      只是现在,面对太子的咄咄逼人。
      穆彰阿一时间也拿不清楚,太子究竟意欲何为,甚至想拿自己怎么样?
      于是很痛快的,便扑通一声跪在他面前。
      装作一副痛哭的样子:
      “老臣糊涂,老臣本以为想用的这种小娃打闹的手段。
      希望能让太子爷回心转意,能够给这些八旗子弟发放例银。
      如今想来,却是,大错特错……
      老臣无话可说,恭听太子爷发落便是!”
      说完整个人趴在地上,屁股撅得老高。
      看上去诚惶诚恐。
      太子奕纬,拂袖一声冷哼。
      毫不客气的,便让侍卫摘去他的顶戴花翎,扒去他的官服。
      直接便扔入了宗人府大牢。
      眼见这个架势。
      在地上跪的膝盖酸痛的曹振镛,赶忙抬起身子,一脸谄媚的拱了拱手:
      “听得太子爷开解,奴才觉得……
      这东瀛小国,简直好没道理!
      先是恶意的帮助英军,公然对抗我大清朝廷。
      并且对我中土之地,多有觊觎。
      实属大逆不道,狂妄至极!
      想来……历朝历代的恭顺,想必都是假装出来的。
      奴才记得,汉光武帝时期,光武帝还很大方地赐给日本使者一个金印紫绶,金印上面刻着“汉倭奴国王印”五个字。
      而到了隋炀帝时代。
      这倭国的态度就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竟然敢在自家国内自号天皇。
      对中原上国以礼相抗。
      隋朝时的日本最高统治者就敢称帝了,在《隋书》中记载,倭寇使臣在给隋朝国书中这样写道“日出处天子致日落处天子,无恙乎?”
      隋炀帝听了以后非常的生气,却只是下令“蛮夷书有无礼者,勿复以闻。”大意就是,倭寇没礼貌,不要理他们就是了。
      想来正是因为隔着大海,所以无意东征。
      要不然哪能容得他们如此放肆,上蹿下跳?
      所以,太子爷要出面收拾这个倭国,奴才是打心眼里赞成的。
      只不过……
      天下臣民,怕是对这个看法并没有深刻的概念。
      不知太子爷可有什么打算?”
      奕纬呵呵一笑:
      “你放心吧,我已经让龚自珍在大清报社上大肆宣扬。
      向普天之下的臣民,宣布德川家齐的罪状。
      同时,本太子只是说要收拾他们。
      并没有打算大规模的东征。”
      一听太子也并没有打算大规模用兵。
      众多军机大臣,这才松了口气。
      毕竟收拾的办法有很多。
      劳师远征,无疑是最最下策的办法。
      曹振镛一脸讨好的,笑着看着太子奕纬:
      “这个岛国如此恶劣,完全无视我大清的要求。
      若不收拾收拾,置我天朝上国的威严何在?
      可如何收拾,还请太子爷给个章程……
      奴才们,一定绝不推脱!”
      哎哟哎哟。
      这个官场老油条竟然这么懂事。
      一时间,还真让太子奕纬有些刮目相看。
      连忙亲切的握着他的手:
      “有曹相鼎力相助,这事啊……
      他就成了9成了,哈哈哈哈……
      本王想的也没那么复杂,眼下的扶桑。
      这个德川家齐,不是要打算在英军的帮助下,成功的统一各地诸侯吗?
      那咱们也顺便给他添一把火。
      现在我大清的留学生,已经有一部分开始积极的联系各地诸侯。
      教他们怎么对抗德川家齐。
      本王想着吧,禁军之中,不是要淘汰一批火冲抬枪之类的老古董吗?
      让人去联系各地的诸侯。
      咱们给他个友情价。
      英军打算要帮幕府大将军,咱们就帮各地诸侯。
      让这个日本小国。
      闹得越乱越好。
      等双方都打的热火朝天,甚至是奄奄一息了以后。
      就该等到咱们海军水师上场了。
      那个时候收拾起来,岂不是各种轻松加愉快吗?”
      这……
      这不就是让各自的小弟斗法(代理人战争)吗?
      曹振镛不由眼前一亮。
      虽说有些粗俗。
      但效果几乎不用说,却是会出奇的好。
      毕竟这双方身后站着的,分别是大清和英军这两个死对头。
      然后双方各显神通,分别支持自己的心仪势力。
      并且让双方打的不可开交,再也无法调和。
      等到整个岛国,都打的民生疲惫不已,奄奄一息之际。
      随便哪方势力,几乎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够成功吞并。
      这算盘打的无疑是啪啪之响。
      ……
      太子奕纬是雷厉风行的性格。
      确定好既定方针,立即就让人开始照办。
      大清报社,率先大范围的发动舆论宣传。
      历数这个小国的种种罪恶和假仁假义。
      并且,对资助大清死敌英国,这种不可饶恕的行为,更是大书特书。
      一时间,还真惹得民间群情激荡。
      军中请战声音,络绎不绝。
      甚至相关的奏折都,快淹没了太子的书桌。
      而远在东瀛的骆秉章。
      在接收到朝廷海运过来的,淘汰旧武器之后。
      更是想了个绝妙点子。
      他主张认为,扶桑的银子,作为主打的贸易结算方式。
      虽说大量的白银涌入大清。
      但白银,虽说对大清重要。
      可也重要不过铜矿。
      于是,骆秉章向太子上奏折建议。
      希望愿朝廷能够核准,批准自己与各地诸侯的全面谈判。
      谈判交易方式为:各地诸侯允许大清在日本挖矿,尤其是铜矿银矿。
      而相应的。
      大清则会酌情资助各地诸侯,提供相关的武器大炮。
      看到这个回信的太子奕纬,顿时不由一阵哑然。
      这个骆秉章,还真是个妙人。
      真是急自己之所急。
      眼下大清要造枪造炮,最缺的不就是铜矿吗?
      反正禁军淘汰下来的一些旧武器,能够卖钱何乐而不为呢?
      收到来信的太子,毫不犹豫的便批复了骆秉章的要求和申请。
      并加大了两国之间的海上运输。
      为将来的海军东征,做好充分准备。

第65 章 扶桑大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