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眼前的景象。
看的副元帅乌托巴夫,有些愣愣发神。
甚至他隐隐看到了,那个倒霉的副官。
也在一声猛烈的炮弹落下之时,被炸的朝天飞起。
等他重重落下之时。
却已成了一堆烂肉。
偏偏显得那么狰狞而又恐怖。
绝望之中的副元帅乌托巴夫,缓缓拔出自己腰间的弯刀。
仰天一声长叹:
“将士们,是时候为沙皇陛下效死了……”
说完便催动胯下战马。
朝着左宗棠方向冲去。
毕竟整支大军。
负责指挥阵列的旗手,还有那一杆高高的帅旗。
分明就矗立在左宗棠身侧。
想来这就是清军的一个大官了吧。
将他搞死准没错。
怀揣着这个念头,副元帅乌托巴夫勇猛的往前直冲。
只是还没冲几步。
迎面而来冲锋的清军步兵。
毫不犹豫的举着手中的步枪,哒哒哒的开始狂射起来。
骑在马背上的副元帅乌托巴夫,一阵僵直。
不可置信的望到自己肚子,马蜂窝一般的弹孔。
如此强大的威力武器。
乌托巴夫真的很想说一句:
好厉害的枪。
可不知为何,浑身再也没了任何力气。
整个人僵直的从马背上无力落下。
重重的摔在地面上,扬起一阵尘土。
头顶上的一片蓝蓝天空,一阵快速晕眩。
扬起的尘土,缓缓落下,敷到了他脸上。
仿佛像是在诉说着,尘归尘土归土的先进理念。
城内拼死抵抗。
城外快速冲锋。
一里一外,两支清军,正在挤压着这支亡命的沙俄军。
数万人马的快速夹攻之下。
整场战争很快呈现了一边倒的形势。
眼见此战,已不可敌。
已经攻入城中的有些沙俄士兵,立刻不由自主的跪在地上,举手投降。
投降这种事情只要有人带头。
立马就会像瘟疫一般快速传染。
哗啦啦的跪地声,纷纷响起。
看着眼前黑压压,跪了满地的沙俄士兵。
纷纷高举双手做投降状。
左宗棠不由诧异的叹了口气,看了看身边的成都副将:
“还以为这群沙俄士兵有多勇猛呢。
一个冲锋,便开始投降了……
这仗打的,简直毫无挑战性可言!”
与他并肩骑马的成都副将,也是呵呵一笑:
“将军志高远大,自然看不上这种垃圾部队了。
不过以末将来看,敌人越垃圾反而对我们更有利。
我们的士兵个个金贵。
对手垃圾,我们的部下才会伤亡更少,炮火弹药也会消耗的更低。
百姓受到伤害的幅度和力度,也会大大降低。
这对国家都是有好处的。”
左宗棠点了点头,听着这话,不由得对成都副将刮目相看起来。
对于许多将军来说,一心渴望着建功立业,自然希望能碰见个更加有力的对手。
并且战争规模越大越好。
这样功劳才会更大,更卓著,更耀眼。
到了天子跟前。
加官进爵就会更加有底气,更加有分量。
传承子孙后辈的时候,也会更加的让人景仰。
但千古以来。
还真很少有人考虑到百姓和国家的损失。
左宗棠微微叹了口气:
“你去安排一下,把这些投降的沙俄士兵集中安置。
并进行专人看管,,营地和伙食都严格布置。”
……
见到了前来解围救援的左宗棠大军。
尼玛县的百姓们,纷纷向前拥簇着这位大将军。
纷纷想瞻仰一下这位少年大将军的风采。
人群里,一个藏族兵勇,满头白发,怀着苍老而又沙哑的声音。
热烈的握着左宗棠的手,扑通一声便跪倒在地,顿时泪眼婆娑:
“将军来的可真及时啊。
要是再晚来半个时辰,我们尼玛县就要全军覆没了。
将军亲率大军,不远千里前来救援。
简直是恩同再造!
堪为我们尼玛(县)父母啊!
请受老朽一拜!”
用力搀扶着这个老人家的手臂,左宗棠连道不敢。
看着眼前的这个老兵满头白发。
竟然还在坚持为国家守城。
不由一声感叹:
“谁道江山无壮士?有人白发守疆边!”
连忙将他搀扶起来,左宗棠一脸感慨。
被左宗棠扶起后,藏族老农有些憨笑着,指了指左宗棠脖子上,围挡风沙的纱巾:
“我们尼玛线多亏将军千里救援,要不然,怕是要全县都死无葬身之地了。
将军如此大恩,可否将这纱巾赐予老朽。
老朽一定将它奉在我家正堂上。
并给将军立下长生牌位,世世代代,香火祭祀不断。”
左宗棠微微一愣。
全国各个地方的少数民族,受汉族风俗的影响。
都有这种,给清廉父母官立长生牌位,并留下官员私人物品,以做叩拜和纪念的习俗。
(有些清廉的地方官离任之时,当地百姓会把他们的衣服或者鞋子挂在衙门上。以做纪念和推崇。)
对于这种风俗,左宗棠自然是清楚的。
旋即大方的呵呵一笑。
毫不犹豫的便把遮挡风沙的纱巾,一脸和蔼的围在了,这名藏族老兵肩上。
一脸感慨的说:
“你为国家,白发守边,我左宗棠怎么会舍不得区区一张纱巾呢?”
尼玛县的众多百姓。
眼见这老头态度好一点,就能够得到大人的私人纪念品。
一时间纷纷起了心思。
都想着,多多少少要留下这位救苦救难的大将军,一点私人物品作为纪念。
于是便听得众人乱嚷嚷的跪下说道。
“将军,以前的汉人官员,对我们多有欺压。
可现在看来,并非所有汉人官员都如此。
将军对我们尼玛县百姓有救命之恩。
我等不才,愿为将军立下长生牌位。
世代祭祀,香火不绝。
赶请将军留下一只靴子,也让我们藏族百姓有个念想。”
郁闷归郁闷。
左宗棠倒也不好,伤了这些藏民的心。
有些尴尬的脱下了一只官靴。
“将军……我们想……”
左宗棠又郁闷的脱下了一件披风。
……
次日清晨。
成都副将光溜溜的只穿了一条裤衩,围着尼玛县开始晨跑起来。
旁边一个左宗棠,也是一脸郁闷的与他并肩,一路小跑。
成都副将:“左大将军,昨天幸亏我跑得快,要不然,身上这件裤衩,都会被他们扒走了!”
左宗棠一脸羞赧:“别说了,这些藏族乡亲太热情了,我连裤衩都没保住!”
成都副将停下了脚步:“大将军,要不……
末将的让给你吧?”
左宗棠毫不犹豫的摇了摇头:“不用,跑一跑就热乎了!
再说了,没有裤衩,倒也凉快!”
……
这时一名清兵不知从哪找来了披风,围在了左宗棠身上。
一脸担忧的禀报道:
“启禀大将军,那千余沙俄降军,开始闹腾起来了。
说是要让我们分粮食给他们吃!
可……可我们的粮食也不多了!”
闻言。
左宗棠有些皱眉的,看了看身边的成都副将:
“千里行军,余粮不多,此事你怎么看?”
成都副将毫不犹豫的咬了咬牙:
“这还用考虑吗?自然是先保证我们自己人的用度。
至于这些降军嘛,直接宰了就是了。”
微微闪过一些吃惊的神色。
此时的左宗棠多少有些不敢如此胆大妄为:
“杀俘不祥!
更何况这种消息一旦传到了京城,京城的那些个御史言官。
本就对我这种少年将军,骤据高位,多有不满。
若是这些御史,知道了我杀俘一事。
弹劾的奏章,怕是得把我淹死!
不妥,不妥……”
身边的成都副将,却嘿嘿一声冷笑:
“大将军说哪的话?
杀俘的确不祥!
但末将有一个办法,既能宰了这些沙俄降军,又能让朝廷的御史无话可说……”
闻言的左宗棠立即大喜,激动的抓住成都副将的手:
“敢问,计将安出?!”
第58章 谁人白发守疆边?[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