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2章 德川幕府心将动[1/2页]

家父道光帝 卖抱小浪君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离开基隆的海军。
      在关天培等人的率领下。
      立即对溃逃的英军展开了追击。
      义律再一次发挥了壁虎断尾的强大战术。
      抽出了多达几十艘的船队,由几千人的印渡队伍驾驶掌控。
      而义律则率着剩下的2万多人船队,十分仓皇的直奔日本。
      毫无疑问,留下来的这些几千人的印渡船队。
      则负责断后。
      这些个英勇无畏的印渡人,也个个浑然不惧生死。
      一个个的在,船头上放着一尊湿婆神像。
      几千印渡人。
      纷纷极其虔诚的跪在战舰的甲板上。
      脸上非常均匀的,抹上了青绿色的牛粪。
      一个个双手朝天,跪着面朝湿婆神像。
      几千号人,竟然能够不约而同的,念出相同语气声调的经文。
      这些人一边朝着湿婆神像跪拜。
      一边极其熟练的颂唱着经文。
      满脸虔诚的祈求着,湿婆神像能给他们赐以庇佑。
      很快没多久的时候。
      大清海军便和这几千印渡人的船队,迎面遇上了。
      关天培和陈阶平等人,便看到了这么诡异的一幕。
      一个个面面相觑。
      印渡人的面孔和寻常英国人的面孔,有着巨大差异,非常的容易辨认。
      只是陈阶平有些不解,疑惑的问向身边的关天培:
      “关大人,这些印度人一个个的把脸上的的脸抹成青绿色,又拜又唱的,是在干什么?”
      捋了捋下巴的长胡须,关天培呵呵一笑:
      “我听太子爷说过,这是英军中的印渡籍士兵。
      这些个印度人,有着非常深厚的宗教信仰。
      那个地方的人,多是无知之人。
      总觉得拜了湿婆神像,便能够得到神明的护佑。
      打仗之前拜一拜,甚至会有旗开得胜的作用。
      并且认为,将牛粪涂在身上或是用来洗澡。
      可以给自己带来好运,甚至有着刀枪不入,百毒不侵的良效,实在是居家旅行,祈福护身的必备良药。”
      福建水师提督陈阶平,有些郁闷的扶了扶额头,嘴边嘟囔到:
      “果然是未开化的蛮夷,如果拜神明都能够让大军旗开得胜,那还要大炮做什么?
      如果抹牛粪都能够让自己刀枪不入,百毒不侵!
      那还要铠甲和大夫干什么?
      真是荒唐!”
      关天培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毫不犹豫的大手一挥,便让众多炮手准备开炮。
      此时,这两股海上势力相距十几里。
      恰好在清军海军新式大炮的射程里。
      数百门大炮,齐齐轰鸣。
      不一会儿。
      毫无抵抗之力的印渡战舰船队,纷纷在一阵阵哀嚎中,一声声炮火中。
      纷纷炸的沉入海底。
      没有在史册上留下任何一个姓名。(历史上只有中原才有史册记载的习惯,其实朝鲜(韩国)也有,但他们不敢承认自己的憋屈历史)
      仿佛……就像是他们从来没有来过这个世界上一般。
      眼睁睁看着这几千人的印渡船队,纷纷沉入大海。
      作为福建水师提督的陈阶平,立即意识到了另一件刚刚察觉的问题。
      那就是……
      现在交战的几乎全都是印渡兵,且人数只有几千人。
      可是……另外2万多英军去哪了?
      一个不好的念头,齐齐浮现在二人心里……
      如果没猜错的话。
      这些士兵和船队。
      显然是拿来断后的。
      而至于另外2万多英军,早已无影无踪。
      只剩下大海的茫茫无际。
      ……
      “气煞我也!”
      关天培懊恼的拍了拍战舰的栏杆,没有能够全歼英军,他感觉十分的懊恼。
      一旁的福建水师提督陈阶平,宽慰他说道:
      “关大人不必太过在意。
      我们立即下令,在英军回印渡的海路上,设下层层关卡。
      尤其是从印渡到东海,万里征途之上。
      很多地方都可以将他们拦住。
      我就不信,他们还能一辈子不回英国和印渡?”
      关天培重重的点了点头,皱着眉头一脸慎重:
      “关某立即禀报朝廷,让礼部以及鸿胪寺(相当于外交部),发国书给朝鲜和日本。
      让这两个国家,留意英军的动向。
      这英军毕竟有2万多人的大部队,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就消失在大海上。
      更何况,这么多人的部队,补给是个大问题。
      只要用心留意,就一定能够查到些许踪迹和端倪。
      如果他们一旦冒头,咱们海军立刻便给予迎头痛击。甚至争取一举歼灭。”
      ……
      凭借着海风。
      义律2万多人队伍,来到了日本的长崎。
      虽说远在西方。
      但既然选择了开战。
      开战前的基本地理和要素,义律可谓是了如指掌。
      别说大清帝国。
      就连朝鲜和日本。
      这些国家的国内形势也是非常清楚。
      在长崎才一靠岸。
      便立即下令让伍元华去联系德康家族。
      伍元华作为义律的,对华作战总指挥助理。
      身份自然极其重要。
      这次义律特别给他配置了1000人的护卫队。
      护送他前往日本江户。(不是那个特别热的东京)
      路过日本长崎的时候。
      恰巧两支诸侯军,正在引兵交战。
      诸侯和诸侯,怎么也算省级大战了吧。
      要知道这在日本史中,这种规模也是排得上号的。
      可伍元华看的有些发懵。
      毕竟双方加起来还不到1000人。
      这妥妥的村战规模啊。
      偏偏双方都还口气非常的大。
      叫嚣着自己,倾举国之兵,要踏平对方。(诸侯国)
      站在不远处观战的伍元华,差点笑破了肚子。
      这他吗叫什么国呀?
      你们是猴子请来的逗逼吧?
      ……
      双方还没打起来。
      伍元华毫不客气的,便让自己的1000护卫队,直接开枪射翻几个。
      突如其来的强大火力,立即震慑住了两位日本诸侯。
      吓得二人连忙跪在地上,纷纷请求饶恕。
      伍元华呵呵一笑,倒也不为难他们,直接一脸和蔼的将他们虚扶起来:
      “你们二位不要惊慌,好端端的,你们两个大国在这里交战做什么。”
      听得伍元华发问。
      两位诸侯一脸恐慌的微微抬起头,日本久沐唐风,对中原诸多事物非常景仰。
      所以中原的官话,稍微有点脸面的日本大官,还真的能听懂一些。
      便羞愧的说道:
      “好叫大人得知,我们两个诸侯国因地界发生争执。
      一直无能解决,只好以诉诸兵戈了。
      听大人的口音,应该是中土人士。
      不知大人,尊驾何名?
      来此扶桑,意欲何为?
      在大清,是何等官职爵位?”
      伍元华呵呵一笑:
      “大清吏治腐朽,举国混乱不堪,如今我以弃暗投明,为日不落大英帝国效力。
      如今的大英帝国,早已征服了印渡美洲,澳洲以及非洲部分。
      国土和殖民版图达到了3300万平方公里。
      乃是世界公认的第一大国。
      如今我奉大英帝国义律先生的命令,希望能够求见江户将军德川家齐。
      希望二位能够引荐一下。
      我伍元华稍后定有重谢。”
      ……
      两个诸侯面面相觑。
      让地方上的诸侯,去见德川家齐。
      这不是要人老命吗?
      要知道。
      德川家族历代以来,都以挟持日本天皇作为要务。
      此时的日本皇帝只不过是个傀儡,一个样子货。
      地方上的诸侯,大多并不怎么服从德川家族。
      这要让诸侯去见德川家齐。
      岂不是羊入虎口?
      见这两位诸侯,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
      伍元华毫不客气地,便让人将一支支长枪顶在他们脑门上。
      这可是要命的玩意。
      两位诸侯立即惶恐的对视一眼。
      不约而同做出了个明智的决定。
      ……
      在大军将军府里,坐立不安的德川家齐,一脸愤愤的听着儿子的汇报。
      整个幕府的税赋,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各地的诸侯几乎是不听调也不听宣。
      实力强的,甚至还敢直接向他叫板。
      实力弱一些的,也是口头上敷衍答应,私下里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
      这两年的税收,一年比一年惨淡。
      作为幕府的大将军。
      德川家齐已经一而再再而三的,削减了皇帝的宫中用度。
      并且因为这件事,而招来了大量的指责和批评声音。
      但要让这些个诸侯,对自己毕恭毕敬,难度不亚于登天而行。
      究根归底。
      就是因为这些个诸侯,一个个手握兵权。
      有了兵权就有了底气。
      不服自己差遣也是理所应当。
      而自己能够掌控的地盘,简直有限的可怜。。
      地盘少,税赋自然也低的可怜。
      偌大的一个国家,早已捉襟见肘。<

第52章 德川幕府心将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