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4章 剑指中国[2/2页]

家父道光帝 卖抱小浪君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虽说有些不大成器,但和刚成立的捻军部队,也打得有来有回。
      ……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捻军,进入湖南后煽动百姓造反。
      手上除了粮食多。
      兵器什么的,还真没缴获有多少。
      一群流民,又不会自己造。
      基本上遇着官兵就会大规模的溃散。
      压根无法形成太多的抵抗能力。
      ……
      清军合围第3个月后。
      随着关天培和桂明的加入战场。
      整个湖南的战事,呈现了一边倒的局势。
      这些只是为了混饭吃的捻军士兵。
      顿时便被打得昏头转向。
      只见清军,一个个端着一根根木棍。
      噼里啪啦的,不知道放鞭炮还是什么的。
      而己方,只能看到一排又一排的士兵纷纷倒下。
      时不时还会扔几个铁坨子铁疙瘩过来。
      一扔过来,就是炸死一大片。
      紧接着便能听到关天培的一声声大喊:
      “朝廷有令,降者不杀。
      愿归降者,赐米分田,概不追究……
      擒杀捻军首领者,不计过往,立地封侯!”
      一声声呼喊声,传遍了整个战场。
      诸多捻军将领,纷纷感受到了身边人,投来冷冽的目光。
      就像是一个饿久了的人,看见白花花的馒头一般。
      通红的双眼,分明布满了血丝。
      ……
      其中一个将领,冷不丁的,就感到自己一阵头晕目眩,整个天地好像都在快速翻转。
      紧接着,便感觉到自己脑袋脱离了躯体,腾空翻飞。
      一个农民抓起捻军的首领的脑袋,便冲向了官兵。
      一边冲着一边大喊:
      “我杀了他们的大将军踏破天,我要归诚,我要归诚……”
      还没来得及高兴。
      斜刺里忽然杀出了一个捻军首领,骑着一匹快马。
      长长的一杆红缨枪,便直接穿透了这个农民的胸膛。
      这捻军首领,傲然的挺起胸膛,冷眼看了看自己身后的士兵:
      “谁敢投降官兵,就是这个下场!”
      ……
      忽然。
      关天培麾下的,一个普通乡勇冲了出来。
      哇哇直叫,便拿起手上的关刀,远远冲上去,就砍翻了这个捻军首领。
      这个乡勇砍死了捻军首领,嘴中还狂妄的大喊:
      “广西曾天养在此!(1795年生,太平军悍将)
      谁敢不服?”
      ……
      如此神勇。
      众多被捻军裹挟的百姓,毕竟大家只是混口饭吃,哪敢上前?
      ……
      捻军首领一死。
      整个捻军顿时大乱,这些个被捻军裹挟的百姓,纷纷四散而逃,像无头苍蝇一样慌不择路。
      关天培拔刀一指。
      几路大军纷纷倾巢而出。
      毫无悬念的便控制住了战场。
      湖南捻军作乱,就此落下帷幕。
      ……
      消息传到了圆明园。
      太子奕纬顾不得天色已黑。
      兴冲冲的便跑到了道光皇帝床边。
      向他汇报这个喜讯。
      ……
      听到湖南捻军,几个月内便快速平定。
      高兴的鞋子都没穿,便跳下了床。
      激动的握住这一份战报。
      连连高兴的喊了好几声,好好好。
      看了看眼前的儿子,道光皇帝满心欢喜:
      “不错不错,太子近段时间以来,布局得当,指挥有方。
      这大概是我大清平定叛乱最快速的一次了。
      相关将领的论功行赏,出来了吗?”
      ……
      一听这话,太子奕纬不由的黯然低下头去:
      “诸位将军,破敌有功,儿臣都已经让兵部做出了相应的论功行赏。
      唯独这个广西乡勇曾天养,儿臣不赞同封赏!”
      道光郁闷的扶起老花镜,朝着儿子翻了个白眼:
      “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有功为何不能赏呢?
      左右不过是个侯爵罢了,该给就得给。
      你不能学阿玛,这样舍不得,那样舍不得。
      阿玛是以前穷怕了,生怕自己衣食起居铺张浪费了,会给国库带来压力。
      此次湖南捻军作乱。
      朝廷前头不是有言在先吗?
      临阵倒戈者,既往不咎。
      擒杀捻军首领者,立地封侯。
      你是太子,怎能说话不算数?”
      ……
      奕纬有些委屈的看了看道光皇帝。
      总不能直接的告诉他,这个曾天养是未来太平天国的悍将吧?
      只是面对道光皇帝的追问。
      眼下太子奕纬,也只好打落牙齿活血吞。
      希望被清廷封侯的悍将曾天养,有了高官厚禄,应该不至于会造反了吧?
      ……
      见儿子无奈点头答应。
      道光皇帝也一时间猜不透,这个儿子究竟在想什么?
      只好宽慰着他说道:
      “以前,朕见你用人,从来都是不拘一格。
      怎么这一会儿,反而变得有些缩头缩尾?
      这可不是你的风格呀。
      算了算了,也不说你了。
      给皇阿玛讲一讲,湖南眼下怎么样了?
      你让陶澍治理湖南官场,进展如何?”
      ……
      扶着这个糊涂老爸道光皇帝坐下。
      太子奕纬微微弯着腰说道:
      “皇阿玛,陶澍此人,您是知道的。
      是个不可多得的能臣干吏。
      到湖南短短一个月,便协助关天培开绍等人,平定了湖南的捻军作乱。
      紧接着署理湖南大小事务。
      让湖南众多乱民归乡,开垦耕种。
      安置流民,效果斐然。
      ……
      先前贪墨粮草的众多湖南官员,有四成被捻军杀死。
      而陶澍到任后,又有多达三成官员,下狱的下狱,被罢免的被罢免。
      整个湖南的官场习气,已经焕然一新。
      陶澍还向朝廷请旨,请求朝廷多派名医,消除瘟病。
      并且疏浚河道,组织百姓恢复春耕。”
      ……
      道光皇帝听得直点头:“陶澍是个干吏呀,不过湖南一带官员空缺过多。
      朝廷要再委派新官到任,需得好生斟酌。
      品行不端者,万万不可。
      眼下的湖南刚刚平定,万万不可再出什么乱子了。”
      ……
      “是!皇阿玛!”奕纬毕恭毕敬。
      道光皇帝将捷报还给他,语重心长地叹了口气:
      “前几个月的时候,你让广东海商留意英军动向。
      如今半年过去了,英军何在?”
      奕纬从袖子里拿出了一份飞鸽传书,地到了道光皇帝面前:
      “按照前方来报,英国的战船如今已经越过了马六甲海峡。
      现在在越南南海一带。
      如果不出所料的话。
      到下个月的时候,英国的战船……
      就会剑指中国。”
      ……
      道光皇帝听的愤怒不已,一拳狠狠砸在桌子上:
      “区区半个四川大的英国,竟然也敢捋我大清虎须,实在是狂妄。
      我大清建国200年来,还从来没受过这样的挑衅。”
      ……
      说完紧紧的抓住太子的手,激愤的言语,掷地有声:
      “朕如今,虽抱病在床,无法摄理朝政。
      为今之计,只好拜托太子你了。
      太子你可有信心,全权负责抗英一事?
      英国人嚣张如此。
      这一战,不但要打,而且要打赢!
      更要打出咱们中国人的威风!
      打出咱们中国人的志气!
      太子……
      你可有信心?!”
      ……
      太子奕纬,单膝跪地。
      眼眶湿润的望着道光皇帝:
      “皇阿玛尽管放心,
      只要有儿臣在,断然不能让英军得逞。
      这大清1,300万平方公里锦绣河山。
      绝不会在儿臣手里失去一寸!
      中华五千年来的血勇和正气!
      儿臣都会一一让它,展现在世人眼前!
      有我在!中国在!
      ……”

第44章 剑指中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