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0章 钦差大臣[1/2页]

家父道光帝 卖抱小浪君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随着林则徐和邓廷桢的赴京。
      大规模的禁烟行动开始拉开帷幕。
      一时间整个京城的王公贵族,八旗勋贵,陷入了风声鹤唳的境地。
      这些养尊处优了的贵族。
      哪曾见过这种场面?
      立刻便开始十分活跃起来。
      纷纷给自己找门路,找关系。
      甚至有人开始求到了太后处。
      被太后以后宫妇人,不得干政的借口,推脱不见。
      更有甚者,有些贵族准备求助于道光皇帝,谁知道道光皇帝以抱病不朝而拒绝。
      便又转身,求到了太子跟前。
      太子奕纬给出的理由更是奇葩。
      说是昨夜操劳过度,不宜见客。
      ……
      但道光皇帝还多少是有些人情味的。
      尤其是随着前来求情的八旗贵族越来越多。
      便暗示林则徐,黄爵滋等人,是否可以稍微缓一缓?
      直到林则徐。递上了一本奏折。
      起因便是庄亲王奕?、辅国公溥喜等人躲在尼姑庵吸食大烟。
      按照林则徐的奏折上所说。
      京城东郊有一个名叫灵官庙的尼姑庵,主持是广真。
      这个广真一点都不像是佛门中人,她很有生意头脑,将尼姑庵打造成一个高级会所,里面设有妓院、赌场、大烟馆。
      广真经营有方,价格童叟无欺,很快就做出了品牌效应,目标客户便是京城中的达官贵人和纨绔子弟。
      名气大了,自然就会引起注意。
      林则徐也是一针见血的,将灵官庙的内幕报告给道光帝,道光帝马上下旨清查。
      不巧的是,清查的这一天,官兵在灵官庙中当场逮捕了庄亲王奕?、辅国公溥喜、镇国公绵顺,以及一大批官员,六部、内务府涉案人员众多。
      道光得知结果后大怒,下令将庄亲王奕?、辅国公溥喜、镇国公绵顺等人革除宗室爵位,所有涉案官员革职,并拟处死。
      道光认为京师乃天子脚下,首善之区,王公大臣都沾染了吸食鸦片的恶习,那全国的形势还不更糟糕。
      天子一怒之下。
      直接便下令要将这些人处死。
      虽然说这些贵族,在太后的求情之下。
      只是将这些人废为庶民。
      而涉事的汉人官员,就没那么好运了。
      没多久,京城菜市口便排满了待斩的官员。
      ……
      初战告捷。
      邓廷桢,林则徐等人,便立即乘胜追击。
      一时间,整个京城都找不到一家明面上的大烟馆。
      整个京城的风气,顿时为之一清。
      肃清了京城的大烟馆。
      林则徐又是高瞻远瞩的开始提出。
      禁毒须从源头开始查起。
      这个提议,得到了太子和道光皇帝的双双赞同。
      不久,道光帝即下旨严惩各地贩卖鸦片、开设大烟馆者,文武官员军民吸食鸦片者,也一体查办。
      同时。
      敕令黄爵滋,邓廷桢,林则徐为三路钦差大臣。
      由黄爵滋,督办黄河以北的禁烟事务。
      两淮和江南,则由邓廷桢负责督办。
      并特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专查大烟销售源头。
      并携带钦差卫队,直奔广州。
      轰轰烈烈的禁烟行动,席卷了整个中华大地。
      ……
      上书房里的太子奕纬。
      反而显得有些忧心忡忡。
      没人比自己更清楚。
      这禁烟行动背后,将会引来一些什么麻烦?
      眼下的军械厂化工厂已经完成复建。
      枪械和弹药已经正在开始筹备生产。
      只不过虽说枪管质量问题已经勉强解决,但刚刚重建好的枪械厂,产能极其低下。
      毕竟此时有了蒸汽机。
      但钻床镗床和铣床磨床,一来精度低,二来数量少。压根无法满足大量生产需求。
      ……
      更要命的是上书房外也不安生。
      自己的骑射师傅桂明,最近一身伤也好的七七八八。
      成天跪在上书房门外。
      请求领兵围剿,山东剩余捻军。
      若是旁人,直接叉出去扔到宫门口就可以了。
      可这是自己的骑射师父。
      更何况还兼着大内行走的职权。
      ……
      刚开始桂明只是在门口大声嚷嚷。
      直到后来……
      他看见了一个叫做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的人走进了上书房。
      顿时更加激动不已。
      关天培一脸疑惑。
      四五十岁的年纪。
      好不容易爬上这个位置,本以为会在这个位置养老。
      冷不丁的听见太子召见。
      委实有些摸不着头脑。
      进了上书房行礼之后。
      关天培便端坐一旁,太子不开口,自己绝不开口。
      ……
      看着这个面容苍老的老将。
      太子点了点头,让人给他奉上了一盏茶:
      “突然被宣召入京,有没有想过是为什么?”
      如此奇特的开场白,让关天培有些微微吃惊。
      但仔细回想一番,自己这些年来也并没有犯什么大错。
      只好尴尬的摇了摇头:“太子爷请恕臣愚鲁。”
      手指头在桌面上轻轻敲了敲,太子奕纬,仰头望向,雕梁画栋的屋梁。
      似乎在喃喃自语:
      “就在刚刚,朝廷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主持禁烟一事。
      争取将大烟的源头彻底掐断。”
      ……
      一提起大烟。
      关天培整个人便警觉了起来,吃惊的抬头望向太子。
      整个人显得有些哆嗦不安起来,声音有些颤抖:
      “太子爷,微臣自担任广东水师提督以来,广东一带的西洋人。
      也算是接触不少了。
      若要禁烟,当须销毁源头。
      可如此一来,会不会触怒西洋人。
      据微臣所知,这些个西洋人可都是不好相与的。”
      ……
      太子摇了摇头,直截了当的反问:“你怕吗?”
      关天培挺起胸膛:
      “太子爷说的什么话?臣是武将。
      自然以打仗为职责。
      只不过,如果要断绝这些西洋人的利润来源。
      那么我大清与西洋人怕是必有一战。
      臣担心的不过是,广东的兵,怕是难堪一战!”
      ……
      太子奕纬拿起一本奏折,站起来塞了给他:
      “这是户部统计的这些年鸦片贸易情况。
      就以去年为例,因为大烟,大幅度外流的白银已经高达2,700万两。
      而大烟带来的问题,不仅仅是钱那么简单。
      相信你也有所耳闻。
      多少人吸食大烟,家破人亡。
      军中的士兵吸食大烟,早已与病痨鬼无异。
      这样的军伍,又如何堪当大任呢……?
      所以放眼我大清,大烟这种事情,已经到了不进不行的地步了。
      不知关将军所虑为何?”
      ……
      太子话音刚落,只听得关天培扑通一声,便跪在地上痛声哭道:
      “太子爷呀,你怕是不知道吧?
      臣掌管广东水师以来。
      地方上的绿营和水师,早已烂成了千疮百孔。
      别说打仗……
      就是让他们剿匪,都力有不逮。”
      ……
      地方上的绿营军纪败坏,训练不足。
      太子奕纬早有耳闻。
    &

第40章 钦差大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