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7章 林则徐[2/2页]

家父道光帝 卖抱小浪君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眉头一皱。
      整个大清发展到了现在。
      别说是地方上。
      就连京城已经是积弊重重。
      最明显的就是,朝廷六部。
      地方上以及中级官员来到六部,随便办个什么差事,都会要交什么部费,以及各种孝敬。
      如果是各个官员,涉及人事调动以及升迁和上任。
      那么吏部衙门,就会让他们交一大堆的各种孝敬。
      如果不给钱,即便朝廷圣旨,让你去某某地方上任当官。
      你也有可能当不成。
      ……
      太子奕纬一声长叹。
      显然这种官场规则和秘辛。
      早已经是公开化了。
      但作为一国之君的道光皇帝,估计并不知情。
      否则怕是又要气的口吐好几升鲜血。
      ……
      奕纬点了点头,对于黄爵滋的表述,并不疑有他。
      飞快的在一张手谕上写了个命令。
      “你拿着孤的手谕,调林则徐进京。
      吏部那里,孤会特地让人去打招呼。
      禁烟一事,你只管放心去办。
      但凡碰着个什么满汉勋贵,王公大臣,也不必顾忌,一切照章行事。
      孤与万岁爷,就是你最大的后盾,你只管放手去办,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禁烟一事,事关重大。
      我这个做太子的,也会全力配合。
      总之一句话。
      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权给权!”
      ……
      听得如此肯定的答复。
      钦差大臣黄爵滋热泪盈眶。
      激动的跪在地上磕头不已:
      “既然万岁爷和太子爷,如此心志坚定的要禁烟。
      微臣一定奉旨照办,严格执行。
      知遇之恩,唯效死而已!”
      ……
      太子奕纬哑然失笑:
      “看你这话说的,好好办差。
      可不许说什么不吉利的话,我这个太子啊,后面还有更艰巨的任务要交给你。
      你可要千万保重好身子!万万不可出什么差池。”
      ……
      福建。
      尘土高扬的官道上。
      一阵风吹来。
      黄泥路顿时尘土遮天。
      一个须发皆白的衰老老者,步履蹒跚的穿着一身崭新的官袍。
      这是他最崭新的一件官袍了。
      若不是出门见客,亦或是开衙办案。
      寻常时刻,他都不怎么舍得穿。
      在他儿子的搀扶下。
      步履蹒跚的望着一阵飞扬的尘土,愣愣出神。
      一脸虔诚的样子,仿佛在等神明降临一般。
      一旁的儿子显得有些不耐烦。
      “父亲,这里风沙大,要不您先回吧,儿子在这里等他。”
      却见那须发皆白的老者,满脸不悦的甩了甩手:
      “我张师诚来福建巡抚,说好了在这里等林则徐的。
      就是天上下刀子了,我也会在这里等。
      大丈夫,怎么能言而无信呢?”
      一旁的儿子显得有些愤愤不平:“父亲为人高洁。
      儿子自是佩服。
      可林则徐当年只不过是您手底下的一个幕僚,你又何须如此礼遇?”
      福建巡抚张师诚,轻轻的推开他儿子:“你再要说这种不知轻重的话。
      休怪我将你逐出家门。
      林则徐虽然不过是个幕僚,近些年来,官位做的最高也不过是安徽按察使。
      但其人刚正不阿,胸有韬略。
      岂是你能够相提并论的?
      如今京中太子有召,林则徐此番北上,定然能够成就一番大功业。”
      ……
      他儿子有些生气的说道:“可父亲向来不爱干攀附权贵之事。
      莫不是觉得林则徐此番北上,会做大官,就在此巴结吗?
      还特地让儿子,带来了这么几封银子。”
      ……
      听着儿子说如此混账话语。
      福建巡抚张师诚气的,直接抄起手边的拐杖就要去打他。
      只是没了儿子的搀扶。
      年老体衰的他直接一个趔趄便摔倒在地。
      闹归闹,打归打。
      儿子还是很孝顺的,将他连忙扶起。
      只是张师诚依旧余怒未消:
      “为父为官多年,若是一心想着往上爬,该巴结的早就去巴结了。
      何必等到如今,黄土埋肩了,再去干这种龌龊事?”
      张师诚望了望尘土飞扬的官道:
      “如今大清看着繁华,堪称盛世。
      可谁人不知,整个国家上下。
      早已烂透了。
      也唯有等林则徐这样的刚正之士,能够深入京城,才能拨乱反正。
      一举荡清这不正之风。
      为父让你带几封银子来。
      是因为林则徐这个人,只知谋国,而不知谋身。
      从福建到京城。
      这一路山水迢迢,何止千里?
      林则徐此人,虽说已为官多年。
      可他这副臭脾气,既不会向上官谄媚。
      又不会乱伸手到处捞银子。
      这千里赴京之途。
      就他家里那穷的叮当响的样子。
      没了路费,他怕是没法活得到京城。
      就算到京城,他只怕也要穷成一个叫花子。
      他做了为父多年的幕僚,师友一场。
      我送他些银子做路费,也是合情合理。
      总不能……让他一路讨饭讨到京城吧。”
      儿子在一旁哽咽无语,扶着老父亲张师诚扑通一声便跪在了地上,早已泣不成声:
      “可是,父亲……这些钱要是给了他,咱们今年就得吃糠咽菜了,呜呜。”
      听着儿子伤感哭咽。
      福建巡抚张师诚,默然无语。
      静静的望着风沙之中,缓缓走来一个布衣男子。
      只见这男子,正是林则徐。
      风尘仆仆的,脖子周边的领口都磨破了。
      由于长途跋涉,辫子显得松散起来,下巴的胡子显得有些凌乱。
      手边的长子林汝舟,也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16虚岁的年纪,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显得整个人消瘦不已。
      有些彷徨的看着父亲林则徐,轻轻摇了摇他的大手:
      “父亲,巡抚大人在前头等你呢。”
      顺着儿子手指方向。
      林则徐眯了眯眼,在风沙之中。
      看到了一个行将就木,走路踉踉跄跄的老人。
      一阵小跑。
      两人激动的擎臂相扶,眼眶湿润的看着对方。
      多年来亦师亦友。
      竟然能在此,遇见自己当年的东翁。(幕僚对官员的称呼)
      怎能不让林则徐激动万分?
      “东翁呀,怎么好劳您在此等候?”
      福建巡抚张师诚不以为意的摇了摇头,看了看即将昏暗的天边:
      “你父子二人赴京,你家里又刚刚办了丧事,想来必是没什么余钱。
      我与你相交多年,作为一省巡抚。
      手里恰好有些余钱,以此相赠,权当是一些路费吧。”
      面对塞过来的几封银子。
      林则徐连忙推却,口称不敢。
      可为官多年的福建巡抚张师诚,哪里肯答应?
      连推带塞的塞进林则徐手中,故意板着脸:
      “你既然称我一声东翁,我的一片心意,你怎么可以推迟呢?
      况且你此次进京,是要为国家办大事的。
      禁烟一事,利国利民。
      我大清举国上下,饱受大烟毒害。
      正需要一个有大魄力的正直之人,来完成这桩壮举。
      既然万岁爷和太子都选了你,足以证明。
      你是当之无愧。
      此去京城,千里迢迢。
      吃穿住行样样都是要钱的。
      我怎么可以让你一路挨饿受冻?
      父子二人,乞讨到京?”
      说完也不顾林则徐是何心情,趁他愣愣在原地发神之际。
      连忙爬上自己儿子肩膀,忙不迭的在儿子耳边催促:
      “快,快,快,现在回去还赶得了晚饭!”
      林则徐:……
      望着巡抚儿子背着张师诚,父子二人消失在黄土风沙之中。
      林则徐不由眼眶湿润。
      掀起自己的衣摆,重重的,跪在黄土之中。
      郑重的磕头三拜,嘴边也哽咽起来:
      “林则徐得蒙东翁,如此爱护。
      此次禁烟,若无斩获。
      我林则徐,绝不回乡!”
      ……
      ……
      (家里停电,手机快没电了,今日只能奉上5000字章节,无法完成万字更新,在此致歉)

第37章 林则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