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章 这改革,有问题[2/2页]

家父道光帝 卖抱小浪君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这突如其来的一声怒吼。
      直接把率先抛出这个“江山在德不在险,更不在武力”论调的礼部尚书给吓了一跳。
      连忙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请罪不已。
      只是围在身边的文武大臣,还有些茫然不知睿郡王愤怒的原因。
      却见奕纬,愤怒的手指着礼部尚书:
      “你是不是还在好奇?本王为什么冲你发怒?
      本王这就让你知道个明白。
      我来问你,乾隆爷难道是无德之君吗?可他的治下,依然有准格尔叛乱,白莲教起义也是此起彼伏。
      圣祖康熙爷,庙号之中更是带一个圣字,却发生了三藩之乱。
      仁宗嘉庆皇帝,既然能够称得上一个仁字,自然也并非泛泛之辈。
      可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一个杀猪匠,一群天理教徒,竟然能够堂而皇之的打进皇宫大内。
      天理教徒和捻军在各地的起义,也是从来没间断过。
      就说如今的万岁爷吧,他老人家为了减轻国库负担压力。
      这么些年来一直勤恳节约,宵衣旰食的处理国政。
      整个人都消瘦成了什么样?诸位卿家可是有目共睹的。
      可是如今,大清依然江河日下,头疼的捻军起义,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两湖一带的水灾,到现在还没安定下来。
      要是按照你礼部的说法,难道都是他们失德吗?
      简直一派胡言!
      江山在德不在险,那不过是宋代宰相赵普,宽慰宋太宗的话。
      可宋代的结局大家也知道了,失去了烟云十六州的屏障。
      直接导致了两宋,对抗北方游牧民族的时候步履维艰。
      先是有靖康之耻,继而有南宋亡国之祸。
      现在,竟然还敢有人提出这个论调来糊弄本王,简直其心可诛!”
      ……
      这么个大帽扣下来。
      礼部尚书只觉得自己有些嘴贱。
      眼前的这个睿郡王压根不好糊弄,以前糊弄道光皇帝的那一套,在他身上压根就不好使。
      一瞬间,礼部尚书便开始有些慌了起来。
      心中暗自哆嗦着,眼前的这个睿郡王会给他定个什么罪名?
      却见奕纬眯着眼说道:“卿家从一个进士做到了礼部尚书,这么些年来也颇是不易。
      本王绝不是那种刻薄寡恩之人,不过,有错必罚,方能让人知错而改。
      这样吧,这么多产业和工厂,需要大量的土地,本王已经想好了。
      算进去本王封王的赏赐土地,再加上万岁爷,把犯官文庆的山林土地,也一并赏赐于本王。
      挑出其山林地带,尤其是西北边那一些小山坡,用来建设产业和工厂。
      建设规划一事,便拜托礼部了。”
      ……
      见礼部尚书书,连忙千恩万谢。
      ……
      奕纬也不打算深究。
      看来这个愚昧自大的大清朝文武官员,的确需要给他们强行改变和统一一下思想了。
      他忽然就想到了擅长玩笔杆子的龚自珍。
      不如由他来把报社先办起来。
      通过报纸舆论的方式给全国人民大造舆论,然后统一思想。
      这是个很可靠的捷径。
      ……
      看着还有些不怎么服气的文武官员。
      奕纬拍了拍手。
      让人抬出了一副世界地图。
      众多文武,纷纷讶然不已。
      但很多有眼力的人纷纷看出了这是一张地图。
      只见一位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指了指。亚洲的这一大片土地。
      “诸位文武臣工,本王所指的这一片土地便是咱们大清国。
      可以说得上是疆域辽阔了。
      你们看看西北方向的这个角落,这里便是英国,周边的这一块区域就是欧洲。
      别看这个英国面积很小,只有咱们四川一半大。
      但是在英国国力极其强大和先进,周边的这些个欧洲小国,一个个也非同小可。”
      为了能够忽悠这帮子文武大臣,同意自己大力发展军工厂。
      一位决定。有必要学一学某些国家。高度渲染一下英国的威胁论。
      张口就十分夸张的说:
      “先说这英国吧。
      相对于咱大清来说,虽说是个小国。
      可如今的大英帝国控制了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建立了高达34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面积,比方说印度,澳大利亚,以及美洲北部,马来西亚等等)
      当然很多臣工可能会疑惑,大英帝国是如何成长起来的。
      英国崛起的标志性事件发生在1588年,这一年英国打败了老牌帝国西班牙(格瑞福兰海战),从此英国开始慢慢崛起。1763年的时候英国又从法国手里夺取了整个加拿大,从此确立了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
      并且迅速的扩展扩张,吞并了德国殖民地而达到领土面积最大时期,覆盖了地球上四分之一的土地和四分之一的人口。
      成为了世界历史上面积最大、跨度最广的国家。
      因为英国的领土横跨七大洲、四大洋,因此英国人自豪的称呼自己为“日不落帝国”,因为无论是任何时间,太阳都能照到英国的领土。
      这些领土包括:
      印度,新加坡,孟加拉国,巴基斯坦,马尔代夫,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文莱,缅甸,民主也门.
      以及非洲地区的21个殖民地:
      南非,汤加塞舌尔,喀麦隆,莱索托,博茨瓦纳,加纳,莫桑比克,马拉维,坦桑尼亚,津巴布韦,尼日利亚,斯威士兰,赞比亚,塞拉利昂,毛里求斯,纳米比亚,乌干达,肯尼亚,冈比亚.
      当然还有美洲地区8个殖民地:
      加拿大,圭亚那,特利尼达和多巴哥,林纳达,牙买加,格巴哈马,伯利兹,安提瓜和巴布达.
      以及大洋洲地区的14个殖民地:
      澳大利亚,图瓦卢,新西兰,所罗门群岛,瑙鲁,瓦努阿图,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萨摩亚,圣克里斯多福与尼维斯,斐济,巴布亚新几内亚,巴巴多斯,基里巴斯.
      甚至是欧洲地区的3个殖民地:
      爱尔兰,马耳他.,塞浦路斯……
      本王如此说清楚和解释。
      不知各位臣工,有何感想?
      区区一个小小英国。
      从只有咱们半个四川大的土地。
      瞬间扩张成了拥有3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超级大国。
      而如今的英国。
      已经吞并了整个印度和周边。
      并且把触角已经伸到了咱们大清帝国的边缘城镇。
      诸位臣工都是明白人。
      如今我大清帝国,十分风行的大烟膏。
      就是他们英国,企图弱化并摧毁我们大清的有力毒药。
      这种大烟,能让人迅速上瘾,长时间吸食,身体会百病频生,浑身精血快速枯衰。
      直到最后变成一个废人。
      更要命的是,普通人还无法抵制这种毒物的侵蚀和诱惑。
      只能在这其中,不断的沦陷和自甘堕落。
      超高天价的售价,能够让人渐渐倾家荡产。
      而更为可怕的是。
      如今的欧洲以及英国,他们的枪械,比咱们的鸟铳更为先进。
      咱们的羽箭,一般也就能射个50步左右,嫌少有人能射到100步。
      换成欧洲的米来算。
      也就几十米射程。
      至于咱们的鸟铳嘛,普遍在百来米左右的射程。
      可诸位臣工知道不?
      英国以及欧洲的枪械射程已经达到了四五百米。
      也就是一里远。
      如果大英帝国和咱们大清国开战。
      咱们再勇猛的八旗士兵,连对方影子都没看到就被射成了马蜂窝。
      即便是咱们的鸟铳冲上去,和烧火棍没啥区别。
      如今大清上下虽然说,还没感受到这种威胁。
      但古人云,忘战必危。
      身为上位者,必先天下之忧而忧,将可能发生的一切危险和威胁消灭于萌芽之中。
      所以,大力发展枪械厂,已经是势在必行了。”
      ……
      听着睿郡王奕纬的如此详细讲解。
      大殿里上朝的众多臣工,直呼大开眼界。
      随着许多西方英国人,在大清国四处交流和深入。
      他们一直以为英国是个蛮夷之国。
      边塞苦寒之地。
      想不到这个小小的国家,不到四川一半大。
      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纵横天下。
      并且打下了大清帝国全盛时期的两倍疆土。
      成为了真正的日不落帝国。
      一种扑面而来的压迫感和威胁感,顿时充斥在众多文武大臣心中。
      当然也有些奇葩的。
      比如说御史臣德中便直接大声高呼道:
      “王爷,按照这地图所画,北边的那个叫做罗斯帝国的。
      其疆域国土,比我们大清还要广阔。
      如此一个可怕的帝国,横亘在我们北方。
      微臣以为,这更是心头之患呀!”
      ……
      一听这话的奕纬,顿时一拍脑门。
      真不知道这货是啥脑子。
      北方的罗斯帝国,虽然说痴爱国土。
      也占过大清国的便宜。
      但由于罗斯帝国的经营和战略中心在欧洲。
      更何况如今的罗斯帝国内部,也是存在极大的隐患和问题。
      相较而言,对中国(当时的大清对外自称中国)威胁倒并不是很大。
      反而是这个英国以及未来的日本。
      才是中国真正的心腹大患。
      好说歹说,给众多文武大臣分析了一下罗斯帝国的内忧外患,才解除他们心中疑惑。
      终于费了老大鼻子劲,说服了群臣。
      同意开办枪械厂和一众工厂。
      还没喘过气来。
      却又听得那御史陈德中开口说道:
      “如今大清,莫说是地方上的绿营。
      就连京师中的禁军以及八旗子弟,已经多年武备废驰。
      这一点大阿哥的改革条陈里,说是要从八旗子弟中挑出千余优秀子弟。进行特殊训练。
      臣不才,斗胆敢问王爷,王爷从没带过兵,又如何能保证训练得当呢?
      又如何保证能够训练出一支强军?”
      ……
      对这个御史陈德中,有些无可奈何,只能恨得牙痒痒的奕纬,暗地里咬了咬牙,呵呵一笑:
      “这些时日,本王也在琢磨这个事情。
      并且在圆明园外,专门划分了一处训练场。
      感兴趣的大臣可以前去观瞻一二。”
      说完,又和大臣们简单聊了聊,最近发生的一些国事,以及应对策略。
      然后,正准备散朝。
      却听得身边的太监小麻子,过来敲声附耳说道。
      说是道光皇帝有请。
      收到这个消息的奕纬,不由微微一愣。
      看来身边的这个小麻子,定然收了道光皇帝的不少好处或者暗示。
      难怪道光皇帝,消息如此灵通。
      刚一聊完,道光皇帝这边就马上知道了。
      只是不知,这个道光皇帝,天晓得,他会又在自己面前扯什么幺蛾子……
      但接下来的事实。
      却着实的让他破天荒的知道。
      道光皇帝究竟有多扯?
      (那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第24章 这改革,有问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