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四章 聚焦凤阳[1/2页]

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 不吃橙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三日后,应天府。
      早朝。
      朱元璋拖着“尚未恢复”的身子,坐在龙椅前,吩咐着监事,宣百官“入班”。
      礼乐起,鞭鸣响。
      文武百官一并涌入,久违的看见了那伟岸的身影,不禁有些心安。
      这几日的应天府,可谓是闹的人心惶惶。
      “叩见皇上。”
      大臣们纷纷行礼,山呼万岁。
      仅仅是这段时间程序,总共下来约莫需要两炷香的时间,大概便是后世的半个小时。
      结束后,朱元璋也没有多言,扬手招呼着黄门太监。
      来者那马蹄衣袖青丝辫,身后跟随着两护卫,立在左右,黄门太监缓步上前,手里拖着圣旨,毕恭毕敬的朗声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左都御史詹徽,亵读皇权、执法不直、故纵下属,即日罢官免职,流放三万卫。
      起复凌汉,任左都御史,彻查十三道监察御史。
      即日赶到凤阳,肃清监察御史王永年与其间勾结盈私的十七名官员。
      左通政使方文林,欺谩、诬罔,亵渎皇权,贬官三级,罚俸五年。
      任北镇抚使宋忠,兼左通政使一职,肃清通政司风气。”
      “臣宋忠/凌汉,领旨!”
      话音刚落,北镇抚使宋忠,以及才赶到应天府不久的凌汉两人走了出来。
      一时间,朝堂大臣的脸色变得十分精彩。
      精明的倒是反应过来,有些明悟。
      反应慢的,也是眼观鼻,鼻观心,默默不言。
      朱元璋点了点头,面无表情的看着群臣,淡淡喧了一声散朝。
      群臣恭送,礼毕,朱元璋默默撇了眼人群后头的蒋?,一言不发的起身离开。
      汤和之事,朱元璋只字未提,通政使的位置,也是越过了蒋?这指挥使,兼任到了宋忠头上。
      ……
      与此同时,崇明岛,一些过时的消息也传到了此。
      “国公爷,公子来信。”
      “念。”
      “凤阳府有变,恐要再起风波,棋子皆暴露,已悉数抛弃;汤和惹得陛下恼怒,陛下对他怕是丧失了信任,自身难保,可尝试拉拢,蜀王就藩在即,无暇顾及,我等应该有可趁之机,请求加派人手。”
      闻言,那被称国公爷的人微微起身,愣了愣,挥着手道,“去将文亮喊来。”
      待下属走后,微微摸出信件的夹层。
      里头只写着,“父亲要小心一人,名叫宋怿。恐成唯一变数。”
      “宋怿吗?靠着那些宋党余孽,可掀不起什么风浪。”那男子喃喃自语了声。
      良久,门外才传来敲门声。
      “进。”
      只见一穿青衫长袍的男子推门而入,跪身拜安。
      “见过韩,国公。”
      这韩,国公,便是被胡惟庸案牵连,被发配到崇明岛的李善长。
      李善长看着眼前几人,喃喃道:“机会来了,文亮,那个老,独,夫(朱元璋),就不配当皇帝。”
      “汤和这老家伙记仇的很,这番再去找他洽谈,定然会同意的。”
      “至于朱椿,他不生事,便不用去搭理,若他非要找死,那就送他一程。”
      那文亮微微拱手说道:“臣明白了。”
      “退下吧。”
      招呼走下属,李善长身旁却是多了一人。
      他倒不意外,讪笑着说道:“山中先生,来的真巧啊。”
  &nb

第二十四章 聚焦凤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