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22章 后手(一)[2/2页]

汉末圣人 鸣奇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育二人可用。此二人虽然首鼠两端,但却不傻,我军若大军压境,二人绝不会与李、郭二贼殉葬。”
     曹昂听后,忍不住笑道:“公达说得都对,只是我乃当朝大将军,本就有征伐之权,没有天子,亦可讨伐不臣,今天子无诏,我又何必多此一举。”
     荀攸无言以对。
     曹昂让荀攸退下,而荀攸却说道:“若是主公觉得此时不是进入长安的机会,那就一定要让李傕更加疯狂。”
     曹昂有些不解道:“公达这是何意?”
     荀攸道:“只有李傕越疯狂,天子才会越思念大将军,才会招大将军前去救援。也只有李傕越疯狂,大将军的救援才会越发显得弥足珍贵。”
     “如何让李傕疯狂?”
     “三公,九锡,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总有能让李傕疯狂的。”
     曹昂听了,忍不住笑道:“公达之言,甚是有理。”
     荀攸眼看曹昂并没有太多与他交流这些事情的心思,知道曹昂怕是早有了成套的打算,自不再多言,告退而去。
     望着荀攸的背影,曹昂心思百转,豫州世家大族虽然不喜欢这几任大汉天子,可未必想改朝换代,所以他们的态度问题,始终是个紧要之事。
     曹昂的算计没法跟任何人商量,但是荀攸刚才之言却是给了曹昂两个提醒,其一,却是可以让李傕更疯狂。
     若是李傕杀了天子更好,自己倒是省事了。
     于是曹昂回信给曹曦,告诉妹妹自己暂时无法出兵三辅,可以劝天子册封李傕为大司马,以安抚住此人。
     当然此事能不能成功,曹昂并不在意,不过是一步闲棋。至于什么九锡,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之类,确实都是好棋,可于李傕来说隔得太远,时间上也来不及。
     而荀攸给的第二个提醒则比较重要,那就是曹昂在三辅除了张济,还有夏育,这是一枚很有分量的棋子。
     虽然不知道夏育是否会听令,但是却可一用。
     于是曹昂又写了两封信,分别给自己的舅父丁冲和左辅都尉夏育,让他二人渡过黄河,退入河东。
     夏育部是郭泛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夏育一撤,郭泛之势必弱,如此李傕便不会与他和谈,而是穷追猛打。等张济入长安,局势翻转,郭泛再跟李傕死磕,那这一仗就着实是有意思了。
     写完信之后,曹昂让人将速速送入三辅,现在长安的局势,一日数变,曹昂也怕错过一些关键节点。
     很快信送到左冯翊,夏育和丁冲二人看了信皆是有些懵。这个时候,不留在三辅抢天子,反而撤到河东,岂不是犯傻。
     二人当即便想给曹昂回信,劝曹昂来抢夺三辅。
     丁冲这边,曹昂在信的末尾还请求,让他不仅自己撤退,还劝说夏育一同撤走。丁冲顿时意识到,他那个好外甥肯定是在下一盘大棋,因此丁冲再是不理解,还是决定遵从曹昂的安排。
    喜欢。
  

第1122章 后手(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