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十九章 “四两拨千斤”解危局[1/2页]

晋起龙骧 啊梵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王敦蹲守于石头城内,对建康城内的丝毫动静亦是了如指掌。很快,安插在皇城内的细作就送来情报:把朝廷的动向,下一步的打算,细致到了对甘卓、陶侃和司马承的调配都分毫不差地报与王敦。
      王敦在众人不易察觉的察觉的情况下,嘴角轻轻往上提了一下——这个笑容不是出于对敌人蔑视的笑,而是对晋朝国内情况,现下形式的了然于胸……
      是的,除了甘卓和陶侃两人那儿,还屯集着尚且能成气候的兵力外,建康朝廷还能往哪调兵呢?倒是没想到,以刘隗和戴渊为首的内阁首辅居然会安排司马承这样一个“软钉子”置于南昌之侧的湘州,还想派他趁王敦大军攻伐建康之际,去掏了王敦的后方武昌。
      王敦这一方包括钱凤兵在内的核心层在获悉建康朝廷将要三管齐下对付他们时,都慌不可支;倒是王敦安抚大家说:“朝廷此番阵仗,看似凶险,但我们切中要害,寻着方法,自然可以以三两拨千斤之势,转危为安。”
      言闭,王敦速速派人寻来“一个人”,写了“一封信”。
      信是写给广州刺史陶侃的。旧年间王敦与陶侃曾一同剿匪(杜?|),有过些许交情,王敦在信上写道:“豫州刺史祖逖因陛下听信奸臣谗言而被害。敦此次出兵只为‘清君侧,明视听;若得奸人首级,以慰祖逖在天之灵,则敦立刻撤兵。
      敦亦知陶兄受命于朝廷带兵北上建康解围,君令不可抗,只望陶兄多给敦几日,敦绝不踏进建康城半步,只要除去奸人,敦愿于陛下面前领罪,任罚……”
      建康朝廷调遣的圣旨先一步到达广州,大军已动,陶侃是在北上的途中接到王敦的书信的……看着山关重重的北上之路,陶侃心绪凌乱,在不知不觉间,绝非刻意而为之地,整支大军都放慢了行军的速度。
      另一边,王敦寻来的人也急急赶赴了梁州襄阳。此人名叫甘昂,是梁州刺史甘卓的侄子。
      甘卓本就是个优柔寡断之人。上一次王敦邀约他一同起事,攻伐建康,本来满口答应地好好的,怎知在起兵的最后一刻却就变卦了。
      王敦对这样言而无信之人本来就大为恼火,但忌惮他手里的兵权,怕此刻他又为朝廷所用,所以派他的侄子前去做说客,稳住他。
      甘昂一介书生,又不会骑马,乘着马车一路狂奔至梁州襄阳时,感觉全身的骨头都已经快被颠散了,特别是感觉不到就是自己的臀部,仿佛已经不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了。
      甘卓看到甘昂一副狼

第八十九章 “四两拨千斤”解危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