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也正是安康实验室的硬件设施,为安康招揽了不少,国内知名的专家助阵。
这也和安康极高的报酬有关,毕竟科学家也是要吃饭的嘛。
进去之后,吴炳心带着刘胜利径直走到一间办公室,里面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
“薛教授,给您介绍一下,这是我们老板,华兴集团的刘总。”
来之前,吴炳心就向刘胜利介绍了这位是,江南医科大学中药学的教授。
同时也是江南省立医院的专家,在国内都是中药学领域的大拿。
为了请薛教授出山,吴炳心可是三顾茅庐请了好几次,最后还是打着振兴中药的幌子,才把这位大拿给骗了过来。
为此,安康给薛教授提供了十万的年薪和每年不低于二百万的研发经费。
薛教授现在都已经成为安康的排面了,就正是有了薛教授的坐镇,才吸引到了不少相关专业的人才加盟安康。
今天也是刘胜利运气好才能碰见,薛教授每周还要抽出三天的时间,去医院坐诊和大学教学,并不是天天在安康。
面对这种大拿,刘胜利自然不敢怠慢:“薛教授,不好意思,打扰你工作了。”
“呵呵,工作再忙,也得给老板面子嘛,要不就没工作了。”薛教授人倒是挺风趣,丝毫没有被打扰的不快。
“真要是打扰了薛教授的工作,那我可就罪过了,老吴不得埋怨死我。”
刘胜利姿态摆的足够低,毕竟自己的安康在医药行业刚起步,全靠人家给撑面子。
这时吴炳心说出来过来的目的,薛教授接过药方,戴上眼镜,仔细的看了一遍。
“刘总,这药方是从何处获得的?”薛教授问道。
刘胜利说出了,这次桂省之行的经历。
“果然是善行有善果啊,刘总能想到做这种事,实在是令人钦佩。”薛教授感叹道。
刘胜利连忙谦虚了几句,又用希翼的眼神看向薛教授。
“药方没什么问题,配方上的中药材也都和效果有关,如果能通过临床实验,那么就有很大的希望可以上市。”
薛教授说的有些严谨,毕竟一个配方,从立项到上市,这其中要通过重重论证和各种审查。
“薛教授,您觉得药方没有问题的话,达到上市的水平,大概需要多久?”刘胜利问。
薛教授估计了一下:“按现行的标准,最少要两三年吧,长的话五六年都有可能,主要是在有关部门那里慢一些,毕竟每天需要审核的药品太多。”
听到这话,和自己预想的差不多,刘胜利放心下来,薛教授就是制定现行标准的专家组成员,他说的肯定没错。
“老吴,从现在开始,除了正在研究的项目,集中剩下的科研力量,全力攻关这两个药方。”刘胜利说道。
又对薛教授说道:“薛教授,不知道可不可以请你挂个专家组组长的头衔。”
他是想扯薛教授的虎皮,有了薛教授加入,新药一旦研制成功,肯定备受关注。
薛教授一口答应下来:“没问题,我对这两个药方也非常感兴趣,有时间我会去实验室帮忙。”
刘胜利算了一下时间,三五年完全等得起,只要能赶在西地那非研制出来之前上市。
安康将会成为划时代的医药企业,在国际上一鸣惊人!
第 235章 全力攻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