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起了“公私合营”的心思。
想趁安康发展时日尚短,还没有完全成长为参天大树,就把桃子先摘了。
按孙大康所说,第一步就是逼着安康把公司挪到省城,省城再以土地入股的方式,慢慢掌控安康的话语权。
对于安康会不会直接跑到别的地方,他们一点都不担心,因为他们认为,安康的职工和生产设备,刘胜利带不走。
刘胜利如果卖掉厂子走了更好,刚好可以全盘接下。
这些人的思想还停留在旧时候,天真的认为安康最重要的就是工人和生产设备,好像产品生产出来就能卖掉一样。
完全看不到为了产品的销售,刘胜利付出的巨大努力。
刘胜利不禁在心里暗想,怪不得大家都去南方做生意,临安那边是努力的在扶持民营企业。
而这边的企业刚有了一点成绩,就有人按捺不住要摘桃子了,这何止是摘桃子,简直是要连桃树也一起挖了啊。
刘胜利琢磨了一番,既然这样的话,那不如将计就计。
刚好自己已经不准备在这里发展了,拿出一部分股份给政府也无妨。
等自己走的时候,安康就只剩一个空壳了,狠狠的坑这帮人一笔。
早在建厂之初,刘胜利就留了一个心眼,安康现在所有的产品商标和各种研发专利全在刘胜利自己手里。
等自己走了,安康连脑黄金和小天才的名称都不能使用,只能看着闲着的工人和一堆没用的生产线傻眼。
到时候打自己主意的人,等着被上面处理吧。
这样既能得到一笔现金,又能造成一副刘胜利是被逼出东省的场面。
这样就不是刘胜利主动离开,而是被迫离开,离开东省也不会落人话柄,去临安也顺理成章。
想到这里,刘胜利觉得打自己主意的人实在太可爱了,真是给自己解决了大麻烦。
非常注意自己名声的刘胜利,本来还有些担心,突然离开东省,会落下一个无情无义的骂名。
这下好了,唯一的问题都解决了,自己也可以心安理得的去临安发展了,走时还能混个盘缠。
刘胜利拿起电话,打到吴柄心的宿舍。
电话通了之后:“老吴,从明天开始,不再对江平有任何的捐助,那些打招呼的人一个都不用搭理。”
吴柄心没有多说,直接应了下来,白天他就在旁边陪同,知道了新任县长的态度,自然不会留情。
而刘胜利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配合他们出招,做戏也要做全套。
自己要是老老实实的,他们还怎么进行下一步计划。
同时也必须要表现出自己的不满,对于入股也非常抵触,不然太过配合,反而会让他们生疑。
第二天,安康的一切像往日一样。
刘胜利点了一支烟,无声的看着窗外,不禁想到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接下来对方的各种手段就会接踵而至。
刘胜利把自己的心路历程都已经想好了,前期奋起反抗、中期忍气吞声、后期无奈放弃。
这一番操作下来,必将打消对方的所有疑虑,乖乖进入自己的圈套。
第140章 设下圈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