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知道的,无功不受禄啊。”徐总编微笑着说道,但也没有直接拒绝。
刘胜利嘿嘿一笑,说道:“徐总编,这对于我来说,就是我们那的土特产,和花生红枣没什么区别,您说哪有拿花生红枣考验干部的。”
徐总编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把自己送的礼说的这么淳朴的,不由得笑道:“刚才就听晓龙说,刘总是个有意思的人,果不其然,哈哈。”
纪晓波兄弟俩也跟着大笑,刘胜利这个比喻确实清新脱俗。
随后几人坐下来慢慢聊,推杯换盏之下,刘胜利就像一个合格的捧哏一样,全程都在殷勤的捧着徐总编说话。
在刘胜利两辈子的阅历和超前的眼光下,徐总编的话总能被刘胜利恰如其分的接住。
无论是天文地理,经济政治,刘胜利都能说的头头是道,但这次是来求人的,话说的差不多了就点到即止,不会抢徐总编的风头。
最高明的马屁就是拍完别人不觉得是马屁,只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刘胜利深谙此道,直把徐总编拍的差点把刘胜利引为知己。
谈到兴浓处,徐总编不由的说道:“胜利,不知道有没有兴趣来我们报社上班,我保你有个大好前程。”
但刚说完,兀的一拍脑袋,又说道:“哈哈,我差点忘了,胜利是个大老板,怎么可能舍本逐末来这里。”
“徐总编太看得起我了,我这初中毕业的水平,去了只怕会拉低咱们报社的整体文化水平,我可担不起这个罪名。”刘胜利自嘲的开玩笑说。
引得徐总编哈哈大笑,拍着刘胜利肩膀说道:“我们报社大学生的文化水平恐怕都比不得你。”
纪晓龙也在一旁说道:“徐总编,别看胜利学历就是个初中毕业,上次去家里,老爷子对胜利可是赞不绝口,让胜利有空常去的。”
徐总编一听,顿时心里对刘胜利又高看了一眼,能入的了大领导的眼,可不是一般人。
“我就是爱瞎看看书,什么都看,平时也爱写写东西,这次碰见了徐总编,刚好请徐总编这个大家,不妨帮小子批评指正一下。”刘胜利正好借机说道。
徐总编趁着醉意,一挥手说道:“拿来我给你看看。”
刘胜利立马拿出自己提前写好的一篇文章。
这是刘胜利结合自己记忆里,上辈子各种批判某哈哈儿童营养口服液的信息和文章改出来的一篇稿子。
想发表在报纸上,靠着一个直白的调查报告肯定不行,那只是一组组数据而已,需要的是正常的文章。
这篇文章整整花费了李胜利三个晚上的时间,运用了前世各种营销软文的技巧,光标题刘胜利都想了不下五个。
为了篇文章,刘胜利可以说是费尽了脑筋,为了就是把某哈哈一竿子打死。
徐总编接过稿子,戴上眼镜,细细的看了一篇,看完良久才说道:“这种文章需要调查报告来佐证,可不能空口白牙的说啊,不然会引起麻烦。”
第112章 徐总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