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来得到所有监考官喜爱与认可,让荣庆帝颇为惊讶。不过也说明自己眼光好,此子的才华也得到肯定。
荣庆帝朱笔一挥,自己的六元及第的最小状元有了。这也是一桩美谈。对于有才华的臣子,正常的皇帝都会喜爱。
古代科举是分级打怪制,其中殿试是最高一级。可以进入殿试的人,前面已经经过了很多轮考试,到了这一步的人基本已经预定成为了“进士”,只是还需要这场考试以皇帝的名义颁给他们这份“天子门生”殊荣。
三月十七日辰时,皇帝来到文华殿,由读卷官至御前跪读。朗读完毕后,司礼监官接卷放至御案,再由下一个读卷官朗读下一份试卷。
依照顺序,最先读的三份试卷是阁老预先判为一甲的试卷,读毕三卷后,除非皇帝下令继续读卷,否则剩下的读卷官则会把直接让司礼监官依次接卷,全放在御案上,然后各官便会退出文华殿,等候皇帝钦定第一甲第一名,第一甲第二名,第一甲第三名。
钦定完后,阁老领回这些试卷,皇帝也就回宫了。
而阁老则是立马赶回东阁,赶在今天傍晚前填好黄榜,然后交由尚宝司用皇帝宝印钤于榜上,制敕房官随即开写传胪贴子,黄榜授给礼部尚书,传胪贴子授鸿胪寺卿筹备明日一大早的传胪大典。
同时礼部官员也会差人将进士服预先送到每个进士的手中,用于明日的传胪大典上,这些衣服都是事先定制且需要还回礼部的,因此若有不合身的衣服,士子需要自行和他人或来礼部更换,还不能自行裁改。
三月十八日辰时过,朝中文武百官,只要没有特殊情况,一律皆得出席这场三年一度的传胪大典。
己时,文武百官全部入宫准备就绪后,在承天门外等候的进士们才开始入宫,他们的次序排列和殿试时是一样的,而传胪大典的所在地依然是皇极殿。
皇极殿广场前,文武百官按文武职分别站立于丹墀之内两侧,进士也分为两列站于其后。所有人站定,礼乐响起,内阁大学士手捧黄榜置于黄榜案上。等到皇帝到来后,升座,众人行五拜三叩礼,一众官员便入殿开始典礼的下一步。
在殿内,鸿胪寺官开始宣读制诰:“......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随后,读卷官拆卷,唱第一甲第一名姓名,由于进士们都在殿外,殿内的声音也不可能传那么远。
因此,殿内会有鸿胪寺嗓门大的官员重复这句话,而在大殿门口的丹樨上,还有鸿胪寺官员,听到殿内传出的声音后,继续重复这句话,而丹樨下的状元听见后,便会出班上前由鸿胪寺官员引导入殿就拜。
同样的,唱第一甲第二名姓名,鸿胪寺官引榜眼出班。唱第一甲第三名姓名,鸿胪寺官引探花出班。一甲三人姓名,都会传唱三次。
之后还会唱第二甲第一名姓名等若干人,唱第三甲第一名某人若干名,都只唱一次,并且不引出班。其他人的姓名则不会唱。
第254章 不一样的贾宝玉40[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