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随后又陆陆续续来了几波报喜之人,府中都给了喜钱。
一时间贾府门里门外热闹无比,到处是欢声笑语。
“好!好!好!加上小三元,我宝玉已经连中五元,只待最后一员,便是本朝第一位六元及第之人。到时候,我贾府可要水涨船高,风光无限!哈哈哈哈!”此时坐在主位上的贾母,忍俊不禁的大声说道。
“是啊!宝玉侄儿真是逸群之才,以后贾府就靠他提携了。”贾赦笑着说道。这也表示,贾府以后的资源,重点往贾宝玉身上倾斜,为他所用。
“你明白就好。以后啊,宝玉好了,咱们贾府也就稳了!”贾母看着纨绔的大儿子心里还是明理的,高兴的说道。
“慈恩塔下提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贾政高兴的念起大诗人白居易二十七岁一举中第,按捺不住欣喜与骄傲,在长安的大雁塔内题的诗。同榜之人,他是最小的。
而自己的儿子也是如此,甚至年龄上面可以说是前无来者,显得儿子更加优秀有才。
举家上下欣喜若狂,只待最后的殿试结果,大肆庆祝。
......
殿试的时间,按照科举程序规定是三月初一。
殿试是明代科举考试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因为考场设在奉天殿或文华殿而得名。凡是会试中试的贡士均可以参加。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因为是“天子亲策于廷”,所以又称“廷试”。
殿试当天,应试者自黎明入。殿试只考策问,历经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等礼节,然后颁发策题。
殿试很简单,只是考试策问1场,考题一般是先由内阁预先拟定,并在考试的前一天呈递给皇上亲定。
考试的时间一般以1天为限,日落之前交卷。
受卷官把试卷集中起来,送交弥封官;弥封官弥封完毕,送给掌卷官;由掌卷官送交东阁,交读卷官评阅。
读卷官是从进士出身的高级朝官中选拔出来的。殿试评卷时间非常急促,按照朝廷规定,“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发榜”。
实际读卷的时间只有1天,而读卷官的人数又不多,要想在1天之内读完几百份试卷,是很难逐一认真阅读的。
此朝廷规定,凡是参加殿试的人只分等第而不落选。
读卷官的任务是将这些试卷分成3等,以拟定3甲人选,特别要认真挑选出—甲的3份卷子,其他2甲按照读卷官的好恶随便分等,则无关紧要了。
而这时候,考生的字体好坏以及点题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了。成败在此一举。
考试时,当场皇帝会在考生中偶尔走动,现场观看考生的答题。
很多考生心里素质不佳,打翻墨盒,或者把字写错之事时有发生。皇帝已经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只会心下不喜。考生只要换掉笔墨,重新书写便可。
第252章 不一样的贾宝玉38[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