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清拉着君攸,一起在书房欣赏朗国大画家的名作,一副山水画。
“嗯,不错。
画作给人以非常淡雅而宁静的感觉,一言以决,返璞归真。
山体的刻画甚至比黄公望更为疏薄,但同时也足够立体,树木的高度刚好能够连接一河两岸成为画作上下部分的过渡,留亭而去人,使得观画者仿佛能自己代入画中沉思禅境。构图、笔法、意境均至大成。
精彩至极,传世瑰宝。”君攸也是欣赏着眼前的气势磅礴的山水图,赞赏的说道。
此时的山水画已经再也不是单纯的写生了,比如眼前的作品,这么质素的场景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出现的,是画家自己“造”的。
这就是“心中山水”——用常见的元素(山水树石亭)自己搭建一个不是自然肖似自然甚至胜过自然的场景。这其实是极为艰难的一件事情。
嗯,这幅图就是山水画作极简主义的代表作品。画家把一切多余的元素都删减了,只留了一树、一亭、一山、一水,就用了这四样元素做出了经典至极的构图和画作。
君攸自己的琴棋书画,君子六艺等也达到了大师的水平,也更加欣赏这些现代人或者是不懂行的人,其中的魅力。
我们一般人对于绘画的欣赏也就停留于像不像的层次。比如我们往往能够欣赏极度现实主义的绘画,甚至赞叹于画家画的真像啊。
可这,是没有意义的,你画的再像无非就是个人肉照相机,不具有任何深层次的精神意义。作为一个人肉照相机那不是画家,撑死了算个画匠,艺术应该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这是真理。
西方高于生活的体现表现在了野兽派,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立体主义等等,这是非常激烈的体现。
而东方朗国,则是以一种含蓄的方式体现了,只是,一般人看不出来。但无论如何,此时对于山水绘画的评判标准迈出了改变的一步,管你的“像不像”,我们想要的是“好不好”。
“这幅画只能在我这里欣赏几天了,哎,父亲看上了这幅图,身为小辈,只能孝敬送与他了!”郑清双眼无辜的看着君攸。
“嗯,然后呢?”君攸抬头无奈的问道。
“嘻嘻!还是义弟了解我。我上次去义弟书房,欣赏了义弟的大作,惊为天人,非常喜欢那幅‘闲云野鹤图,嘿嘿!”郑清嘿嘿的对着君攸笑着。
“呵呵!我说你那天怎么半天不回家,还要留宿呢。平时都是腻着嫂子,原来是这样啊!呵呵!
真是辛苦你了,怎滴,是看我那幅图篇幅够长,花了好些心思,所以当时不好意思要,现在扮可怜再提是吗?
有区别吗?真是‘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君攸翻了一个白眼说道。
这时,只听门外传来本应在宫中的明兴帝的声音:“什么贼?怎么,是天佑又有新作了?快快拿出来,让寡人一起欣赏一下!”明兴帝今日灵机一动,想调皮一回。
微服私访一回,看看民生,顺便吓吓自己的表弟,这不走到自己表弟家,阻止人通报后,偷听个墙角,没想到有这好事!惊喜呀!下次还来!
第133章 逃荒路上,我带着全家基建49[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