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七十四章 三个阶段[1/2页]

回到大秦做皇帝 青灯说书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从扶苏敢于带着新军以及精锐的蒙家军,深入草原,并将匈奴,大败开始,蒙恬就敏锐的察觉到了扶苏的不同。
      至少在军事思想上,已然与当时的大秦将领有了迥异的区别。
      要知道,在北地的大秦将领可没有一个深入草原作战的能力。
      而扶苏所训练的那三千士卒却完全具备这样的能力,并且能够与蒙家军形成密切的配合。
      这已然证明那三千新军在军事素养上完全不逊色于蒙家军。
      更重要的是战法的改变,堪称是划时代的。从这一仗开始,就意味着以后秦人深入草原,是大有可为之事。
      众人望着面前纸上所写内容,心中皆是流露出敬服之色。这其中,对于时局的分析,堪称是鞭辟入里。
      更重要的是,其中三个时间的划分更是精髓。
      尽管秦军连续大胜了三场,可是这三场,却应当归属于战略防御阶段,秦廷本质上是无法迅速剿灭山东复起的六国反叛势力的。
      而伴随着这些大战的结束,山东各方势力已然清楚的认识到了秦国的实力,而且,山东各地的力量划分已然到达了末尾。
      接下来必然是群雄争霸的局面,而如此局面,就是扶苏所说的战略相持的阶段。
      秦国与山东复起的六国不同,秦国的一举一动都会触碰山东各方势力的神经,是故,秦国的举动需要慎之又慎。
      要谨慎的防备,不可令山东各方势力联合起来,合纵伐秦。
      一旦如此局面,秦国当然有一战之力,可是已然是处于相当被动的局面。
      相反,此时的秦国虽然打胜了,可是,却在扶苏的命令下,让却了一部分土地,却获得了战略上的主动权。
      而在这个阶段,扶苏这篇文稿同样说的清楚,划分了内外两个目标,其外在目标就是令山东叛军内部相争,彼此消耗实力。
      而内在目标则是继续深化变法,从民生,到军制等一系列方面,实现彻底的变革。
      如此一来,秦国实力越来越强,而山东各部分实力越来越弱,那么到了最后,秦国一旦拥有横扫山东各方势力的实力之时,便是秦国出兵之日。
      这就是所谓的“战略反攻”阶段。
      一条条,扶苏文稿中写的详细,通俗易懂。
      韩信皱眉深思,当日与扶苏交流兵法之时的情景再现眼前,他已然知晓了秦国的大致谋划。
      起先,扶苏让他去做一个治粟都尉,韩信心中很是不情愿。
      可这一刻,韩信明白,在现在这个时候,根本无他韩信的用武之地,他韩信要做就要做大将军,大统帅。
      唯有指挥千军万马,方才彰显他韩信的能耐。
      韩信的心中火焰熊熊燃烧,这一刻,他看到了希望。
      他深信扶苏知道他的才能,而观扶苏以往用人,也绝不会放任一个有才能的人才不用。
      那么,只要坚持下去,终归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诸位以为

第四百七十四章 三个阶段[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