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有多大...
      “雒阳乃四朝旧都,自光武帝定都,已历经五朝!
      汝让本相国纵火烧之?此举岂非让某家遗臭万年!”
      这是董卓自招李儒为婿至今,首次不以贤婿相称。若非李儒跟随他多年,屡现奇谋。
      光这番谏言就足以让董卓治他死罪!
      “主公可曾听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将来主公若能兴复汉室,剪除士大夫祸天下之根本。
      万民皆颂主公之德,何惧后人口诛笔伐乎?”
      李儒眼中闪过一丝期盼,这是他内心向往的太平。
      “罢了...若百万百姓归于士族,我等绝无活路。
      这几日我会召集子师等人,商议迁都之事,贤婿退下吧。”
      已年过五旬的董卓,脸上闪过一抹疲态。
      “唉......”
      望着李儒远去的背影若有所思,最终化作一声长叹。
      自遭逢袁家讨伐以来,他的雄心早已被消磨殆尽。有了外戚的身份,却仍然不被士大夫认可。哪怕他多番忍让,换来得却是袁家不断的逼迫。如今他累了...
      他从未想过取代皇权,追求位极人臣便是他一生的目标。自他入京师以来,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充满目的性!
      鞭尸何进、虐杀何家,是为获取董家后裔的效忠;敕封袁氏后辈及其门生,是为获取袁家的友谊;重用王允等人,是为防止西凉派系一家独大。
      无奈自己终究是良家子出身,哪怕他自诩颍川人,哪怕父亲董君雅为他表字仲颖。终究是士大夫眼里的西凉蛮子,众人口诛笔伐的对象。至此,他已厌倦了攻伐天下。他只想做大汉朝的一人之下......
      ...
      陈留高家。
      李存孝此时正与高顺在其家中作客。从那日突围后,众将士饥渴难耐。李存孝只得命萧遥等人,开始向沿途的世家豪族们“借粮”。
      终是撑到了陈留郡内!
      高顺感念李存孝数次出手相助,将众人带到高家附近驻扎,李存孝、吕布等人则被高顺请到家中一叙。
      高家家主高躬亲自接见,此人便是高干的父亲。早年间曾做过蜀郡太守,如今已辞官在家。
      身为世家之主,高躬并未对他们冷眼相待。反倒在粮草肉食上不吝赠与,让将士们得到了充分的补给。
      “李将军!前几日您交代的事,老夫已打探清楚。
      如今陈留郡内,有平丘人毛?,颇有贤名;其余人等皆已出仕。
      至于将军说的勇猛之士,听闻己吾有一壮汉名典韦,相貌魁梧,膂力过人。
      具体本事如何,恐怕还需将军亲自验证。”
      高躬十分客气的拱了拱手,如今高家三子,高柔在家读书;高干投奔了舅舅袁绍;高顺则在朝中入仕。
      正因如此,他才对李存孝等人极为客气。
      有世家帮忙调查,李存孝来到陈留仅数日,便已打听到了此地的基本情况。
      “多谢高公近日款待!我等已叨扰数日,今日便欲离去。还望高公保重!”
      向高躬行了一礼,众人告辞。李存孝打算直奔己吾去寻典韦。
      这几日他们穿过扶沟、圉县、襄邑等县,捣毁粮仓五处,得知消息的刘岱、张邈二人请袁绍发兵,遭到拒绝。联军营内,为此展开激烈讨论......
      ...
      ...

第34章 董卓之殇[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