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李存孝其实心里也没把握,他只知道唐末的时候,造纸的原材料数不甚数,不光是藤皮可用,还有褚皮、桑皮都能造纸。
“兄长!这古藤造纸之术,乃是去年攻下狄道后,在那王国的府上寻到的古籍中有记载。
我觉得可行!不如找辛公一试,此事若成,我飞虎营的军粮问题,便能彻底解决了!”
李儒见他如此坚持,只能无奈地陪着自家弟弟一同来到辛家拜访。
见到辛匡后,双方客气打过招呼,李存孝直奔主题,将此前的想法全盘托出。
辛匡听后,也觉此事可以一试,若是不成也没什么损失。
当即唤下人召来城内的造纸工匠,双方达成共识。
李存孝领着这群工匠回到飞虎营,带着牛二和马三的部曲去砍伐古藤带回营内...
工匠将伐回的古藤浸泡了一夜,再用石灰水煮了几日,最后用清水反复漂洗,粗料便成了。将粗料捣成细泥,最后晾晒成型,整个过程就花了半月!
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藤皮制成的熟纸百幅,长如匹绢,光紧厚白,韧性十足!
将成品带回狄道后,李儒当即取纸一试,落笔之下,字迹竟能在纸上映射出墨光,更难得的是这纸张比之蔡侯纸还薄了好几倍...
“好纸啊!当真是妍妙辉光!”
李儒看着眼前雪白的新纸赞不绝口。
“那兄长再随我跑一趟,我们去找辛公谈谈。”
二人当即出发,将新纸交给辛匡。辛匡尝试书写了一番,欣喜不已。
“甚好!贤侄是想让我辛家,将此物委托商贾贩之?”
“然也!辛公也知我飞虎军每日耗费钱粮无数。
若无生财之道,再过半月便要断粮了。”
李存孝无奈道出实情,辛匡听后微微点头。
“这藤纸价值不菲,若寻商贾合作。
老夫可为你举荐两户大家,此二族都与我辛家交好。
一为河北大族甄氏,族内生意遍布大汉十三州,即便乌桓、鲜卑境内也有涉及;
二为河东卫氏,乃长平侯之后,家族生意主要在司隶、并、凉三州。
贤侄若想将此纸贩于大汉各州,这两族便是最优选择。”
李存孝听到介绍后,将目光望向李儒,希望自家兄长拿个主意...
李儒倒是不急于表态,先是与辛匡定下了分成之事。众人商议之下,最终决定,
李氏兄弟占五成,不参与经营;辛家占两成,只负责造纸生产;商贾占三成,承担原料与运费并代理经营。最终达成合作后,再决定藤纸的定价。
“辛公!既是做生意,李儒之意还是选择甄家更为妥当。
与商贾合作,我等还是在商言商的好。”
众人商议完合作细节,李儒说出了自己的决定。
辛匡自然没有意见,反正都是合作,甄家商路更广,众人所得利益更大。
李存孝则是向辛匡预支了五千石粮食,羊肉、鹿肉数万斤。
在辛匡的联系下,狄道分部的甄家掌柜,将纸张快马加鞭送往中山无极。
家主甄逸收到样品后,一眼便看出了其中的价值,于是带着护卫马不停蹄的赶往狄道...
...
四月中旬,甄逸带人来到辛匡住所登门拜访。辛匡当即召人邀李存孝两兄弟来家中议事。
辛家书房内,众人齐聚。
李存孝打量着辛匡身旁的甄逸,这人倒是生的相貌堂堂,身长七尺有余,天庭饱满,一看便是富贵之相,腰间的香囊也为他增添了几分儒雅之气。
“中山甄逸,见过诸位大人!”
甄逸向李儒等人拜了一礼,众人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自从收到辛公送来的这藤纸,我便从中山老家奔赴而来。
几位愿与我甄家合作,甄逸感激不尽!”
甄逸倒是没有普通商贾的江湖气,说话举止颇有大族风范。
“甄家主客气了!甄家的生意遍布大汉十三州。
若想发挥出这藤纸的最大价值,我等还需鼎力合作。”
李儒也没有摆什么架子,这甄家如今虽是商贾,却也在西园买了个无极令,算是同属朝中为官。
李存孝几乎是一言未发,这等利益分配之事他并不感兴趣。
待众人计划完成后,他便与李儒告退。若是这藤纸真能产生巨大的价值,有着足够的钱粮分到手中,打造一支“玄甲骑兵”也不是不可能。
等三个月后的比武结束后,他打算将这支飞虎军按上一世沙陀骑兵的训练方式,为他们改革。
他需要的,是一支能随他陷阵冲锋的精骑!甲胄便成了重中之重...
...
...
第25章 造纸养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