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孝作为穿越者,在他看来,朝中最大的矛盾应该是士族、外戚和宦官的矛盾,这件事之前,他一直把皇甫嵩归到士族阵营中…
“此事说来话长,董公如今背后靠着的是袁家,你可知道?”
见李存孝点头,李儒继续解释。
“凉州三明虽出生世家,却并未被袁太傅为首的士大夫所接纳。
在他们眼里,凉州三明只是一群边官武人罢了。
他们扶持董公,便是让其在外养兵,再为士大夫所用!
如今雒阳城内,士族受党锢之祸的影响,不断被宦官和当今天子打压。
若不发展爪牙,以壮其身,怎能自保?
所以早在十年前,袁隗便征辟了董公。
原因有二。
一是董公自幼出生颍川,其父董君雅曾任颍川县尉十余年,晚年才被调回西凉,属袁氏爪牙。
二是董公虽崛起于西凉,却并不属凉州三明阵营。
在袁隗看来,董公和其父并无区别,都可做爪牙人选,还能为士大夫募兵,何乐而不为?
皇甫嵩所图,乃建功立业以提高武人地位。
而士族则希望大汉战乱四起,如此才可发展自身势力。
在这帮人眼里,宦官残缺、武人粗鄙、外戚愚蠢,只有士大夫才配治国!
现在你可明白?董公不但要落井下石,以表忠心。还要趁着羌乱,不断壮大我西凉军势力!”
李存孝很想看看自家兄长的脑子里装了些什么,为何这些权谋诡计他能看得如此透彻?
不过这番分析,属实精彩。佩服的鼓了鼓掌,
“兄长!如今我西凉军愈发壮大,这些士族对董公就那么放心?”
“这便是董公的聪明之处,也是安弟你目前最缺的一物。
——藏拙!
董公不仅对袁隗言听计从,遭其敲打时,甚至主动提出,愿将其弟董?F送到雒阳为官!
袁隗赞他为忠义之士!
你需记住,只有隐忍,以待天时,方可一飞冲天!”
李存孝仿佛捕捉到了什么,仔细咀嚼李儒的这番话,思路愈发通透。
“兄长一席话,愚弟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
他彻底明白了,要想积蓄力量,藏拙是必须要学会的。
“如此甚好!还有一事你需谨记。
马腾乃降将,若想彻底收服,还需掌其命门。”
“兄长放心!我早已命他将妻子接来狄道。
过几日便去他家中拜访。”
李儒见自家弟弟早已安排妥当,不再多言。
正待离去时又折了回来,笑着冲李存孝调侃道,
“听父亲说,你看上了王家一女子。此女相貌如何?”
李存孝老脸一红,还是老实交代了。
“不瞒兄长,异儿有沉鱼落雁之姿,小弟我第一眼就被她迷住了……
更难得的是,首阳一战便是异儿用计扭转战局,导致王国兵败。当真是才貌双全!”
说着,脑海中不禁浮现出王异那绝色异彩的身姿……
“有趣!能让安弟如此念念不忘,为兄也想见见这位弟妹了。”
李儒摸了摸下颚的胡须,轻声笑道。
…
待李儒告辞后,李存孝来到了校场。
看到将士们正在打熬气力,一个个不断地举起手中百斤重的巨石,李存孝走到最前列,给弟兄们打气。
“弟兄们,好样的!
谁能举两块,今晚我带他吃羊肉!”
这种气力训练,正常要求是每个人将巨石举够一百次。同时举两块可不容易,即便牛二等老兵,也得累够呛……
“将军!末将斗胆一试!”
此时一道自信的声音响起,循声望去第一个站出来的,居然是马三。
这个曾经的亲卫队长,凭借其胆大心细的表现,成为了飞虎军中曲军侯之一,独领五百将士。
“好!马三你可别让本将军失望。”
看到马三主动请缨,李存孝欣慰地将他带到队伍前列。
“三哥加油,弟兄们相信你!”
手下的兄弟们都为马三加油呐喊。在众人的注视下,马三不负众望,完成了目标!
接下来也有不少人尝试,倒也出了几人挑战成功。就在众人即将散去时,有一个原飞熊军的将士一句话叫住了众人,当然他也是挑战成功的几人之一。
“将军!小的斗胆一问。不知您能举起多重的石块?”
这些人都是随李存孝大小战役打过来的,自然没有新兵的畏惧。
“我?不知道。
军中最重的那块石头是我现在天天举的,重一千三百斤。”
李存孝指了指原处的那块巨石,带着挑战成功的几人回到军帐中吃肉去了...
余下众人纷纷感叹,这哪是人力所为?军中多有力大之人,可一千三百斤的重量,他们只能望尘莫及。看着远去的身影,他们默默的举起巨石继续训练,希望下次吃肉能赶上...
第24章 藏拙之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