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一人独斗数百贼寇,好大的威风!你若有个好歹,让你娘怎么活?”
听到父亲的责骂,李存孝低头不语。李赫平时为人谦和,极少发怒。今日能当着王璨的面出口教训次子,可见其心中的愤怒...
“父亲息怒!孩儿自幼习武,一生之志全在沙场建功!
莫说是屈屈数百贼寇,便是万军中,孩儿也能轻取敌将首级!
待孩儿有朝一日,掌兵为将。定会将所学之兵法,扬名于沙场之上!”
听到李存孝的回答,李赫默然不语,他知道自家次子的本事。但为人父母者,见子嗣涉险,又有谁能稳坐家中?
“好!此事就此作罢!
但今后若遇此等险境,多想想你娘!
你若有个三长两短,她岂能不以泪洗面?”
想到母亲的眼泪,李存孝气势瞬间弱了大半,只得点头称是...
“当真是虎父无犬子!素来听闻显忠兄长子儒,有留侯之才!
不曾想,家中次子也有昔日冠军侯之风!
一门双雄,王某羡慕至极!”
听到王璨的夸赞,李赫转怒为喜,连连自谦。李存孝见王璨解围,连声道谢。
一番寒暄后,王璨命下人送来酒菜。李存孝只得作陪,又是两个时辰后,才跟随李赫回到家中。只可惜,无缘相见那诵读的女子,李存孝深感遗憾...
“今日之事怕是包不住了,快去给你娘解释清楚。”
李赫指示次子去向赵氏请罪,李存孝赶忙点头称是。回到内院,将今日之事悉数告知兄长和母亲,李儒倒无甚多表示,他深知安弟的本事,只是令其一切小心。
李母出生扶风赵家,也非常人可比。可一想到儿子一人独斗数百贼寇的画面,眼泪便哗哗的淌了出来。两兄弟一脸难色,每当这时候,便是嫂嫂董欣前来救场。
“娘!安弟的本事大家都知道,怎会被贼寇所伤?
我父亲当初,束发之年从颍川回归西凉,一人独斗数百胡羌。
作为武将,这些都是必经之事,娘亲莫再哭了。”
董欣在一旁轻声劝解,李存孝偷偷竖起了大拇指,这个嫂嫂在历史上声明不显。却让李存孝佩服不已,每当李母哭闹时,总能被嫂嫂轻易化解,当真是一物降一物!
见到李母停止了啜泣,李存孝连忙磕头认错。李儒也在一旁轻言安慰,见到长子在身前保证,李母终是放下心来...
“安弟,此事做的不错!有今日之名声,相信不久后便能传至董公之耳!
如此,倒也省了为兄的引荐,相信有此番功劳傍身,董公定不会亏待于你!”
安慰完母亲,两兄弟来到里屋商议起来。
“兄长!如今连首阳都有贼寇流窜,这凉州之地怕是祸事将起了...”
“安弟所言极是,如今朝廷赋税不断提高。
我西凉苦寒之地,光生存便已不易。此等情况,那些胡羌又怎能安分?
我料其不出一年,必反!”
李儒点头称是,这些事他早有考量。过几日去太守府见董卓,便会建议其分兵治理西凉之地,以防羌乱!
李存孝知道历史上羌族有过不少次叛乱,最出名的当属韩遂和边章之乱,只可惜上一世的他并未熟读史书,更不知道具体是何年爆发,但自家兄长光凭流寇之事便能断言一年内羌族必乱,如此才智令他敬佩不已...
接下来的日子,李存孝每日仍是勤学苦练,并未受平寇之事的影响。而得知此事的世家大族们,纷纷前来李家拜访。都知道李儒在西凉的分量,此前苦无理由结交,如今趁着李存孝平寇之事,李家门前,往来宾客络绎不绝。
李赫也趁着此次机会,结交了不少首阳士族,其中有不少想与李家联姻之人,都在李儒的劝说下推辞了。
作为寒门出生的李儒,对此事甚为敏感,如今大局未定,怎可贸然联姻?
李家近日来,跑的最勤的要数王家嫡子——王琳了,自从上次李存孝应允后,王琳几乎每日都会跑来学习骑射,君子六艺,包含礼、乐、射、御、书、数。其他的王琳倒还可以,唯独射艺极差!
在李存孝的言传身教下,这些日子王琳倒是黑了不少。不过射术确实进步不少,至少如今三十步内,他可以做到十中七。比起刚来时的三十步内悉数脱靶,已是进步神速了!
而每日观摩李存孝的训练,也成了王琳最大的享受。一个时辰徒步来回三趟首阳山、两步跃上首阳城墙、力举千斤礅。这任何一项都令王琳感慨“此非人力所能及也!”
王琳曾邀请过王家最强的护卫,来此观摩。技痒之下,命令护卫也试试跑一趟首阳山。结果两个时辰后,护卫才刚刚抵达山顶,人更是累的大口喘气...
自此以后,王琳便再也不作任何有关李存孝训练的尝试,老老实实的练箭。
时间一天天过着,李存孝也知道自己离入伍的日子越来越近了,缺的就是一个董卓召见的机会......
...
...
第2章 李氏双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