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有人欢喜有人愁[2/2页]

蒲苇韧如丝 琴音绝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唐衍叹了口气,“这事在我这算是翻篇了,我也绝对会遵守承诺的。”
      “所以你与秦宜姑娘现在也算是两情相悦吧?”
      唐衍似乎对感情的事一直坦坦荡荡,“我喜欢秦姑娘,她还在考虑当中。”
      “听到你这句话我也就放心了,希望以后的官场上,我们不会是敌人。”
      “恐怕我们这辈子都不会做朋友,虽然你是我的恩人,我喜欢的姑娘都喜欢过你。”
      卢彦初也难表达这是一种什么孽缘。
      “那唐大人想如何?”
      “桥归桥,路归路,咱俩互不干涉。”
      “一言为定!”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俩人就此告别,一人放下两个铜板同时离去。
      戚沅在书院的日子越来越勤奋,顾之在家里健健康康白白胖胖的,每天来书院之前都会看一眼,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找他。
      只要看到心心念念的小脸蛋,多糟糕的心情都会变好的。
      七夕那天,唐衍向秦家提亲了,这事也算是传遍京都城的大事。
      以前对秦宜吹捧的女子此刻也为她感到幸福,而那些被拒绝过的女子,则不甘的骂她是个没人要的破鞋,一个和离过的女子,竟然配得上大才子?
      世人都弄不明白现在的年轻人都是什么眼光,怎么一个个有才又好看的儿郎,净选一些乌七八糟的人?
      这些流言都是她在街上听到的,当初秦宜被彦初拒绝而选择自己的时候,她们也骂自己。现在呢,秦宜终于幸福了,她们却骂了曾经维护过的人。
      这些人就是这样,好事发生在别人身上就会嫉妒,总要找个什么借口去抹黑。
      戚沅自然收到了唐家的请柬,日期定在腊月初八。后来秦宜又去了书院,准备参加明年的童生试。不光是她,还有像窦鸢和曹?菲等人也会去。
      看着这片天空,戚沅连空气都觉得清新许多。
      大雪那日,卢彦初接戚沅下学,道路上已经积满了厚厚的积雪,他是步行而来。
      戚沅睁大眼睛看着等在书院门口的他,拿着伞站在柱子那,引人注目。
      戚沅一出门他就拿伞遮过来了,“阿沅,下学了。”
      “我又不是小孩子了,不用接了,而且咱们都成婚这么久了,会让人笑话的吧?”
      卢彦初摇摇头,“只要你在书院一天我就来接你,下着雪,一个人很冷吧?”说罢,又将身上的大氅给她披上。
      一只手撑着伞,一只手握着她。若不是赶不上她下学的时间,就回去拿个手炉了。
      戚沅心中的暖暖的,对他的坚持不开心是假的。
      “阿沅,今天宫笙怀来找我了。”
      戚沅有种不好的预感,“他找你何事?”
      “问你当初是不是骗他的,不然怎么可能与我成婚就能怀上?这是京都城人尽皆知的事。”
      戚沅慌张答:“那你是怎么说的?”
      “我说她只是换个方式拒绝你,为了不让你那么难堪,阿沅一直都很善良,不愿像你一样上门提亲的公子被拒遭人诟病,所以才自毁名节永绝后患。就连我自己也是她怀上之后才知道的。”
      戚沅叹了口气,“你还是说实话了啊。”
      “他也没生气,就是想弄清楚。”
      “我以为他会发脾气。”戚沅有些后怕,如果宫家想对她们不利,也会让人防不胜防。
      “放心吧,他已经改头换面了,不像以前那般纨绔。即使生气了,也还有我护着你,不怕他。”
      有这句话,戚沅心里踏实很多。
      腊月初八那日,唐衍骑着高头大马意气风发,后面跟着八抬大轿一路往唐家走去。这段缘分当初不被人看好,终究还是水到渠成了。
      秦宜在轿内非常不安,毕竟是第二次出嫁,嫁的还是风头正盛的唐衍,虽然他对自己的心意明了,仍旧是对他望尘莫及。
      以前的自己谁都瞧不上,现在如愿以偿嫁到了才貌双全的人,却是自己配不上的时候。
      本来街道是被迎亲队伍占领,对面又来了一队人马,而且似乎也是办喜事。箱子上系满了红绸,领头人正是宫笙怀。
      唐衍与他从没打过照面,只是在马上行了一礼,“今日大喜,还望公子行个方便。”
      街上的人一副看好戏的样子指指点点。
      宫笙怀怎么也没想到会在这种场面上相撞,娘说今天是吉日他才往邢家下聘。
      “公子,那位正是唐衍!”旁边的仆人介绍。
      他只是盯着轿门愣了愣,他没资格在这说什么,而且已经愧对她太多了。
      “祝唐大人百年偕老,花好月圆!”
      唐衍还笑着还礼:“多谢!”
      随即在他的礼让下,让迎亲队伍先行通过,秦宜的轿子就在他身边擦肩而过。
      那火红的花朵,秦唐联姻的金字牌匾,无一不刺痛着他的心。曾经他没好好珍惜,现在怎么悔悟都晚了。
      还是他亲手,葬送了俩人的婚姻和子嗣。

有人欢喜有人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