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众位族老看着迟潇潇砸吧嘴的样子,也跟着砸吧着嘴。
      完了还不忘嫌弃,“糖,可是稀罕物。还是算了吧。毛栗子分给乡亲们,回家随便他们怎么弄,反正吃到嘴里就行。”
      “呵呵,忘了说了,那个藕,整根藕埋在土里,可以放两个月,或者整根整的藕,放在大水缸里,一周换一次水,也可以放两个月。
      也正因为我担心乡亲们不会储存这个莲藕,所以池塘里的藕没有挖干净。反正属于咱们村子的东西,以后没吃的了,你们再组织人去挖就是了。
      不过三爷爷,我是不希望你们把藕挖的干干净净的,莲藕可以一年采收两次呢,只要里面有藕节,年年都会长很多的,还有结的莲子也可以当粮食吃呢。
      以后这个池塘就成了咱村子的粮仓了。是不是?”
      “说的是,要是乡亲们稍微能过得去,我就不会让人去采藕,那就让它们再长一长吧。啥时候藕多了再去采。”
      “是的,三爷爷,池塘的鱼,也是一个道理。咱们每次只抓大的放小的。要把鱼仔儿,产卵的亲鱼,母王八,母乌龟,大黄鳝都放了。
      以后好一直有这些水产。可以立个规矩,谁偷偷跑去抓亲鱼母王八,可以打板子。你说好不好?”
      “嗯嗯,是这个道理。春季不打猎就是这个道理,谁跑去抓了亲鱼,就是想断了整村的口粮。我饶不了他。”
      迟潇潇仔细想,想把事情该说的,一次性说完。
      “三爷爷,我没有你们那么多年生活经验了。可我也想给你们提点建议哦。”
      “你说,错了也没关系,童年无忌嘛。”
      迟潇潇翻了翻白眼,我也没那么小好吧。
      “我眼看着咱村子的小溪快没水了。三爷爷,你要不要把村子中间的池塘挖大挖深一点,多蓄点水。
      哪天真的溪流断了,就只能去别处挑水喝了。我家里的井水,水位也越来越低了。”
      “哎呦,潇潇提醒的对头。这几日我们几个老家伙就忙着刨吃食和忙春耕了。没水用可是大事。潇潇可有啥好建议?”
      “旱灾来了,大家要抱在一起才好挺得过去。挖池塘可以动员全村的劳力来挖。
      井的话,如果谁家里有井,有一天说不定也是乡亲们共用了。不如集合村里的壮劳力,把各家的井,也都重新清理一下,再挖深一点。能多储点水就多点水。”
      “好,这个不难,现在潇潇这一套工分制,倒是很管用。以后召集壮劳力干活,就给他们工分。”
      “我看咱村有几千亩平地,总有些低洼种不了庄稼的地方,可以召集村里的劳动力,多挖几个池塘水坑,用来蓄水,放养一些鱼苗,种一点莲藕,以后也当是村里的粮食。
      山上也有几处溪流泉眼的,你们是行家,看看做点什么多储存水。把泉眼养护一下,多挖几个深坑池塘啥的。”
      诸位长辈听得头头是道,陷入思考。都忘记了回应她。
      因为这些事情都要安排人去做。春耕也在做,那些事情先做后做,怎么做。都要好好商议。
      迟潇潇不吭气了,就让他们想呗,她只是一个小姑娘而已干不了啥。

第37章 深挖池塘蓄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