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看到赵至发牢骚,他觉得王英做得还挺不错的,看来王府昨天还真的被弄得够呛。
“赵长史,昨日王百户所为是奉了本官之命,王爷也曾答应过本官,要全力配合本官的调查,这事你就不用再提了。”陈?D??的话中充满威严,赵至心中一凛,知道自己触了霉头,也不敢再发牢骚。
“那不知巡按大人今日找下官来,还有什么需要问的呢?”
“赵长史在王府为官有多少年了呢?是什么时候当上长史的?”
“下官在王府已有七年了,刚进入王府时任审理,五年前任长史。”
“那你在当王府审理之前官任何职?”
“当时下官还在京城为官,任礼科给事中。”对于赵至之前的任职经历,陈?D??其实早已打听清楚。只是在问话时,他习惯上会先问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然后再慢慢切入主题。
赵至七年前还在京城任职,却突然被调任王府审理,实际上这是朝廷的制度。王府名义上是王爷做主,但王府官员都是由朝廷官员调任,这就有利于朝廷对王府的监控。赵至先任审理,再任长史,显然也是朝廷的安排,审理只是过度官位,最终是让他当长史。不过,从朝廷的角度上看,王府官员在王府任职期限太长,并不利于对王府的监控。
至于魁乾,于五年前调任王府右长史,恰好是赵至升左长史不久。而在此之前,魁乾官拜翰林院检讨,这是一个掌修国史的官职。
“本官听说赵长史在任审理时可谓是嫉恶如仇,替王府审了很多案子,得罪了不少人,为何上次本官问你时,你却说你没有仇人呢?”
赵至一听这话,略显着急:“这话是谁说的?简直是造谣,下官任职审理只有两年时间,在此期间王府的人大多奉公守法,审理的案子本来就不多,下官何来仇人?”听到这话,陈?D??意识到审理段侃并没有把他过问六年前的案子的事告诉赵至。既然如此,他也不想点明此事。
“说一下你和平古认识的过程吧?”陈?D??只能再追问平古的事情。
“大人,下官实在不明白,平古与此事有什么关系,大人何以三番五次地问起平古呢?”赵至不耐烦起来。
“本官既然问了,自是有用意,至于他与本案有没有关联,本官说了算,不是你说了算,你只需要回答本官的问题就行了。”陈?D??慢慢地对这赵至不抱好感了。赵至并没有惹怒或忤逆他,但他显然有点不是很愿意配合。
看到陈?D??似乎不高兴,赵至赶忙端正态度,他不敢真的激怒陈?D??。于是,他说起与平古认识的过程来:“去年年底,王爷受圣上诏令,入京与圣上相聚度元旦日,下官与王爷一同入京,十一月底就到过京城。在元旦日前,下官分别面见了圣上、宗人令进行述职。”
“在京城之时,王爷为避
第250章 与善王府长史的第二次见面[1/2页]